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L60凭啥能硬刚Model Y?斯拉的降价护城河还能守多久?理想L6为啥稳得住?增程式的杀手锏真不怕纯电内卷吗?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前线,一场激烈的争夺正在上演。

2024年9月,乐道汽车官宣L60正式上市,起售价20.69万元(整车购买)或14.99万元(租电方案),顷刻间改变了市场格局。

上市不到一周,预订量就突破了4万辆,这让同级别对手特斯拉Model Y(26.35万起)和理想L6(24.98万起)都感受到了压力。

进入2025年,这三款车型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价格战、配置战、服务战全线展开。

到了10月,市场上关于"谁是真正的性价比之王"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网友说得好,这不仅仅是三款车的竞争,更是三种补能理念、三种市场定位的对抗。

有人看重纯电的性能,有人在意续航的里程,有人追求增程的稳定感。

消费者的选择困境,恰恰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走进了多元化竞争的新时代。

乐道L60凭啥能硬刚Model Y?斯拉的降价护城河还能守多久?理想L6为啥稳得住?增程式的杀手锏真不怕纯电内卷吗?-有驾

一、乐道L60凭啥能"硬刚"Model Y?20.69万的定价背后藏着什么算盘?

乐道L60上市之初,很多业内人士都被它的价格震撼了。

20.69万的起售价,相比特斯拉Model Y后驱版的26.35万,足足便宜了5.66万元。

这不是简单的降价促销,而是一场经过精心计算的市场定位。

关键在于,乐道L60没有为了降价而牺牲配置。

它采用了900V碳化硅高压平台,这是国际先进水平的补能技术。

特斯拉Model Y用的还是400V平台,技术代差明显。

乐道L60搭载的85kWh电池包续航能达到730公里,比Model Y后驱版的593公里多了137公里。

在充电速度上,乐道L60的峰值充电功率达到165kW,30%到80%只需要26分钟,这种补能效率让很多消费者心动。

但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乐道背后的供应链优势。

乐道直接背靠蔚来体系,与宁德时代达成长期合作,获得了行业最具竞争力的电池价格。

2025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均价已经降低到了0.66元每瓦时,成本控制远优于同行。

更关键的是,乐道复用了蔚来成熟的生产线,良品率高,成本摊薄。


这些看不见的成本优势,最终体现在消费者看得见的价格优势上。

乐道L60凭啥能硬刚Model Y?斯拉的降价护城河还能守多久?理想L6为啥稳得住?增程式的杀手锏真不怕纯电内卷吗?-有驾

乐道L60还有一张王牌——接入蔚来庞大的换电网络。

截至2025年7月,蔚来的换电站已经覆盖了超过700个城市,有3400多座换电站在运营。

这意味着乐道L60车主可以享受到行业最完善的补能体验,不用为续航里程和充电排队而烦恼。

蔚来计划到2025年底把换电站扩展到5000座,这种投入力度在行业内无人能及。

从市场表现看,乐道L60的火热程度远超预期。

虽然10月份的完整销量数据还未公布,但从前面月份的趋势看,销量在持续稳定增长。

这款车用极致的性价比和先进的技术,彻底打破了消费者对于"便宜没好货"的刻板印象。

李斌在发布会上的一句话很有意思——"我们不赚快钱,先抢市场份额"。

这说明乐道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在这个价位段建立绝对的竞争优势,为蔚来品牌的向下延伸铺路。

有业内人士分析,乐道这盘棋下得很长远,不是为了短期利润,而是要重新定义20万左右的纯电SUV市场。

二、Model Y真的"怂了"?特斯拉的"降价护城河"还能守多久?

特斯拉Model Y从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到现在,已经坐了5年的销量冠军。

靠着Autopilot智能驾驶和特斯拉品牌的光环,Model Y一度成为了消费者眼中的"科技象征"。

但到了2025年,这种局面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2025年9月,特斯拉Model Y的销量是39413辆,虽然仍然是SUV类别的销量第一,但增长势头已经明显放缓。

