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

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有驾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汽车内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变化之剧烈不亚于引擎盖下的变化。电动SUV车型尤为明显,它将先进的科技与家庭友好型设计的多功能性完美融合。

汽车制造商不再只是用电池取代燃油发动机;他们正在重新思考驾驶员和乘客与车辆的互动方式。从屏幕尺寸、按键位置到照明、材质和布局,电动SUV的内饰既能带来清新的空气,也能带来数字噪音。

新一波电动SUV最显著的趋势之一是两种驾驶舱设计理念的划分。一方面,车辆崇尚简洁:它们最大限度地减少杂乱,去除不必要的控制,专注于核心功能。

这些驾驶舱注重清晰度和易用性。它们通常采用单屏或小型、布局合理的显示系统。操控直观,材质低调,整体环境的设计旨在保持驾驶员的专注和舒适。这些SUV提供的座舱体验,能够充分体现电动驾驶的安静、轻松特性。

而电动SUV则反其道而行之,其座舱内充满了层层科技,包括炫目的灯光、巨大的触摸屏以及错综复杂的数字菜单。这些内饰旨在以其复杂性和丰富的定制选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一些驾驶者来说,这营造了一种令人兴奋、充满活力的高科技氛围。

对另一些人来说,它给驾驶体验带来了阻力,要求用户付出更多,却换来相对较少的实际好处。过去只需按一下按钮即可实现的控制,如今却被埋藏在层层软件之下。即使是调节风扇转速或座椅加热等基本功能,也可能需要多个步骤。

内饰设计的这种反差不仅仅关乎风格,它对实用性、舒适度和长期满意度都有着切实的影响。那些喜欢“性能卓越”的汽车的驾驶者通常会发现,过于繁琐的内饰反而是一种负担,而非益处。

与此同时,那些喜欢定制体验、探索科技功能、沉浸于数字环境的人可能会觉得简单的驾驶舱乏味甚至无趣。关键不在于评判哪种驾驶舱更好,而在于认识到差异是巨大的,在选择适合自己生活方式的车辆时,这一点至关重要。

随着制造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力求脱颖而出,内饰设计成为关键战场。一些品牌将驾驶舱视为休憩的港湾,一个让乘客放松身心、专注于驾驶的空间。另一些品牌则将其视为指挥中心,提供琳琅满目的界面和定制选项,以满足各种需求。

但屏幕、灯光和功能越多,感官疲劳和用户失误的风险就越大。清晰的设计开始被视觉混乱所取代,座舱开始感觉更像是一个挑战,而不是一个休憩之所。

本文将考察六款以简洁、专注的座舱设计脱颖而出的电动SUV,以及五款以科技感十足的内饰设计脱颖而出的电动SUV。每款车型的入选不仅取决于其电动性能,还取决于其内饰如何体现特定的设计理念。

通过比较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汽车制造商如何理解车内造型、功能和科技之间的平衡。无论您追求的是极简主义还是全方位的数字化体验,了解这些区别都能帮助您在下次驾驶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4款配备简易驾驶舱的电动SUV

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有驾

1.特斯拉Model Y

特斯拉Model Y 的驾驶舱设计大胆创新,将内饰精简至最基本的功能。方向盘后方没有传统的仪表盘,所有信息都通过安装在仪表盘上的单个横向中央触摸屏显示。

这种设计选择让从导航到空调设置的所有控制都只需轻点几下即可完成。对于驾驶传统车辆的驾驶员来说,这种改变最初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应,但由于用户界面简洁一致,这种改变很快就会成为习惯。其设计理念明确,旨在消除干扰,通过引导驾驶员将注意力集中在路面上,而不是在繁杂的开关和旋钮之间切换,从而提升了驾驶体验。

仪表盘本身流畅流畅,整体平整,采用简洁流畅的材质打造。通风口隐藏在简约的槽形设计后方,甚至连手套箱都可以通过触摸屏打开。车内空间营造出一种开阔、简洁的感觉,使车厢看起来比实际更大。

