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瞅着那些个洋气车,动不动就五万起跳的单车利润,心里就直犯嘀咕:这钱是刮来的不成?再瞧瞧咱们自家的车,吭哧吭哧一年,利润薄得跟蝉翼似的。难不成,花大价钱捧老外的场,真就是人傻钱多?
先别急着盖棺定论。咱得承认,人家金贵,除了牌子响,确实也有点门道。比方说,在引擎盖底下、车轱辘轴子上、用料的讲究上,兴许真就高人一筹。就好比你砸锅卖铁买块瑞士表,它准头可能赶不上几十块的电子表,但人家那雕梁画栋的工艺和世代相传的文化,你不能抹杀吧?
可话又说回来了,现如今咱们自个儿的“铁疙瘩”,可不是当年那啥也不懂的小瘪三了。就拿最近风头正劲的红旗H5 PHEV来说,十五万九千八的起价,直接把B级插电混动车的身价,砸到了前所未有的洼地。动力方面,1.5T+电动机的搭配,百公里加速七秒二,这数据搁几年前,得是3.0LV6发动机才能拿下的成绩。更别提什么L2+级别的驾驶助手、三屏联动智能座舱,配置简直是武装到牙根儿了。
这背后,是这些年中国汽车工业埋头苦干的缩影。想想早些年,咱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洋货霸占市场,现在终于有了能跟他们叫板的实力。这当中,技术的精进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咱们老百姓对自家品牌的认同感,那是蹭蹭往上涨啊。
当然,咱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说买洋车就是冤大头。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就好那一口风驰电掣的驾驭感,有人看重那牌子带来的身份象征,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当你狠下心来买一辆豪车的时候,你真摸清它的底细了吗?你是出于实实在在的需求,还是为了那点可有可无的虚荣心?
就像置办家产一样,有人追逐地段、学区,觉得贵有贵的道理;有些人则觉得,只要能遮风避雨,住哪儿都一样。说到底,你要门儿清自己想要啥,而不是被旁人定义的“成功”给绑架了。
归根结底,买车这事儿,跟找对象差不多,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豪车固然扎眼,但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腰包。与其背着沉重的房贷,每天为车贷唉声叹气,不如选一辆性价比更高的国产车,把省下来的银子,花在提升生活品质上,岂不美哉?
所以,买进口豪车是不是交智商税?这问题没有金科玉律。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国货的崛起,咱们的选择更多了,也更有底气说“不”了。当我们不再一味地迷信洋品牌,而是理性地衡量汽车的价值,或许就能少交一些“学费”了吧。说到底,脸面是自己挣来的,不是靠一辆车撑起来的。而红旗H5 PHEV的问世,也让我们开了眼界,原来“豪华”也可以很接地气。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代表了一种自信和底气,一种对自主品牌的力挺和赞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