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辛苦工作几年,终于下定决心把家里的旧车换掉,升级一台更智能、更舒适的新车。
提车那天,心情无比激动,可当坐进驾驶室的那一刻,一股熟悉的烦躁感却涌上心头。
座椅要重新调整到自己最舒服的角度,后视镜的位置要一点点地校准,手机蓝牙要重新配对,导航里收藏的公司和家的地址也得一个个重新输入。
更别提那个全新的语音助手,它像个完全不认识你的陌生人,你得耐着性子,一遍又一遍地唤醒它,教它你的习惯指令。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换了个新家,但所有家具、电器、生活用品都得重新购买和布置,之前积累的一切便利和熟悉感都瞬间清零了。
我们不禁会想,如今的智能手机换机,通过一个账号就能把通讯录、照片、应用数据都无缝迁移过来,为什么动辄几十万的智能汽车,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像个忠实的老朋友一样,无论我们换了哪台车,它都能记得我们的喜好和习惯呢?
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广大车主,也成为了汽车智能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痛点。
然而,现在国内的一家车企,吉利,站出来给出了一个颇具魄力和远见的解决方案。
他们提出的“一个吉利,一个座舱”战略,正试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体验割裂的现状,让汽车真正成为一个能“继承记忆”的智能伙伴。
要理解吉利的这盘大棋,我们得先看看过去汽车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吉利集团内部,旗下拥有吉利、领克、极氪、银河等多个子品牌,每个品牌为了彰-显自己的独特性,都开发了各自独立的车机系统。
这就像一个大家族里的几个兄弟,虽然都流着同样的血脉,但各自说着不同的方言,彼此间的交流和数据共享极其困难。
对于用户来说,从一台领克换到一台极氪,尽管都是同一家公司的产品,但操作体验却天差地别,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适应,这无疑大大削弱了品牌的整体向心力和用户的忠诚度。
吉利的破局之道,显得果断而彻底。
他们决定打通内部的技术壁垒,将集团内最优秀的两大智能化成果——源自魅族手机、以设计和交互见长的Flyme Auto系统,以及极氪品牌自研的、深度融合智能驾驶的Zeekr OS系统,全部整合到一个统一的AI操作系统架构之下。
这步棋的意义非常深远。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全世界的手机厂商都在使用安卓这个底层系统,但在这个统一的地基之上,三星可以打造出自己的One UI界面,小米可以定制出自己的澎湃OS,华为也能发展出鸿蒙系统。
它们内核相通,但外在表现和特色功能又各有千秋,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审美和需求。
吉利现在做的,正是这件事。
通过统一的AI OS底层,保证了所有品牌车型在核心智能算法、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流畅度上的一致性,实现了技术资源的集约化和高效迭代。
在这个统一的基础上,吉利又巧妙地保留了各个品牌的差异化特色。
比如,面向年轻潮流消费群体的领克品牌,其搭载的Flyme Auto系统就主打“Alive”的设计理念,界面动效生动活泼,交互逻辑灵动有趣,充满了生命感。
而定位豪华科技的极氪品牌,其Zeekr OS则更侧重于将智能座舱与高阶辅助驾驶功能进行无缝融合,打造出一种“舱驾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让驾驶者感觉车辆的每一个反应都与自己的意图心意相通。
这种“和而不同”的策略,既让集团整体实现了智能化技术的统一,又让每个子品牌都能精准地服务于自己的目标客群,可谓一举两得。
解决了系统底层的问题后,更关键的一步,也是真正能触动人心的变革,便是“统一用户ID”的实现。
这个ID,就像是你在吉利构建的这个庞大数字世界里的唯一身份凭证。
它彻底打破了过去以“车”为单位的数据孤岛。
现在,只要你登录了自己的吉利账号,你的所有个性化数据,包括驾驶偏好(如方向盘助力轻重、动能回收强度)、座椅和后视镜的记忆位置、收藏的音乐歌单、常用的导航地址、甚至是语音助手的交互习惯,都会被安全地存储在云端。
这意味着,无论你是从一台吉利银河L7升级到一台领克08,还是从一台领克换购了一台更高端的极氪009,你只需要在新车上登录自己的账号,那个熟悉的“老朋友”就瞬间回来了。
座椅会自动调整到你最习惯的位置,你最爱听的歌单会自动出现在音乐播放器里,导航也会立刻显示出你家和公司的快捷选项。
这个过程,就像你换了一部新手机后登录自己的Apple ID或Google账号一样,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跟着你过来了。
而承载这份“记忆”和“情感”的核心,就是那个被命名为Eva的超拟人化智能体。
在统一ID的加持下,Eva不再是每辆车里孤立的、需要重新调教的语音助手,而是成为了一个贯穿你整个用车生涯的、持续进化的智能伙伴。
她会记得你喜欢在周五下班的路上听轻快的电子乐,也会记得你每个月都要去一次城郊的那个咖啡馆。
甚至,当你在车里随口和家人聊起“下周末想找个地方露营”,Eva会默默记下这个信息,并在合适的时机,主动为你推荐周边的优质露营地和路线规划。
这种换车不换记忆、换车不换伙伴的体验,让科技真正展现出了它温暖的一面,使得每一台吉利旗下的汽车,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你的专属座驾”。
当然,好的理念还需要有出色的产品形态来呈现。
在最新的Flyme Auto 2.0系统中,吉利将这种智能化的体验做得更加具体、更加触手可及。
比如它的“实况桌面”功能,能够实时渲染出你车辆的3D模型,车门是否关闭、天窗开启角度、车灯状态都一目了然,背景还能同步显示车外的天气变化,既酷炫又实用。
还有一个极具创意的“Alive壁纸”,屏幕上的数字花朵会随着你的车速变化而绽放或收敛,将驾驶这种机械行为赋予了诗意的视觉反馈。
同时,桌面上的大卡片设计,让座椅加热、音乐切换、空调调节等常用功能可以一键直达,大大减少了驾驶中的操作步骤。
在智能驾驶与导航的融合上,3D化的导航指引能将转向箭头、车道线提醒、红绿灯倒计时等信息,精准地投射在现实道路的影像上,让驾驶者对路况的判断更加直观,有效化解了城市复杂路况带来的驾驶焦虑。
这一切的背后,是吉利每年超过百亿元的研发投入和对用户体验的深刻洞察。
当这一切在新推出的领克10 EM-P、银河E8等车型上率先落地,并且承诺为符合条件的老车主提供OTA升级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化浪潮中,正以一种更人性化、更具温度的方式,重新定义人与车之间的关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