这种简约的设计与特斯拉注重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先锋品牌形象相符。极简的装饰、低对比度的配色方案以及几乎完全没有装饰的内饰,让车内空间更像是一个现代化的生活空间,而非传统的汽车内饰。

尽管中央屏幕整合了几乎所有功能,但一些批评人士认为,完全移除实体按键可能会影响易用性。通过嵌套菜单调节温度或更改驾驶设置可能比按下专用按钮花费更多时间。

然而,特斯拉已努力通过使用语音命令和无线更新来弥补这一缺陷,从而提高速度、响应速度和便利性。熟悉智能手机的用户往往能快速适应特斯拉的布局,而其他人可能更喜欢按钮和开关的触觉确认。

尽管可用性方面存在争议,Model Y 仍然是现代简约驾驶舱的典范。它没有试图用氛围灯或炫目的色彩来吸引眼球。相反,它专注于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打造一个减少视觉噪音、注重清晰度的座舱。对许多驾驶员来说,这种方法减轻了通勤压力,并与电动驾驶的平静、安静的本质完美契合。

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有驾

2.宝马iX

宝马iX 打破了品牌长期以来的内饰传统。宝马一直以来都偏爱配备触觉控制、倾斜仪表盘以及类似驾驶舱的驾驶体验,让驾驶员掌控全局。而 iX 则打破了宝马的固有思维。

内饰简洁、简约、通透,采用悬浮式仪表盘设计,内含一块大型弧形显示屏,从方向盘后方一直延伸至车身中央。这块面板整合了仪表盘和信息娱乐屏幕,但又与车身布局无缝衔接,使其感觉更像是车身结构的一部分,而非一个主导性的科技元素。

iX 内饰的一大亮点在于其数字控制与实体控制之间的巧妙平衡。宝马将其 iDrive 旋转控制器保留在中控台上,为纯触控交互提供了触觉替代方案。

这款控制器周围分布着几个重要的物理按钮,所有按钮均清晰标识,无需查看即可轻松操作。这种物理和数字设计的融合尊重了不同的用户偏好,并为现代界面增添了一丝熟悉感。布局设计充满匠心,而非实验性。

iX 的内饰材料兼具可持续性和奢华感,却又不失浮夸。宝马采用了橄榄叶鞣制皮革、再生材料制成的超细纤维内饰,以及营造自然温暖氛围的开孔木质装饰。氛围灯的运用也十分巧妙,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而非喧宾夺主的灯光秀。

座椅轻薄但支撑性出色,得益于纯电动车架构和平坦的地板,车内头部和腿部空间宽敞。iX 的内饰处处体现着匠心独运,甚至包括营造宁静氛围的隔音玻璃。

宝马本可以过度依赖科技,但iX证明了高端并不一定意味着过度活跃。该公司似乎明白,豪华电动SUV应该提升驾乘的安心感和便捷性。iX仍然搭载了许多高科技功能,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语音识别系统,但它们并没有被置于显眼的位置。这一设计让iX感觉舒适、实用,最重要的是,它以恰到好处的方式展现了简洁的质感。

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有驾

3.现代Ioniq 5

Ioniq 5 是同级别中设计最周到的电动汽车之一,其内饰体现了便捷性和空间效率的理念。仪表盘贯穿整个车舱,并排放置了两个 12.3 英寸的屏幕,一个用于仪表盘,另一个用于信息娱乐。

与一些竞品车型不同,这些屏幕没有过多的动画或信息量。它们的图形扁平、清晰,一目了然。在屏幕下方,现代提供了一个带有空调控制按钮和旋钮的实体面板,这对于注重触觉交互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Ioniq 5 座舱的一大优势在于其空间利用率。得益于专用电动平台,座舱拥有完全平坦的地板、较长的轴距和可移动的中控台。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个开放、多功能的环境,与其说是传统的SUV内饰,不如说更像是一个舒适的休息室。