到了10月,虽然完整数据还没公布,但从Model Y L车型交付时间延后到11月这个信号看,市场需求虽然还在,但竞争压力在持续增大。

消费者的选择不再是"买不买特斯拉",而是变成了"特斯拉和其他选择相比值不值"。

这里有个很现实的问题——多花5.66万块钱买一个"特斯拉"标,对中产消费者来说开始变得难以接受。

乐道L60在配置上并没有明显劣势,甚至在电池技术上还有超越。

Model Y靠品牌力和智驾能力的优势,正在被新势力不断侵蚀。

乐道L60凭啥能硬刚Model Y?斯拉的降价护城河还能守多久?理想L6为啥稳得住?增程式的杀手锏真不怕纯电内卷吗?-有驾

特斯拉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正在调整策略,优化产品矩阵。

2025款Model Y后驱版的续航从554公里升到了593公里,电池容量也有所增加。

这是在试图通过提升产品本身的竞争力,来维持市场地位。

但问题在于,这种提升的幅度可能还不够大。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如果特斯拉继续大幅降价,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

自从比亚迪、理想等新势力进场后,这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就变了。

过去那种靠品牌溢价就能卖出高利润的时代正在远去,现在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

有业内人士做过计算,如果Model Y降价到和乐道L60差不多的价位,特斯拉的利润率会下降一半以上。

这对任何一家车企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Model Y现在面临的困境就是——降价伤利润,不降价失市场。

这是一个很难的选择题。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整体销量仍然保持在较高水位。

Q1 2025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达到13.72万辆,创造了三年来的新高。

这说明虽然竞争在加剧,但特斯拉仍然有足够的消费者基础。

问题是,这个基础会不会继续被侵蚀?答案的一半在乐道和理想手里。

从补能角度看,特斯拉只能提供充电方式,而乐道可以提供充电加换电的组合方案。

这种在用户体验上的差异,会慢慢转化成购车决策上的差异。

特斯拉的品牌力还在,但品牌力这东西,最怕的就是"物无所用"。

当竞争对手能提供相似的驾驶体验和更好的使用体验时,品牌力的含金量就会贬值。

三、理想L6为啥"稳得住"?增程式的"杀手锏"真不怕纯电内卷吗?

当乐道和特斯拉在纯电领域厮杀时,理想L6却用一个巧妙的错位竞争策略稳住了自己的阵地。

乐道L60凭啥能硬刚Model Y?斯拉的降价护城河还能守多久?理想L6为啥稳得住?增程式的杀手锏真不怕纯电内卷吗?-有驾

理想L6从2024年4月正式交付到现在,用时不到一年半就积累了24万辆以上的销量。

连续多个月蝉联中大型SUV销量冠军,这个成绩在新势力中堪称顶级。

到了2025年9月,理想汽车的整体交付量是33951辆,虽然L6的具体数据还没单独发布,但从占比看应该在三分之二以上。

理想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没有和乐道、特斯拉在纯电领域正面对抗,而是坚守增程混动的细分市场。

这个选择看似守势,实际上是一盘更大的棋。

纯电车虽然续航越来越长,但充电焦虑依然是一个真实的痛点。

截至2025年5月,中国有408.3万台公共充电桩,看起来数量很多。

但换个角度想,全国有多少辆电动车在路上跑?数千万辆。

一到节假日,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站排队两小时是家常便饭。

这种现象在南方特别明显,夏天开空调跑高速,续航大打折扣,充电焦虑就来了。

理想L6增程版的综合续航超过1100公里,这个数据彻底化解了长途出行的焦虑。

市区用电,电费成本不到一毛一公里。

长途用油,不用找充电桩,加油站比充电站多太多了。

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是一个接近完美的方案。

更关键的是理想的软实力。

理想的车机系统被业界公认为体验最流畅的,"理想同学"AI助手的交互能力相当出众。

那个"零重力座椅"的舒适度能让消费者驾乘几小时都不疲劳,这种配置直接对标百万级豪车。

这些看似细节的地方,实际上是决定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理想L6的价格定位也很聪明——24.98万到27.98万的区间。

这个价格不和乐道L60直接竞争,而是向上差异化竞争。

购买理想L6的消费者和购买乐道L60的消费者,心理预期本来就不一样。

前者更看重驾乘体验和长途出行的舒适性,后者更看重性价比和纯电的驾驶乐趣。

有一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理想L6的用户口碑一直保持在较高水位。


在汽车之家、懂车帝等平台上,关于L6的评价基本都在4.5分以上。

这说明购买者对这款车的认可度很高,这种认可来自于产品本身,而不是营销。

理想现在面临的唯一风险,就是乐道可能推出增程版车型。

业内预测这个概率相当高,毕竟乐道背靠蔚来,具备这样的技术储备。

如果乐道真的推出增程版,而且价格依然保持优势,那理想的竞争压力就会增加。

但短期内这个风险还不会成为现实,理想还有时间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从用户群体看,理想L6锚定的是有家庭、有小孩、会长途出行的消费人群。

这个人群对于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的诉求远高于性能和驾驶乐趣。

他们更在乎的是"这车能不能陪我跑完全国",而不是"这车0-100能跑多快"。

在这个细分市场里,理想L6的产品定位几乎无敌。

四、网友都在吵啥?这些灵魂问题有答案吗?

