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梦碎?特斯拉遭起诉,车主索三倍赔偿

#科学颜论进行时#

自动驾驶梦碎?特斯拉遭起诉,车主索三倍赔偿

花数万元购买“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等了五年。功能没等到。等来了硬件不支持的消息。这不是个例。是许多特斯拉车主的共同遭遇。

2025年8月。北京大兴法院。七名特斯拉车主起诉特斯拉欺诈。案件已立案。这是中国车主首次针对FSD功能集体诉讼特斯拉。他们要求退一赔三。理由是特斯拉涉嫌虚假宣传。

◼ 01 五年等待,功能成空

2019年。路飞(化名)购入特斯拉。满怀期待。他支付了5.6万元。购买FSD功能。销售说即将涨价。马斯克承诺两三年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五年过去了。路飞的车仅能实现高速自动跟车。宣传的自动召唤等功能从未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更是遥遥无期。5.6万元买了个鸡肋。

车主刘旻(化名)同样遭遇。2020年5月购入FSD。花了5.6万元。销售和马斯克都说很快能实现。相信了。结果呢?五年后功能仍未兑现。

◼ 02 硬件壁垒与更名风波

问题核心在硬件。HW3.0与HW4.0。特斯拉官方客服确认:当前FSD功能只适配HW4.0车型。HW3.0车辆?不在推送范围内。

自动驾驶梦碎?特斯拉遭起诉,车主索三倍赔偿-有驾

马斯克首次承认:HW3.0可能无法支持完全自动驾驶。这对早期车主无异于晴天霹雳。

2025年2月25日。特斯拉悄然更名。“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变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后又改为“智能辅助驾驶”。定价不变。仍为6.4万元。

车主愤怒:“我当初为‘完全自动驾驶’付费。现在偷偷变成‘智能辅助驾驶’。我不接受。”

申请退款?客服回复冰冷:“购买以后无法退款。”

◼ 03 起诉欺诈与法律争议

2025年6月。七名车主提起诉讼。8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批量立案。诉求明确:退一赔三。

代理律师王有银指出:特斯拉明知功能无法实现。隐瞒硬件缺陷。进行误导性宣传。行为符合欺诈构成要件。

法律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欺诈需退一赔三。

但证明欺诈不易。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悦分析:车主需证明特斯拉销售时明知功能无法实现却故意隐瞒。技术复杂性使得消费者维权面临举证困难。

◼ 04 监管收紧与全球困境

自动驾驶梦碎?特斯拉遭起诉,车主索三倍赔偿-有驾

特斯拉更名有原因。2025年2月底。工信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明确要求:不得使用暗示可实现自动驾驶的用语。防止驾驶员滥用。

特斯拉回应更名:为更好服务中国市场。贯彻落实国家管理规定。

全球范围内。特斯拉自动驾驶宣传亦面临挑战。在加州。特斯拉与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DMV)法庭对峙。被指控Autopilot和FSD宣传存在夸大和误导。加州政府要求暂停特斯拉在加州的许可证至少30天。特斯拉反驳称宣传材料被“断章取义”。始终明确标注需驾驶员监督。

欧洲市场。FSD推广亦缓慢。因安全规定严苛。

◼ 05 行业警示与消费者未来

此案远超个案。对所有自动驾驶车企都是警示。

宣传必须与实际性能严格匹配。不能利用技术壁垒和信息不对称诱骗消费者。更不能玩弄文字游戏。

消费者该如何?保存好宣传广告、合同条款、付款凭证等证据。依法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司法维权。

监管者需加强新兴领域监管。明确宣传规范与信息披露要求。

结尾思考:

技术承诺。需要兑现。而不是利用未来期望收割当下用户。

自动驾驶梦碎?特斯拉遭起诉,车主索三倍赔偿-有驾

法院如何判决?尚需等待。但此案已推动整个行业反思。

车主路飞说:“相当于我花5.6万买了一个非常鸡肋的功能。”这种失望。需要被尊重。而不是被敷衍。

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应建立在模糊的承诺和受损的信任之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