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家的工信部发布了最新一批的新车申报目录,这就像是新车上市前的“集体亮相”,虽然不是正式的发布会,但里头的信息可都是实打实的,假不了。
就在这份长长的名单里,一个名字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那就是吉利银河序列的一款全新车型——星耀8。
这台车之前一直保持着神秘,这次通过官方渠道露面,一下子就把它的核心信息都摆在了我们面前。
对于关心国产车发展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个大新闻,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吉利在新能源领域,特别是中高端市场上的最新动向和实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台车的大小。
根据申报信息,星耀8的长、宽、高分别是5018毫米、1918毫米和1480毫米。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我们来把它具体化一下。
超过5米的车身长度,意味着它已经稳稳地进入了中大型SUV的行列,这个尺寸在国内市场上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车内空间和整车的气场。
开出去或者停在那儿,它都会是一个很有存在感的“大家伙”。
更关键的是它的轴距,达到了2928毫米。
轴距简单说就是前后轮子中心的距离,这个距离越长,通常意味着车内的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的腿部空间会越宽敞。
所以,从尺寸数据来看,星耀8在空间方面绝对是下了功夫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于“大空间”的硬性需求。
有意思的是它的车身高度,1480毫米。
对于一台SUV来说,这个高度并不算高,再结合它超过1.9米的宽度,整台车呈现出一种宽体、低趴的运动姿态,有点像轿跑SUV的感觉。
这和我们印象中那种方方正正、高高大大的传统SUV很不一样,说明吉利在设计上不光追求大,还追求年轻化和运动感,希望吸引那些既要空间又要颜值的消费者。
接下来是大家最关心的动力部分,这也是这次申报信息里最有看点的地方。
星耀8这次一口气申报了三个版本,包括两款纯电动和一款插电混动,给了消费者非常丰富的选择。
我们先看纯电动版,申报信息里出现了两个型号,但它们的外观尺寸、最高时速(210公里/小时)以及电机功率(250千瓦)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让人好奇了,既然都一样,为什么要申报两个版本呢?
秘密就藏在“整备质量”这个参数上。
一个版本的整备质量是1970公斤,另一个是2030公斤,两者相差了60公斤。
在电动车上,尺寸和电机都相同的情况下,多出来的重量,最有可能就是电池。
这60公斤的重量差异,很可能就代表了两种不同容量的电池包。
吉利这一招可以说是非常聪明。
它相当于推出了一个“标准续航版”和一个“长续航版”。
对于大部分在城市里通勤、对超长续航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说,可以选择重量较轻、价格可能更便宜的标准版。
而对于经常跑长途或者有“续航焦虑”的用户,则可以多花一点钱选择电池容量更大、续航里程更长的版本。
这样做,既能用一个相对较低的起步价吸引消费者,又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大大拓宽了市场覆盖面。
这两款纯电车型都使用了来自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在安全性和成本控制上都有优势,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强大实力。
看完了纯电,我们再来看看插电混动版,也就是星耀8 EM-i。
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插电混动车型可能是现阶段一个非常理想的选择,因为它既能像纯电车一样用电行驶,实现零油耗的短途通勤,又保留了加油的能力,完全没有长途出行的里程焦虑。
星耀8的插混版搭载了一台1.5T的发动机,配合电动机工作。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台发动机的功率数据看起来不算特别突出,但需要明白的是,在先进的混动系统里,发动机的角色和传统燃油车不一样了,它更多时候是在最高效的工况下运行,或者给电池充电,车辆的起步和急加速主要依靠反应更快的电动机。
所以,这套系统的重点在于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
它的最高车速为190公里/小时,对于一台家用SUV来说绰绰有余。
值得一提的是,插混版的电池供应商与纯电版不同,这说明吉利已经建立了一个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这对于保证产能稳定、控制成本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从申报信息里的“选装”项目,还能看出更多关于这台车的未来规划。
无论是纯电版还是插混版,都可以选装“车顶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是什么?
简单说,它就是实现高级别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核心硬件,相当于汽车的“超级眼睛”。
这个选装项的存在,几乎就明示了星耀8将会具备非常强大的智能驾驶能力,能够应对更复杂的路况,提升行车安全性和便利性。
此外,像不同款式的轮圈、电子外后视镜、隐私玻璃等丰富的选装件,也说明吉利希望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买到一台更符合自己审美的车。
从这些看似枯燥的数据和选装列表里,我们能清晰地拼凑出吉利银河星耀8的完整画像:它是一台尺寸越级、空间宽敞、造型运动、并且同时提供纯电和插混两种主流新能源动力,还预留了高级别智能驾驶硬件的旗舰级产品,它的出现,无疑将给中大型SUV市场带来新的冲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