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武汉市运动会召开,总有那么一股子“热气腾腾”的氛围,仿佛整个城市都变得精神了。这回,第十二届运动会有点不一样,岚图汽车成了总冠名单位,直接把体育和车,咕咚一声给捏到了一块。这事,你说普通吗?其实恰恰一点都不寻常。
咱们先问一句,到底什么让一届城市运动会变得格外受关注?是比赛吗,是荣耀吗,是全民参与吗,其实更多时候是“谁搭台,谁唱戏”的现实。运动会这种四年一遇的大事,能不能办得红红火火,不光得看政府怎么推动,更得看有没有企业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毕竟,场馆要建,设备要买,宣传要做,光靠财政终归是力不从心。大家都说企业赞助就是进步,没错,但细细琢磨,这进步到底怎么个进法?
你看这次,整个运动会的总冠名,由汽车企业挑头,这背后其实有两层味道。第一层是企业看中了体育的那股劲,他们要跟大伙一起上场,争个面子。这叫品牌曝光,也叫社会责任。第二层,却没那么简单,是企业在城区里的影响力扩大,是资源整合,是地方“政企共赢”的新姿势。这能不能算一场“你情我愿”的交易?那可得再掂量掂量。
先扒扒“岚图汽车”这个冠名。乍一看是企业找到了破圈的好机会,把自家最新鲜最智能的汽车甩到万众瞩目的运动会场地里,这广告效应,直接往全市甚至全省扩散。是不是所有企业都敢这么玩?当然不是,得有钱还得口碑好,还得能跟政府谈得来。咱不能假装没看见,企业赞助大运动会是要花大钱的,本质上还是抢占位置,抢占资源。
而这背后,其实还有一层“地方特色”的考量。你说要是其他行业企业来冠名,能有这么高的热度吗?未必。因为武汉这个城市,有自己的产业名片,“车谷”是地名也是品牌,一场运动会就这样毫不掩饰地强调了汽车产业的主导地位。在什么都讲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当下,这种体育和产业深度捆绑的做法,就是一场公开秀肌肉,向外号一嗓子:“我们不仅能造好车,还能搞好体育!”
再看运动会筹备内容,什么“向未来而生”、什么“长江文明”,听着挺高大上,但有时候词儿太亮,反而容易让人产生疑问——这些所谓的“科技手段”,智能汽车巡游、全息投影,到底是让市民参与感更强了,还是只是给企业产品加了一层华丽外衣?其实大家去看比赛,最本质的还是人和人角力,城市和城市拼劲儿。科技当然可以锦上添花,但不能本末倒置,变成炫技秀。
继续追问一句:大运动会里,企业冠名是利还是弊?有人说这是城市开放的证明,是社会资源盘活的新模式。没错,这想法没问题,可要你深想一步,企业是不是能坚守为城市做事的初心?会不会变成“有钱就能冠名,没钱就只能看热闹”?这种现象其实全国遍地开花,但什么才是持续吸引力,还是要回到运动会的“群众性”本质上来。
其实体育这事儿,有点像城市的晴雨表。社会氛围、经济实力,全都能从一场运动会里瞧出来。这次武汉运动会的参与人数预计数万人,触达人群百万,有没有可能让全民都能乐在其中?别到最后成了少数精英的表演赛。市运会想靠着企业冠名搞热闹,长远来看,还是得真正打通“体育+产业+城市”这三条线,否则一阵热闹过去,印象深刻的还是冠名商和吉祥物,赛事内容反倒没人记得。
那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假如哪一天运动会的冠名变成了“市民自发众筹”,没有企业压阵,气势是不是就散了?没准还有另一种可能——企业冠名酷归酷,背后能不能推动全民运动、健身习惯升级?如果岚图汽车不仅是贴牌子,还真的拉着一群车主、员工参与运动,或者用汽车技术服务于赛事安全、交通,相信公众感知还会不一样。
再说开幕式的“科技秀”,全息投影、智能汽车巡游这些花哨玩法是不是能给人留下深刻记忆?很多体育赛事现在都爱搞些高科技,但到底服务对象是谁?是企业的品牌需求,还是普通市民的沉浸体验?市运会本来最牛的,是“接地气”,能不能让体育真正更有烟火气,而不是科技味儿更浓?这种“场景革命”,玩得太花容易让人觉得是自嗨,还得接住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做出让大多数人满意的效果。
说到这儿,还有个现象值得琢磨,运动会不是只有体育局和企业,还得有银行、供应链、制造业、饮品公司等各种赞助商一齐露脸,能不能借这个机会,把城市各行各业搞活了?武汉这地方经开区强、产业多,运动会假如能成为社会各界“商量事儿”的平台,未来也许就是武汉经济转型的新据点,这算不算一种“体育外延”?值得关注。
再从企业的角度讲,冠名有风险。办运动会风头出尽了,后续能不能持续在社会上发声?岚图汽车如果能不断让人找到实在的参与感,广告就不只是浮在空中。体育追求的是共赢、共享,企业不只是拿热闹赚流量,还得反哺社区、服务大众,这才是城市运动会最深的意义。
再回头看看武汉的体育氛围,这么多年下来,运动会变得更热闹了,参与门槛更低了,但零碎赛事能不能真的拧成一股绳?运动会结束那天,万人散场,但体育精神、城市活力能不能还留在市民生活里?这就得回到最初那个问题:体育到底靠什么赢得人心?是企业冠名的大方,是科技炫目的新潮,还是群众乐得的参与感?如果运动会能成一个让所有人都在意、都愿意参与的城市秀场,那不管谁冠名,谁赞助,武汉体育都算是真正活起来了。
其实体育就是一面镜子,照见城市的发展,照见市民的生活。老百姓最关心的是看球易不易,参与门槛高不高,运动场是不是能免费看。企业冠名能出名,政府做事能出政绩,归根到底,最该亮眼的还是那一群热爱运动的人。岚图汽车这次高调冠名,能不能让城市体育焕发新活力、让人们爱上运动?这个问号,还得接着往下追。
最后想说一句,热闹归热闹,冠名归冠名。运动会每四年一次,企业和政府联手一次,市民热情高涨一次,但别让体育变成飘在头上的云彩,越办越高大上,反而离地气越来越远。只有那些真的在运动场上挥汗的人,才是这座城市的脊梁。体育终究是关于人的故事,不只是企业logo之间的较量。运动会开幕只是开始,真希望有一天,武汉能用自己的体育,讲好属于所有市民的故事。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