现代汽车致力于使用环保材料,包括甘蔗基塑料、生物涂料和再生PET面料。这些材料赋予了内饰现代而又宁静的氛围,其配色以白色、灰色和柔和色调为主,而非高光黑色或镀铬。

最明智的设计决策之一,在于其对控制按钮的简化和分组。现代汽车没有将触控面板分散在车内各处,而是将交互功能集中在合理的区域。例如,车窗控制按钮和车门锁都位于用户预期的位置,而不是被挪到中央或嵌入到菜单中。

最终带来直观的体验,用户无需重新学习如何与车辆交互。抬头显示器进一步提升了可用性,将重要的驾驶数据投射到挡风玻璃上,减少视线移动和注意力分散。

Ioniq 5 既充满未来感,又不会让驾驶者感到不知所措。它支持再生制动调节、数字钥匙访问和一系列安全系统等先进功能,但所有这些功能都以平静有序的方式呈现。没有闪烁的图标或令人困惑的子菜单。Ioniq 5 驾驶舱的简洁性体现了对真正驾驶者日常所需清晰度、舒适性和常识性的深刻理解。

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有驾

4.沃尔沃EX30

EX30 是沃尔沃旗下最小的电动SUV,但其内饰却体现了简洁明了的理念。驾驶舱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方向盘后方取消了传统的仪表盘。沃尔沃选择了一块纵向的中央触摸屏,可以控制从车速、空调到媒体和导航等所有功能。

虽然这看似极端,但布局经过了深思熟虑。显示屏位于中央,意味着更少的干扰,以及更清晰的挡风玻璃视野,这与沃尔沃对驾驶员安全的承诺相符。

许多功能(例如车窗开关和后视镜调节)均被移至中控台,而非传统的车门式控制装置。这使得布局更加对称,并减少了部件的重复,从而释放了视觉空间并简化了制造过程。

换挡杆被安置在转向柱上,从而释放了座椅之间的空间。手套箱也重新定位,方便从中央操作,这一小细节却意义非凡,提升了座舱的功能性。一切都经过深思熟虑,而非仅仅为了追求独特而改变。

EX30 的内饰材料经过精心挑选,既体现了可持续性,又兼具舒适性,同时又不添加不必要的装饰。沃尔沃使用再生牛仔布、亚麻纤维和生物基塑料,营造出柔软温暖的车内环境。

与许多高端车型不同,这款车没有亮面木饰或镀铬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哑光表面和织物图案,营造出质感丰富却又不显眼的背景。车内配备了氛围灯,但运用得巧妙,提升了视野,而非将车厢变成霓虹灯区。

沃尔沃EX30的软件界面设计同样秉承了极简主义的理念。菜单布局合理,图形简洁,语音控制响应迅速。屏幕布局优先考虑顶部的驾驶数据,下方是导航和媒体控制按钮。与任何集中式系统一样,它也有一定的学习曲线,但一旦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地上手。

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注重人性化体验而非视觉冲击的设计理念。EX30 证明了,即使在先进的电动汽车时代,我们也能打造一个像家一样、简洁、高效、以人为本的空间。

4款内饰超载的电动SUV

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有驾

1.梅赛德斯·奔驰EQS SUV

梅赛德斯-奔驰EQS SUV的内饰设计令人印象深刻,但很快便会展现出一系列需要持续关注的复杂功能。车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巨大的“超级屏幕”,它横跨整个仪表盘,将三个独立的显示屏融合成一块连续的玻璃面板。

虽然它看起来很有未来感,但超宽的屏幕迫使驾驶员和乘客不得不将注意力分散到不同的区域。它配备了数字仪表盘、中央的大型信息娱乐屏幕,以及专为前排乘客设计的第三个屏幕。每个屏幕都提供触摸功能、动画图形以及多层控制选项。

除了这些屏幕之外,梅赛德斯还为 EQS 配备了丰富的氛围灯功能,可以根据驾驶模式、温度甚至用户预设的心情改变颜色。灯光蜿蜒环绕仪表盘、车门和座椅下方,在完全激活时,车内空间仿佛置身于夜总会。

