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想法跟以前可真不一样了。
过去总觉得,车嘛,就是个代步工具,结实耐用、省油省心是头等大事,外观什么的过得去就行。
可现在,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看车就像看自个儿的另一张名片,不光要实用,还得有样儿、有性格。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长安汽车推出了一款叫UNI-V的车,一下子就在汽车市场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很多人都在问,这车到底有什么特别的,能让那么多人都盯着它看?
它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既好看又能打,特别适合现在的年轻人?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台车,看看它到底是不是虚有其表。
首先得说,这台长安UNI-V在外观设计上确实是下了大功夫的。
咱们在大街上看到它,第一感觉可能就是这车怎么长得这么“扁”,这么“宽”?
没错,这就是它设计的核心思路。
设计师把整个车身压得很低,营造出一种紧贴地面的运动姿态,行话叫“低趴范儿”。
这种设计不只是为了好看,它在科学上也是有讲究的。
车身越低,空气流过车顶的速度就越快,产生的升力就越小,车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就会更稳定,感觉就像被一股力量牢牢地吸在地面上。
官方给出的一个数据叫风阻系数,是0.27Cd,这个数字咱们普通人可能没啥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这车在空气里穿行时遇到的阻力很小。
这就好比咱们跑步的时候,弓着腰肯定比挺着身子跑得快,阻力小了,车跑起来就更顺溜,理论上还能省点油。
再看它的车头,没有传统汽车那种大面积的进气格栅,而是用了一种“无边界”的设计,看起来特别简洁,又很有未来感,配上那对又细又长的车灯,眼神相当犀利,有股子不怒自威的劲儿。
这车最吸引人眼球的,还得是车尾那个可以自动升降的尾翼。
这东西以前可都是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跑车上才能见到的,现在十多万的国产车也给配上了。
当车速快起来的时候,这块板子会自动翘起来,它的作用就是给车尾增加一个向下的压力,让后轮抓地更稳,高速过弯的时候更有信心。
这可不是个摆设,是实实在在能提升性能的配置。
再加上贯穿式的尾灯和那四个货真价实的排气管,运动的气氛一下子就烘托到位了。
可以说,长安这次是把年轻人喜欢的那一套玩明白了,给你的都是实打实的东西,不是样子货。
光看外边不过瘾,坐进车里才能感受到更多的门道。
很多人会担心,这种外形看起来扁扁的车,里面的空间会不会很压抑?
长安UNI-V的车身尺寸摆在那儿,车长接近四米七,轴距有两米七五,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的紧凑型轿车里,算是挺宽敞的了。
实际坐进去,前排的空间非常充裕,一米八的大个子坐着也不会觉得顶头。
后排的空间也够用,只要不是长时间坐三个壮汉,日常家用是完全没问题的。
内饰的设计也很有想法,它不是简单地把一块大屏幕放在中间就完事了。
驾驶座有一种环抱的感觉,仪表盘的位置设计得比较高,方向盘的形状也做成了上下都是平的,这样一来,你看仪表盘信息的时候,视线基本不用离开前方的路面,安全性提高了不少。
中控台那两块连在一起的屏幕,显示效果很清晰,用起来也挺顺手。
车里的智能系统也值得一说,那个语音助手反应挺快,大部分操作都能动动嘴解决,比如开关车窗、调节空调、导航去哪儿,省去了开车时低头找按钮的麻烦。
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功能,叫“场景魔方”,你可以自己设置不同的模式,比如设定一个“回家模式”,一上车说一句“我要回家”,车子就会自动开始导航,同时播放你喜欢的音乐,打开你习惯的空调温度,感觉挺贴心的。
另外,车里的音响效果也不错,用的是索尼的音响,喇叭数量也多,配上可以变换几百种颜色的氛围灯,晚上开车的时候,车里的气氛特别好,能满足年轻人对个性化的追求。
当然,车好不好,最终还得开起来才知道。
长安UNI-V提供了两种动力选择,一个是1.5T的发动机,一个是2.0T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1.5T的动力日常在城市里开已经完全足够了,起步不慢,加速也挺有劲。
如果对动力有更高要求,那2.0T的版本,劲儿就更足了,匹配的是日本爱信的8速自动变速箱,这套组合在很多合资车上都在用,技术很成熟。
开起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换挡的时候特别平顺,没什么顿挫感,深踩油门,变速箱降档也很积极,动力说来就来。
底盘的调校感觉也挺扎实的,过一些坑洼路面的时候,感觉车身很整,没有松散的感觉,同时又能把大部分震动过滤掉,保证了舒适性。
方向盘转起来手感不错,指向也比较准,开起来感觉车子很灵活。
它还有一个特别的“赛道模式”,中控台上有个很醒目的橙色按钮,按下去之后,整个车的性格都会变,仪表盘会切换成战斗风格,排气的声音会变得更响亮,油门响应也更灵敏,感觉车子一下子就紧绷起来了。
这个模式虽然平时在马路上用不太到,但它给了这台车两种性格,既能安安稳稳地上下班代步,也能在需要激情的时候给你带来一些驾驶乐趣。
在安全性方面,这车也做得比较到位,车身结构用了很高比例的高强度钢材,就像给车里的人造了一个坚固的笼子。
像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这些辅助驾驶功能也都有配备,在跑高速的时候能减轻不少驾驶疲劳。
还有那个360度全景影像的升级版,叫540度影像,连车底下的情况都能看到,对于新手司机或者是在一些复杂的路况下停车、挪车,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话说回来,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车,长安UNI-V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因为车顶线条追求流线型的关系,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相对来说不算特别奢侈。
还有就是后排地板中间的凸起比较高,如果后排坐三个人,中间那位乘客的脚放着就不太舒服,时间长了会比较累。
另外,由于它用了无框车门这种比较拉风的设计,在高速行驶的时候,风噪声会比用传统车门的车型稍微大一些。
车机系统虽然功能很强大,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偶尔也会出现一点点反应慢半拍的情况。
不过,综合来看,考虑到它的价格,能给到这样的设计、这样的配置和这样的驾驶感受,这些小缺点在很多人眼里也是可以接受的。
总的来说,长安UNI-V的出现,确实给十万出头这个级别的家用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它证明了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已经有能力造出不输给合资品牌,甚至在某些方面更有吸引力的产品了。
它抓住了现在年轻人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既追求实用也追求个性的消费心理,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说话,这或许就是它能够引起这么多人关注的根本原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