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测试车”风波再升级:10000积分补偿被撤回,车主懵了

朋友们,今天咱们聊点实在的,作为一名常年和汽车打交道的老司机,我最近关注到小米YU7的“测试车”事件有了新进展,本来以为厂家道歉、给出补偿方案就算翻篇了,没想到居然上演了“承诺收回”的戏码,这波操作确实让我有些话想和朋友们唠唠。

小米YU7“测试车”风波再升级:10000积分补偿被撤回,车主懵了-有驾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小米YU7车主王先生在提车半个月后,偶然发现前挡风玻璃上有“测试车”字样的痕迹,要我说啊,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心里咯噔一下,毕竟咱们买新车图的就是个放心,谁也不希望自己真金白银买来的爱车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 随后小米售后人员解释说是静电贴留下的痕迹,湿毛巾一擦就掉,还承诺给10000积分补偿,按照小米的积分体系,这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的价值,听起来处理得还算有诚意。

让我没想到的是,等车主按照约定去售后处理时,原本说好的积分补偿居然不翼而飞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车周边”,这就不太合适了吧? 要是去餐厅吃饭,说好打折结果结账时老板改口送瓶饮料,咱们肯定也不乐意,买车这么大的消费,承诺过的补偿说变就变,确实让人心里不舒服。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之前已经在社交平台公开道歉,并表示“已对静电贴做改良处理”,这说明厂家承认了流程有问题,但是道歉之后的实际行动才真正考验一个品牌的诚意,前面道歉后面撤补偿,这种操作难免让包括我在内的潜在买家心里打鼓。

小米YU7“测试车”风波再升级:10000积分补偿被撤回,车主懵了-有驾

咱们买电动车最看重什么? 除了产品本身,厂家的售后服务和人品同样重要,汽车不是快消品,要用好多年呢,售后服务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未来几年的用车体验。 小米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入局者,积累消费者信任需要一点一滴做起,但摧毁信任可能只需要一次不妥当的处理。

我看到车主还提到售后曾要求签署授权协议,这又让我联想到汽车行业常见的“沉默协议”做法,厂家提供补偿换取车主不再发声,虽然这是行业常见操作,但如果不签署就不给补偿,那就有违公平原则了,朋友们觉得是不是这个理?

我现在最好奇的是,这到底是厂家高层的决策,还是基层售后人员的个人行为? 如果是后者,那么小米的内部管理可能需要加强;如果是前者,那品牌对待消费者的态度就值得重新评估了。 不管怎样,最终受损的都是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

小米YU7“测试车”风波再升级:10000积分补偿被撤回,车主懵了-有驾

说到YU7这款车本身,从目前了解到的信息看,其实是辆不错的代步工具,造型时尚,科技配置也跟得上时代,但是再好的产品也离不开靠谱的售后服务体系支撑,特别是对于小米这样的新玩家,朋友们在考虑购买时,除了看参数配置,也得多方面了解厂家的售后服务口碑。

汽车行业有个特点,就是消费者与厂家的关系不会在交车那一刻结束,反而是刚刚开始,后续的保养、维修、投诉处理才真正考验厂家的责任心和服务水平,我相信经过这次事件,小米汽车应该会更加重视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次不当处理可能会失去一大批潜在客户。

作为车评人,我试驾过不少车型,也听过很多车主故事,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买车不只是买一堆钢铁和科技,更是选择与一个品牌建立长期关系,厂家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对待客户,这些软实力往往比硬件参数更重要。

小米YU7“测试车”风波再升级:10000积分补偿被撤回,车主懵了-有驾

眼下这出“测试车”风波,小米最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坦诚沟通,兑现承诺,毕竟10000积分对厂家来说成本不高,但对消费者来说却是信任和尊重的问题,希望小米能够珍惜车主们的信任,妥善解决这件事,给关注YU7的朋友们一个放心的理由。

好了,今天就和朋友们聊到这里,不知道你怎么看小米这波操作? 如果是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 欢迎一起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