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电车别贪多!续航700km最划算,省钱省心又实用

最近,关于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讨论又热闹起来了,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都犯了难:市面上有的车宣传能跑一千公里,听着特别有安全感;但又有不少老司机说,七百公里左右就足够了,追求更高的续航纯粹是浪费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是不是续航里程真的像手机内存一样,越大就越好呢?

今天咱们就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把这个事儿里里外外掰扯清楚。

买电车别贪多!续航700km最划算,省钱省心又实用-有驾

首先,咱们得正视一个问题,就是厂家宣传的续航里程和我们实际开车能跑的距离,往往不是一回事。

您在广告上看到的那个漂亮的数字,比如“CLTC续航1000公里”,它是在一个非常理想的环境下测试出来的。

您可以想象一下,那是在一个恒温25度的实验室里,没有风,路面平坦得像镜子,车子以一种非常温柔、省电的方式在跑。

这就像方便面包装上的红烧牛肉,看着诱人,但您打开料包,发现是另一回事。

现实中的路况要复杂得多。

一旦把车开上高速公路,情况就变了。

当车速提到每小时120公里,空气阻力会变得非常大,电机的耗电量会急剧增加。

如果您再打开空调制冷,或者冬天开暖风,那电量掉得就更快了。

一般来说,一辆电动车在高速上行驶,它的实际续航能达到官方宣传的七折,就算是很不错的表现了。

这么算下来,一辆标称1000公里的车,在高速上能稳稳当当跑个650到700公里,就已经很优秀了。

如果赶上冬天,气温降到零下,电池的性能还会因为低温再打个折扣。

买电车别贪多!续航700km最划算,省钱省心又实用-有驾

所以,那个听起来很美的1000公里,在严苛的现实条件下,可能也就剩下五六百公里的实力。

看到这里,您可能就明白了,花大价钱买来的超长续航,在现实中缩水严重,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遥领先。

那么,为了这多出来、但又不太靠谱的一点点续航,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呢?

代价就是车子本身变得又笨又重。

想要续航长,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往车里塞更多的电池。

电池多了,车子的重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目前市面上一块100度电的电池包,重量轻易就能超过600公斤,有些甚至接近800公斤。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您车里常年拉着七八个成年人,或者说背着一架小型的三角钢琴在路上跑。

这种“负重前行”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第一,影响驾驶感受。

买电车别贪多!续航700km最划算,省钱省心又实用-有驾

车子太重,开起来就会感觉很笨拙,起步、刹车、转弯都不够灵活,失去了电动车本该有的那种轻快、迅捷的感觉。

尤其是在需要紧急避险的时候,更重的车身意味着更长的刹车距离和更迟钝的转向反应,对安全其实是不利的。

第二,加剧了车辆零部件的损耗。

这么大的重量长年累月地压在底盘上,对悬挂系统、减震器、刹车片,尤其是轮胎,都是一种持续的折磨。

这些部件的磨损速度会大大快于正常重量的车辆,意味着您将来需要更频繁地更换轮胎,维修悬挂的账单也可能会让您大吃一惊。

第三,形成了能源消耗的恶性循环。

车身越重,驱动它就需要消耗越多的电能。

也就是说,您为了增加续航而多加的那些电池,本身就在消耗着大量的电能来搬运它们自己。

这就像一个背包客,为了走更远的路而背了过多的干粮,结果大部分体力都消耗在背干粮上了,得不偿失。

既然一味地堆电池不是个好办法,那续航焦虑的真正解药是什么呢?

答案是充电速度。

过去我们总想着一箱油或者一箱电能跑多远,但现在,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我们的思路。

买电车别贪多!续航700km最划算,省钱省心又实用-有驾

特别是以我们中国品牌为首推出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正在彻底改写电动汽车的补能体验。

您可以把800V高压快充想象成给手机充电的超级快充。

过去的老式充电器可能要充一晚上,后来有了快充,半小时就能充满。

800V平台对于电动车来说,就是这样的飞跃。

在配套的超级充电桩上,支持800V技术的车型,可以做到充电10到15分钟,就增加三四百公里,甚至五百公里的续航。

这个速度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长途旅行中,您进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喝杯咖啡的功夫,您的车就已经恢复了大部分续航。

当补能变得如此方便快捷,您还会那么在意出发时车子的总续航是700公里还是1000公里吗?

焦虑感自然就大大降低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700公里这个续航标准。

您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非常聪明和理性的平衡点。

买电车别贪多!续航700km最划算,省钱省心又实用-有驾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95%以上的用车场景都集中在城市通勤和周末周边游。

每天上下班,就算往返有50公里,一周下来也就250公里,700公里的续航,充一次电足够您用上一到两周,根本不存在任何焦虑。

到了周末,想去邻市或者郊区的景点转转,往返三四百公里是比较常见的距离,700公里的车,就算实际续航打个七折,也还有将近500公里的底子,应付这种中短途出行绰绰有余。

即便是偶尔的长途高速,700公里的续航也完全够用。

在高速上,它能扎扎实实地跑450到500公里。

这正好也符合人的生理极限,连续开四五个小时的车,司机也需要进服务区休息一下,活动一下筋骨。

而这个休息的二三十分钟,正好就是车辆快速补能的时间。

人休息好了,车也充得差不多了,这才是最安全、最科学、最人性化的出行节奏。

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700公里左右续航的车型,相比那些动辄上千公里的版本,通常能省下好几万元。

这笔钱,您可以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比如,升级一套更高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一个好的主动刹车功能在关键时刻可能就是救命的。

或者,您也可以用来提升车辆的舒适性配置,比如更好的音响、更舒服的座椅。

这些都是您在日常用车中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提升,远比那个为了应对极少数情况而多出来的、沉重的电池包要划算得多。

总而言之,买车是个理性的消费行为,不是数字竞赛。

看清自己的真实需求,结合技术的进步,您会发现,700公里续航,配上高效的快充,才是当下最适合大多数人的明智之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