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购车新潮流,方程豹钛3如何实现“玩车”反转?

说白了,看见方程豹钛3卖到断货,我愣了一下。这年月,车企们卷配置、卷身价,恨不得把卡拉OK、迷你吧全塞进去,结果后浪们反而被一台能玩空拍、能魔改的SUV给拿捏了?

这事儿挺抓马的,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下后浪们购车逻辑里那些暧昧不明,甚至有点别扭的诉求。

后浪购车新潮流,方程豹钛3如何实现“玩车”反转?-有驾

明面上看,钛3靠的是“星战范儿”和“1机3舱”的噱头,正中后浪们追求出挑、追求耍酷的下怀。无人机巡天、露营轰趴、模块化DIY,哪个不是社交媒体上最吸睛的桥段?钛3好似把这些桥段打包,做成了一个巨型玩具,让后浪们觉得“这车门儿清”。

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点,会发现这种“门儿清”的诉求,其实是消费主义精心炮制的糖衣炮弹。往昔,汽车是代步工具,是家庭不动产,代表着实用和稳妥。如今呢?它变成了大型玩具,是社交硬通货,是彰显格调的利器。车企们挖空心思,想要把车变成后浪们生活方式的延展,甚至是框定生活方式。

说实在的,他们做到了。

后浪购车新潮流,方程豹钛3如何实现“玩车”反转?-有驾

不过,当我们只看到“魔改”、“空拍”这些字眼,并轻率地把钛3的蹿红归结为“后浪喜欢”,是不是忽略了更深水区的东西?

扪心自问,钛3的定价区间是13.38万-19.38万。这个价位,搁在燃油车市场可能不值一提,但在新能源车市场,已经颇具杀伤力了。更何况,它还加持了比亚迪的看家本领——电池和电控。这就意味着,后浪们氪金买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潮玩”,更是一个兼具靠谱性和实用性的座驾。

所以,钛3的走俏,不仅仅是营销的奏凯,更是硬实力的加持。它恰好狙击了后浪们既要腔调,又要性价比的心理。

当然,也有人会吐槽,这种“魔改”是不是有点倒果为因?车归根结底是用来驰骋的,安危系数、驾乘体验才是王道。过度追捧个性化,会不会折损其他方面的性能?

后浪购车新潮流,方程豹钛3如何实现“玩车”反转?-有驾

这种顾虑并非杞人忧天。但换个思路,汽车行业演进到今天,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制造,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雕琢。后浪们追求个性化,追求标新立异,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向。车企需要做的,不是扼杀这种走向,而是疏导它,让个性化和实用性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再说说那个“百万赏金的潮改共创大赛”。这步棋走得妙啊,它把用户变成了设计师,让用户深度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和迭代中来。这种模式,不仅能激发用户的灵感,还能增强用户对品牌的归属感。

不过,这种“用户共创”模式,也暗藏一些玄机。譬如,用户提出的脑洞是否靠谱?是否符合安规?如何权衡不同用户的偏好?这些都是车企需要认真掂量的。

说回到原点,方程豹钛3的爆火,其实也给其他车企提了个醒: 想要圈粉后浪,不能只靠堆料、砍价,更要get到他们的点,洞悉他们的痒点。要把车变成他们的“好玩、好用、好铁子”。

后浪购车新潮流,方程豹钛3如何实现“玩车”反转?-有驾

与其说钛3是一台车,不如说它是一个移动的社交场域,一个可以肆意挥洒个性的平台。它满足了后浪们对自由、对格调、对社交的憧憬。

蓦然回首,“星战范儿”、“1机3舱”这些概念,最终的落点是什么?也许是后浪们对循规蹈矩生活的一种反弹,是对千人一面审美的一种叫板。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定义自己的活法,掀起属于自己的风潮。

单单“一车难求”这四个字,就足以佐证这种诉求的殷切。

而当我们习惯性地将钛3的成功归结为“营销套路精湛”时,是否忽略了后浪们内心深处对个性化、对自由的呼唤?或许,这才是钛3真正狙击到后浪心巴的地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