对于某些用户来说,这种体验或许会让人感到奢华和沉浸,但对另一些用户来说,它可能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尤其是在夜间驾驶时。即使是像调节车内温度这样细微的变化,也会触发闪烁的颜色、声音提示或弹出动画,将简单的交互变成引人注目的事件。

EQS SUV内部的控制机制主要依赖触摸和触觉反馈。传统的按键数量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可响应轻触或滑动的光滑表面。虽然外观时尚,但这些控制装置缺乏许多驾驶员所期望的触感,尤其是在行驶过程中导航时。

调整诸如气流方向或音量等简单操作,可能需要在不同的屏幕或菜单中滑动和点击。该系统还包含手势控制和语音命令,但它们的响应速度不一致,而且通常需要重复操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梅赛德斯-奔驰显然希望EQS SUV成为科技的展示平台,而且它在很多方面都做到了。它采用顶级材料,打造出卓越的品质,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但内饰在创新与奢华之间游走着微妙的平衡。

对于科技爱好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定制化和数字互联的世界。而对于那些追求简洁驾驶体验的人来说,它或许会显得设计过度。奢华感毋庸置疑,但这种奢华感被层层叠加、要求苛刻的用户界面所掩盖,不断将人们的注意力从驾驶的核心体验上转移开来。

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有驾

2.凯迪拉克Lyriq

凯迪拉克Lyriq将美式豪华带入电动时代,其内饰充满未来感,层次感十足,并配备动态显示屏。车内正中央是一块33英寸的曲面LED屏幕,从方向盘后方一直延伸到副驾驶座椅边缘。

它是将数字仪表和信息娱乐系统融合成一块长条形连续屏幕的核心。虽然视觉效果引人注目,但它需要驾驶员适应它所呈现的海量数据和动画。导航地图、电池信息、媒体设置和安全功能都在这块既令人印象深刻又耗费认知的屏幕空间里争相显示。

除了巨大的显示屏外,凯迪拉克还为 Lyriq 配备了触控面板,取代了许多传统的控制按钮。温度调节、音频功能,甚至座椅设置,都通过电容式滑块和虚拟按钮进行控制。虽然这些按钮看起来很现代,但它们的缺点是精度和反馈能力较差。

与凭感觉操作的物理旋钮或开关不同,这些控制装置通常需要用户直视,从而分散对道路的注意力。这在需要快速调整的情况下尤其成问题,例如高速行驶时改变车厢温度。

Lyriq 的氛围灯是凯迪拉克选择强调强度而非克制的另一个方面。数十个可自定义的区域允许用户更改灯光颜色、亮度和模式,从而营造出一个不断变换的座舱氛围。虽然这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个性化,但也可能成为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灯光并不微妙;它常常渗透到反射表面,为原本层次丰富的室内增添一丝忙碌感。结合各种纹理和饰面,营造出一种近乎感官超载的视觉体验。

Lyriq 毫不掩饰其打造大胆、科技感十足的SUV 的雄心。凯迪拉克希望通过提供“惊艳元素”来脱颖而出,并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但与此同时,它也牺牲了一定程度的用户舒适度和便捷性。

对于喜欢摆弄菜单、自定义每个细节的驾驶者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值得体验的体验。而对于那些追求简洁直观界面的驾驶者来说,Lyriq 的驾驶舱可能会让人感觉有点太过复杂。Lyriq 是一款外观和感觉都超越时代的车辆,但这种未来感是以牺牲便捷性和即时性为代价的。

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有驾

3.起亚EV9

起亚EV9是一款雄心勃勃的三排电动SUV,几乎在各个方面都追求极致,其内饰也体现了同样的极致风格。驾驶舱以数字仪表盘为主,该仪表盘由两块12.3英寸的屏幕和一块较小的5英寸气候显示屏组成,全部集成在一块悬浮式玻璃面板上。

这种布局赋予车辆高科技的外观,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复杂性,需要驾驶员全神贯注。用户界面被划分在多个屏幕上,乍一看可能会让人感觉不太直观,一些功能甚至隐藏在多层菜单之后。