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纯电和增程混动,到底选哪个更值?"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你的使用场景。

如果你主要在城市里通勤,一周也跑不了几次长途,那纯电完全够用。

乐道L60 85kWh版本的续航730公里,完全可以满足一周五天的日常驾驶需求。

在城市里充电的便利性远高于换电,成本也更低。

但如果你经常要跑高速,或者家里没有固定停车位没办法装充电桩,那增程混动就香多了。

理想L6增程版可以完全消除你对续航里程的焦虑,随便跑,开到哪儿加哪儿。

这种心理层面的放心,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值得额外付出的成本。

有人问,"乐道这么便宜,会不会把整个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短期内肯定会有连锁反应。


小鹏G6、比亚迪宋Plus EV这些同级别的竞争对手,肯定会考虑降价或者推出更高配的版本。

乐道L60凭啥能硬刚Model Y?斯拉的降价护城河还能守多久?理想L6为啥稳得住?增程式的杀手锏真不怕纯电内卷吗?-有驾

这就是市场竞争的自然规律。

但长期看,乐道的降价对市场是健康的。

它倒逼所有车企在成本控制上下功夫,在配置和体验上做创新。

消费者最终会受益——选择更多,价格更合理,配置也更丰富。

也有网友担心:"特斯拉如果不降价,市场份额会不会被蚕食?"

这个风险确实存在。

但特斯拉也不是吃素的,它的产品升级速度很快,智驾能力的迭代也在加速。

今年Model Y的续航就有提升,明年可能会有更多动作。

特斯拉的策略可能不是降价,而是提升产品本身的竞争力。

在智能驾驶这个领域,特斯拉的Autopilot目前仍然有技术领先优势。

还有人提出了个有趣的问题:"理想会不会被纯电和增程的夹击中失利?"

理想现在的处境实际上是相对舒服的。

纯电领域有乐道、特斯拉在竞争,理想不用跟着内卷。

增程领域,虽然有一些竞争对手,但都不如理想体量大、品牌力强。

理想最需要警惕的,是不要掉以轻心。

一旦乐道推出增程版,或者其他新势力推出更便宜的增程车,理想的优势就可能被侵蚀。

结语: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已进入"多元竞争"时代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场竞争,那就是——"没有永远的老大,只有不断适应的玩家"。

乐道L60用极致的性价比和先进的技术抢夺市场份额。

特斯拉Model Y靠品牌底蕴和智驾技术守护自己的江山。


理想L6凭借增程混动的独特定位和差异化的用户体验站稳了细分领域。

乐道L60凭啥能硬刚Model Y?斯拉的降价护城河还能守多久?理想L6为啥稳得住?增程式的杀手锏真不怕纯电内卷吗?-有驾

这三款车本质上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消费者如何在20万到30万价位段选到最适合自己的车。

但它们给出的答案完全不同,面向的消费人群也有明显区隔。

这种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最好的。

买车的时候再也不是"要么买特斯拉,要么买低端车"的二元对立,而是有了真正的选择。

有人要极致性价比,乐道L60就在那儿。

有人要品牌信仰和智驾体验,Model Y仍然是首选。

有人要家用舒适和长途放心,理想L6是答案。

看看这三款车的销量表现和消费者反馈,就能明白市场在投票。

投票的结果是——市场需要多种选择,而不是一家独大。

有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年底,这三款车的销量格局可能会更加均衡。

乐道能不能冲破成本和供应链的天花板,快速扩大销量。

特斯拉能不能通过产品升级重新吸引消费者。

理想能不能在增程领域稳住地位,同时为未来的纯电转型做好准备。

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逐渐浮出水面。

对于想买车的消费者,这个时间点其实挺好的。

11月的广州车展即将来临,各家都会拿出新的产品和策略。

与其现在急着下单,不如再等等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精彩大戏,才刚刚开幕,后面还有更多的反转和惊喜在等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