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不换芯,铃木拿中国当旧货仓?这事儿最近在网上炸了锅。想想也是,同样一款摩托车,日本本土都出到第五代了,咱们这儿还在骑2017款的老爷车,这差距,啧啧啧,简直就像穿越剧。更扎心的是,这车2017年8月就返销日本升级去了,然后人家升级完再卖回来,发动机早换代,咱们呢?接着消化人家淘汰下来的“超级芯”。你说气人不气人?
印度的情况更让人看不懂。2022年人家就用上新5EP发动机了,虽然马力不大,但低扭强、省油,而且车架也换成双梁的,在城市里骑起来更轻快。可到了中国市场,别说用上新发动机了,连个影子都见不着,铃木就指着那老掉牙的“超级芯”在中国印钞呢。看看隔壁雅马哈,人家“蓝芯”发动机每年都小改款,起码态度端正,尊重消费者。再看看铃木,一张老脸啃了八年,还好意思喊“全球同步”?脸皮真厚!
再这么忍下去,铃木真把中国消费者当垃圾桶了。要是明年铃木的柜台上还摆着这些老爷机,咱直接转身走人就完事。不过话说回来,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铃木觉得中国消费者好糊弄?还是单纯的成本考虑?又或者,他们有什么其他的战略布局?咱也不敢乱猜,只能走着瞧了。
这几年,不少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都出现过类似的操作,比如某些品牌的汽车、电子产品等等,配置比国外低,价格却差不多,甚至更高。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品牌自身战略的考虑,也有市场环境的影响。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区别对待”的行为肯定是不合适的。毕竟现在信息这么透明,消费者也不是傻子,谁还会心甘情愿地被当成“韭菜”割呢?
想起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吐槽说,他买的某品牌手机,国外的版本有无线充电功能,国内版本却阉割了。他跑去问客服,客服的回答也很敷衍,说是“根据中国市场需求调整的”。这种说法,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说白了,还不是想省成本,多赚点钱。
当然,也有一些品牌做得很好,比如一些国产手机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提供高配置的产品,还在海外市场积极拓展,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这说明,只要用心去做,中国消费者一样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铃木在中国市场“挤牙膏”式的更新换代,无疑是在消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长此以往,必然会损害其品牌形象,最终导致市场份额的流失。希望铃木能够正视中国市场,倾听消费者的声音,提供与其他市场同步的产品和服务。否则,最终被市场淘汰的,只能是他们自己。那么,你觉得铃木明年会改变策略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