触摸式控制占据了中央区域,触觉按钮取代了早期起亚车型中的许多物理开关和拨盘。音量、温度、风扇转速和导航输入均通过数字输入进行控制,这些数字输入看似简洁,但通常需要多次点击才能正确显示。

虽然这些功能在视觉上与车辆的未来主题相符,但在实际驾驶中需要快速调整时,它们可能会令人沮丧。输入和响应之间的延迟会降低基本操作的速度,从而长期影响用户满意度。

内饰方面,EV9 采用了多种材质和配色,且根据不同配置等级而变化显著。高配版车型则采用了多种纹理材质、触感柔软的塑料、亮面饰面、金属装饰以及撞色缝线,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营造出夺人眼球的视觉效果。

加上可定制的氛围灯区域和多色主题,座舱仿佛变成了各种风格和灯光的马赛克拼贴画。这种设计方式营造出一种兴奋感,但缺乏视觉上的凝聚力。设计元素之间几乎没有衔接空间,这会让车内空间显得杂乱无章,缺乏凝聚力。

EV9 的目标是成为一款科技领先的家庭SUV,其诸多功能都体现了这一理念:数字钥匙访问、声控、多个 USB 接口,甚至还有后座娱乐系统。然而,为了迎合所有人的需求,起亚的设计最终显得有些过度,反而可能让用户感到疲惫,而不是真正地享受驾驶乐趣。

虽然从功能角度来看这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车辆,但超载的内部空间感觉不像是一个避难所,而更像是一个演示场地,需要驾驶员付出努力和注意力才能管理环境。

4款驾驶舱简陋的电动SUV vs. 4款内饰奢华的电动SUV-有驾

4. Genesis GV60

Genesis GV60 是一款紧凑型电动SUV,其设计理念大胆前卫,尤其是在内饰方面。从进入车舱的那一刻起,就能清晰地感受到,简洁并非其首要追求。最引人注目的元素是“水晶球”,一个发光的球体,在车辆启动时旋转,即可显示换挡杆。

它不仅视觉上令人惊艳,也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同时也为驾驶体验增添了额外的元素。它体现了GV60更广泛的设计语言:高科技的呈现方式,层层叠叠的精致细节,往往更注重视觉效果而非实用性。

仪表盘采用两块 12.3 英寸屏幕,并联成一个宽大的面板,用于显示仪表读数和控制信息娱乐系统。与一些简单的配置不同,GV60 的功能通过众多菜单和子菜单分布在这些显示屏上。诸如调整平视显示器、选择驾驶模式或更改导航偏好设置等基本操作都需要多次点击。

Genesis 提供了用于信息娱乐控制的旋转拨盘作为替代方案,但界面并非总是直观,某些功能仍然需要通过层层菜单导航。虽然屏幕本身明亮且渲染精美,但信息密度可能会让人不知所措,尤其对于新用户而言。

中控台、车门面板和仪表盘均融合了多种纹理和灯光元素,旨在营造出高端的未来感。金属装饰、钢琴黑表面、柔软触感材质和氛围灯层层叠加,贯穿始终。

照明系统提供全光谱色域,并可在多个区域进行调节,但与 GV60 的其他功能一样,其自定义选项可能显得有些过度。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细节丰富的氛围,但却缺乏一些驾驶员所认为的奢华所带来的视觉上的宁静。每个表面似乎都会反射或对某种东西做出反应,这种持续的感官反馈在长途驾驶中可能会让人感觉过度。

捷恩斯的座舱设计先进独特,值得称赞,尤其是在设计保守的细分市场中。GV60 的内饰堪称一款力求脱颖而出的车型,并且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然而,它的代价是牺牲了简洁性和便捷性。喜欢调节从环境照明温度到驾驶模式和空调等所有功能的驾驶者会发现 GV60 就像一个数字化游乐场。但对于那些注重克制、清晰和功能极简主义的人来说,这种体验可能与其说令人兴奋,不如说令人精疲力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