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国内中大型轿车市场几乎由合资燃油车和少数自主高端品牌牢牢掌控。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加速到来,这个曾经稳定的格局已被彻底撕开。如今,插混、增程、纯电成为主战场,用户对车型的要求同步升级:大空间、长续航、智能化、高性能,以及价格合理,缺一不可。简单的“油改电”已难应对,这是一场动力系统、底盘调校、智能化和安全全方位的博弈。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份周销量榜单打破了行业“旧认知”。9.15-9.21这一周,20万元以上中大型插混轿车领域,领克10 EM-P以1024台成绩超越比亚迪汉(842台)与汉L(127台)之和。曾经稳居榜首的比亚迪汉被新面孔反超,不少业内人士惊呼“格局重写”。对领克来说,这不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一款车型全面进化的体现:从四驱性能到底盘平台,从辅助驾驶到续航补能,几乎每个环节都在抬高行业标杆。
智电四驱系统:兼顾操控与能耗的新方案
领克在燃油车时代就以操控见长,如今在新能源赛道同样延续。领克10 EM-P全系标配eAWD智电四驱,与EM-P智能电混系统协同,实现“四驱操控、两驱油耗”。这一整套系统由47.26%热效率1.5TEvo电混专用引擎与DHTEvo混动电驱构成,后者集成P1电机、P3电机、3挡变速箱,并与后桥P4电机协同,最大综合功率390kW、峰值扭矩755N·m,0-100km/h加速最快5.1秒,CLTC亏电油耗最低4.2L/100km。
车辆提供智能电混、纯电、性能、雪地四种模式,10ms级瞬时响应与无感切换提升驾驶流畅度。日常通勤可用电、静音且省油,高速或恶劣天气下自动切入四驱提升抓地力与安全,需要爆发力时则一键性能模式即时响应。用户既能感受四驱操控乐趣,也能享受混动低能耗与长续航的实用性。
CMA Evo平台:高规格悬架背后的操控底气
领克10 EM-P基于CMA Evo中大型车平台打造,在车身结构、悬架设计及电子架构上具备高拓展性。前悬采用纯铝合金双叉臂,后悬为增强版五连杆独立悬架,再配合液压可变阻尼悬架,在舒适与操控之间找到平衡。这一悬架规格过去多见于高端品牌,如今在这一细分市场成为突破亮点。
领克还针对多场景进行了赛道级调校,麋鹿测试成绩83.2km/h,同级领先。急弯、变道、爬坡时车身姿态稳定,推头或打滑现象少见,即便满载也能保持可预期操控反馈,底盘支撑到位。网友评论“开着有点上头”,正是这种质感的真实反馈。
续航补能方面同样突出。38.2kWh神盾金砖超混电池赋予车辆CLTC综合续航1400km、纯电续航240km,SOC10%-60%充电时间最快小于13分钟,不加油也能满足跨城或周末出行需求,有效缓解里程焦虑。
全面智能驾驶:硬件拉满,场景覆盖更广
智能化是新能源车型的重要战场。领克10 EM-P是领克智能化2.0的代表作,硬件全系标配厘米级精度激光雷达,最远感知距离200米;Ultra版还搭载Thor辅助驾驶芯片,算力达到700TOPS,属量产车顶尖水准。
软件方面搭载“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方案,最多提供38项安全辅助功能,包括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紧急避障等。泊车同样全面,支持9项辅助:遥控泊车、指尖泊车、记忆泊车、离车泊入等场景全覆盖,即便超窄或断头路车位也能适配自如,操作顺畅省时省心。未来通过OTA将上线“满血版”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实现全场景贯通,一键直达。对新手来说这意味着“像老司机一样开车”,对老手则是大幅降低长途或拥堵疲劳。
新王者的意义:不仅是销量,更是技术力
从销量突围到技术力全面进阶,领克10 EM-P不只是新面孔,更是行业拐点的标志。它在性能、能耗、操控、智能化等关键维度的全能表现,正好契合当下消费者需求。这种成绩不是靠补贴堆出来的,而是基于全链条技术与用户体验的匹配。
对于用户,这意味着选择更多、体验更佳,不再在性能与能耗、智能与价格之间反复妥协;对于行业,这是一份清晰的信号:在未来的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单凭品牌或单点优势已不足以长期占据头部,全方位实力才是王道。
新能源时代的中大型轿车,需要的是系统性革新而非“加电版”的旧思路。领克10 EM-P的亮相,不仅注入了新活力,也让“新能源时代的中大型轿车该长什么样”有了更具体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