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巨头本田在华遭遇"滑铁卢",其中国分公司最新公布的2025年4月销售数据显示,当月销量仅4.37万辆,同比断崖式下跌40.82%,这一数字犹如一记重锤,敲响了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警钟。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今年1-4月累计销量20.16万辆,同比萎缩28.2%,延续了2024年全年销量暴跌31%的颓势。
这场"寒冬"来得并非毫无征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雷霆之势崛起,其势如破竹的攻势,让日系车引以为傲的"低油耗"金字招牌黯然失色。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突破50%大关,意味着每两位购车者中就有一人选择新能源车型。国产新势力们凭借"三电"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将百公里电耗控制在12度左右,折算油耗仅1.3L/100km,彻底颠覆了传统燃油车的能效标准。
细究本田的困境,实则是战略转型滞后的必然结果。相较于丰田的混动技术深耕和日产的电动化激进布局,本田在华的电动化步伐显得踌躇不前。上海车展上乏善可陈的表现,暴露出其在智能化配置、本土化研发方面的明显短板。更致命的是,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以"科技平权"理念推出20万元级高阶智驾车型的背景下,本田仍固守品牌溢价策略,其CR-V插混版定价竟高出同级国产车近10万元,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市场应对,正将其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行业分析师指出,本田若想扭转颓势,必须实施"双轨制"改革:一方面要加速推出基于中国消费者需求打造的专属电动车型,另一方面需对燃油车实施更具侵略性的价格策略。否则,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新能源赛道上,这个曾经的日系标杆恐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淘汰危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