张兴海有“五个第一”!赛力斯起点是2000亿

张兴海啊,他有“五个第一”呢,所以赛力斯的市值达到2000亿还只是个起点而已。

张兴海有“五个第一”!赛力斯起点是2000亿-有驾

渝商张兴海的逆袭:从打工仔到“小康”首富

从2020年10月到现在,“小康股份”摇身一变成了“赛力斯”,股价涨了十多倍!特别是赛力斯跟华为联手搞了个“AITO问界”品牌之后,这二十多年前帮长安造汽车弹簧的张兴海大哥,硬是带着赛力斯把老东家长安远远甩在后面,成了重庆造车界的头号选手。

先说个猛的——赛力斯的SUV预计到2025年,能干翻奔驰、宝马、奥迪和特斯拉这四个豪华品牌的龙头地位,直接坐上中国SUV市场头把交椅!

张兴海大哥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五一节快乐啊!

五一节快乐,张兴海!问界M9 2025款刚上市43天,订单就突破5万辆;问界M8上市13天,订单破6万辆;问界M5上市40天,订单也有1.5万辆,加起来总共卖了12.5万辆!而且2024年的超级爆款问界M7还没正式登场呢。

再说说张兴海的成功秘诀,这哥们儿真的是抗压能力超强的企业家。从做弹簧起步,再到进军整车行业,他两次创业都赶上了好时候。这次他押宝华为,带着赛力斯搞新能源车,被内部看作是他第三次创业。

不过在这跟华为合作的四年里(2020年到2023年),赛力斯一直在亏钱,分别亏了17.29亿、18.24亿、38.32亿、24.5亿,总计亏了将近100亿。但即便这样,张兴海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真不容易!

弃车奔“电”,张兴海的跨界合作之路

成功的企业家都得能扛事儿,还得特别能坚持。你看张兴海,都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这么拼。之前团队要开车跑川藏线做测试,他每次都亲自上阵。有一回春节,他还专门组织车队,带着自家的问界新能源车和其他豪华燃油车,从重庆出发一路开到拉萨。

要是赛力斯第三次创业失败了,那张兴海可就又得从头开始了。

张兴海的第三个特点是坚定不移地跟华为合作造车。他选中华为和余承东当合作伙伴,这显示了他的商业眼光。

2020年的平安夜,张兴海第一次见到余承东,两人一见如故。这次合作不仅是两家民营企业之间的联手,更是中国汽车行业里前所未有的“车企+ICT巨头”跨界合作模式,而且他们俩还成了像兄弟一样的合作伙伴。

当时,很多世界500强的国产汽车公司都不愿意跟华为合作造车,有些车企也是三心二意的。但赛力斯和华为却一门心思地朝这个方向努力。

那个时候,华为正面临美国的严厉打压,日子很不好过。张兴海和余承东一起想办法克服困难。

张兴海主导推动赛力斯和华为深度合作,开创了汽车行业里“车企+ICT巨头”的跨界合作先河。他们联合开发智能增程/纯电平台、鸿蒙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让智能驾驶和电池系统实现自主掌控,打破了传统车企过度依赖外部供应商的被动状态。

赛力斯的变与不变

赛力斯跟华为合作后,直接把华为的质量管理体系搬了过来,还一条条对照着落实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供应链的每个环节。

刚开始跟华为合作的时候,华为那边一个星期就给赛力斯提了一万多条整改意见。华为工程师说什么,赛力斯的员工就照做不误。

2021年,广汽和赛力斯差不多同时跟华为合作造车。结果到了2023年3月,广汽董事会投票表决,11票对0票直接叫停了埃安AH8项目。

同年3月,余承东想让问界蹭华为商标的计划也失败了。

但张兴海选择了跟余承东一起扛下去,一起等着黎明到来。

张兴海熬过了上千个日夜,终于迎来了问界M7和问界M9的成功爆款。

第四句话的意思是:要是没有全局观念,就搞不好局部;要是没有长远规划,就搞不好眼前的事儿。

其他厂商在研究问界M9、M8、M7为什么这么火的时候,张兴海已经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往前冲了。

去年春节前后,张兴海分别跟哈工大和北航的校长签了合作协议,准备进军机器人领域。这两所学校在机器人方面的研发能力特别强。

问界M9装上了乾崑ADS 4系统,这不就是一个带四个轮子的机器人嘛!

等到问界M9升级到L4或者L5级别的自动驾驶时,国内外能有多少机器人能在智能程度上超过它呢?

赛力斯的护城河:技术、产能与全球化布局

好啦,举个例子啊,之前看到一个开问界M9的车主分享经历,他在过隧道的时候,当时车速才52迈呢,结果一迷糊,前面的车突然刹车停住了,右边还有一辆公交车。这情况挺危险的吧?但是问界M9太牛了,瞬间就“漂移”到左边那块空出来的大约10米的空间里去了。这车的感知能力和避障能力真的太厉害啦,人脑根本反应不过来,但是小艺这种智能系统就能做到!

赛力斯这家企业挺厉害的,它是第一家完成“A+H”两地上市布局的新能源车企。你看,他们在2025年的港股募资里,有70%的钱都准备用来搞新车型研发、智能座舱升级和自动驾驶技术优化呢。这种操作方式既能保证持续的研发投入,还能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提高品牌的价值感。

赛力斯的老板张兴海还提出了个“三年百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目标。他们靠重庆那边的超级工厂,还有那个万吨级别的压铸机这些高科技设备,能让问界M8一天的最高产量达到900辆哦。

到了2024年,赛力斯的交付量直接翻了一倍多,毛利率也冲到了行业顶尖水平,这就为以后大规模发展打好了基础。

赛力斯还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出海倍增计划”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呢。他们打算在东南亚、中东、欧洲这些地方建自己的生产基地,或者直接把问界系列的车卖过去。

再来说说他们的“四驾马车”策略吧,问界的四款SUV就是这个“四驾马车”。不过嘛,光靠一辆“四驾马车”还不够,还得有更多招数才行呢。

赛力斯火力全开冲击2000亿

赛力斯的问界超级工厂那生产工艺和设备可都是一流的,华为的ADS 4技术和鸿蒙座舱5给问界品牌加了不少分,问界在中国高端市场上算是站稳脚跟了,还建起了自己的技术壁垒。

问界M9定价50万左右,在中国市场连续12个月拿下豪华车销量冠军,直接打破了BBA(奔驰、宝马、奥迪)长期霸占的局面。问界M8和新款也成了爆款。M7的大改款也在准备中,随时可能爆发。

问界M5的销售势头也越来越猛。赛力斯靠着问界M9、M8、M7、M5这四款SUV,一年卖个50万辆轻轻松松,把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老牌豪车品牌打得没脾气,连特斯拉的Model Y也被比下去了。

赛力斯靠SUV打开市场只是开始,他们家的轿车也在路上了,预计2026年就能见到。

蓝电很可能也会用上华为的乾崑智驾系统,赛力斯旗下的蓝电和风光品牌,主要瞄准中低端市场。

赛力斯现在的2000亿市值只是起步价。只要战略方向对,决策快又灵活,持续投入研发,赛力斯的市值翻一番,应该不会花太久的时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