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自燃率高,电池热失控隐患,充电用车习惯需注意

新能源车又自燃了?三倍的概率,吓得不少新手司机直冒冷汗。你是不是也在怀疑,难道新能源车就天然比燃油车危险?有人说,现在满大街都是新能源车,“上新闻”的机会当然多一些。但数据不会说谎:去年的自燃率确实新能源车高于燃油车,而且燃烧起来更快、更猛。这到底是为什么?我们该不该害怕?新能源车真的就是一颗会移动的“定时炸弹”吗?

先别一棍子打死新能源车,咱们得追究一下背后的“病根”。说到这里,绕不开的问题其实就一个——电池。燃油车出了事故,多半是油管漏了、线路短路什么的,最多着个小火苗,大多数人还能自救。但新能源车的电池情况复杂得多,核心症结就出在“热失控”这仨字。啥叫热失控?就是电池自己发热发个没完,不光关不住,还越烧越厉害,最后咔嚓一下——起火,甚至爆炸。这事儿说起来挺专业,其实很简单:三元锂电池像块大号暖宝宝,一旦温度上来了,电解液冒出来了,空气一接触,六七十度小温度已经能点火。关键问题是,这种火还不是普通小火,它温度能直冲1000℃,而普通汽油车可能才四五百度,你说哪种更可怕?

有人问:那平时不着火,都是啥时候最危险?说白了,充电这个环节最容易出纰漏。许多事故都是在充电的时候冒出来的。你看着车在插着充电桩,心里放心,没想到其实这时候电池里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尤其是快充,有点像咱们大口灌热水,一下子给电池大补,内部发热飙升。如果电池有点小毛病,马上就能演变成大危险。有多少人图省心,晚上插上充电桩就睡觉,想让车第二天早上满电出发?其实一充就是一整晚,很容易让电池“憋坏”。你半夜转个身,电池正发着高烧。还有不少人追求充满才拔,其实这都属于过度补给,电池不喜欢。

再说说用车习惯,里头也有不少坑。不信你想一想,日常最容易忽略的细节在哪?涉水行驶,人家燃油车怕熄火,新车主觉得底盘高、怕啥?可新能源车的电池组就在底盘,水进去了短路分分钟点火。还有的司机底盘磕磕碰碰没当回事,也不想想摔电池比摔油箱可危险多了。私自加装设备?更是不少人的“车主DIY小乐趣”。比如拿慢充改快充,或者加个高功率的电热杯、扩展坞,这都有可能加重电路负担,制造事故隐患。大家买车喜欢讲“个性”,可安全这件事,从来没啥个性可言。

你可能会说,这些都是人为失误和技术短板,那发展到今天新能源车怎么还这么容易出状况?说穿了,这不是谁一句“这是新技术,慢慢优化”就能搪塞过去的。新能源车刚推出来那会儿,大家都怕油贵,想省钱,政策一味催着车厂往前冲。在技术没完全成熟、电池管理系统还不够智能的情况下,大量产品一窝蜂上市,难免拉低了整体安全底线。去年新能源车卖得疯狂,数量上来了,毛病也跟着“一飞冲天”。品牌之间打价格战、卷配置,安全方面反倒成了被忽略的次要指标。

但话又说回来,是不是自燃率高,就等于新能源车就是“炸弹”?真不是这么回事。就拿总量来说,发生自燃的实际概率其实还是极低。你看新闻天天吵,真要按百分比算,每万辆新能源车才有几辆会出事。大多数司机一辈子碰不到自燃,吓唬谁呢?更别提,有些自燃还是因为车主使用不当,或者是野路子修理厂、三无充电桩惹出来的。换句话说,新能源车并不是每一辆都“危险在即”,而是某些前提下,事故风险更高,后果更严重罢了。

那么作为普通车主,我们真就束手无策吗?问题来了:面对自燃隐患,我们到底该注意些什么?其实你会发现,提高安全感,最本质的办法还是那几个老生常谈的“小动作”:

首先是充电习惯。别等到滴滴警告,才想着找充电桩。电量低于20%就该充,别死磕到只剩下“电动扶墙”。另一方面,也别贪图每次都满电,“充到补漏”不仅损耗大还容易出隐患,每次80%-90%足够了。慢充为主,快充不是生活必需品。没什么急事,就慢慢来,电池寿命自然也能延长。

还有行车小习惯。遇见坑坑洼洼的路,绕道走。真要过水,最好先了解这辆车的防水设计。防不住的情况,遇到明显撞击后,最好去4S店查查底盘,别嫌麻烦。车里面,别摆香水打火机之类的所谓“装饰”,到了高温夏天,这些东西全是“火上加油”。

最后一点,万一自燃怎么办?新能源车如果着火,其实给你的时间并不多。千万别像电视剧那样把车门一关,自己干等救援。火刚起时,车主不建议盲目拿灭火器喷,电池火太猛烈,普通灭火器几乎没用。最聪明的办法就是赶紧下车拉远,找地方报警。命是自己的,当机立断,有比车保险管管用多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为什么新能源车都发展了这么多年,安全问题还甩不掉?其实,随着技术进步,固态电池、热管理系统、安全芯片都在不断升级。只要各大车企不再一味追求销量、压缩成本,大家的用车安全感自然而然会提升。但新事物从来都得交学费,新能源车也不例外——当年油车刚普及的时候,高速追尾、爆胎出事的新闻也没少上热搜,如今不是都成了“家常便饭”?

新能源车自燃率高,电池热失控隐患,充电用车习惯需注意-有驾
新能源车自燃率高,电池热失控隐患,充电用车习惯需注意-有驾
新能源车自燃率高,电池热失控隐患,充电用车习惯需注意-有驾
新能源车自燃率高,电池热失控隐患,充电用车习惯需注意-有驾

归根结底,新能源车是不是“危险品”,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总在问车企要安全,其实自己愿不愿意多注意一分?用心“养车”,习惯成自然。社会进步,不是靠喊出“零事故”这样的口号,而是靠大家一步步积累安全的细节。从选一辆大厂出品的车,到每一次稳妥充电、规范使用,这几十秒的小细节,给的却是明天活着的底气。毕竟,“幸运”这东西,从来都留给有准备的人,安全也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