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的SUV销量排行出炉,榜单头名被特斯拉Model Y拿下,后面紧跟着的问界M8、小米YU7也很吸引眼球。看到这个榜单,大家心里会不会有个疑问:中国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SUV?为什么特斯拉能年年霸榜,国产新势力又崛起得这么快?咱们今天就聊聊这个事。
特斯拉Model Y一骑绝尘,凭0.84万辆的销量几乎甩了第二名一个身位。别说,今年特斯拉在国内混得真风生水起。它现在卖得好,真是光靠便宜吗?还真不是。特斯拉虽然说不算便宜,但胜在什么?省心、省钱、省事,尤其给那些不喜欢折腾的年轻人一个交钥匙的理由。说到底,Model Y其实就是抓住了中国消费者最看重那几样东西:安全感、科技感和面子。
你说国内品牌造不出这种爆款单品吗?真不是本事不够。你看比亚迪,也有爆款,但它的打法是广撒网,多子多福。特斯拉和小米学的是苹果那一套,拳头产品强、口碑杀,粉丝愿意自带流量。话说回来,特斯拉爆款的背后,其实是全球化品牌力和特有的信仰光环。这玩意儿你想复制,不光是技术活,更是一个字——难!
再看问界M8。这名字是不是有点野,实际上销量也野到不行。0.43万辆,基本跟老一辈的豪车拼了个不分上下。有意思的是,这车用户画像太有意思了。你问身边那些做生意的,有点积蓄的,换车的时候选啥?我认识的一个水果批发老板,以前C级奔驰说换就换,二话不说上M8。他问我:为啥?一句话,“开奔驰扎堆了,见谁都是黑色大奔,有啥意思?开M8,回头率高,空间大,智能化体验还能给客户耍个酷。”你说这M8是不是新中产的标配?从前银行行长开宝马7系,现在都在考量问界M8能不能加装行李架带家人去露营。这趋势,能拦住吗?拦不住。
说到这,咱们再捋一捋,这几年豪车市场谁风光?三年前就数BBA(奔驰、宝马、奥迪)最狠,那会儿谁往车库一停,一个奔驰标甩脸上,别人都得多看两眼。可现在呢?奔驰宝马苦哈哈,一方面新能源搞不起价差,另一方面豪华感也不再稀罕,大家都在讲智能、讲科技、讲体验。问界M8这种带点新势力标签,开出去高端感一点不少,但价格打下来,比上一代豪车便宜好多,真香定律立马就生效了。
别忘了比亚迪。今年比亚迪元UP和海狮06也是大杀四方。海狮06,外观是真能打,价格又卡得漂亮。刚出来招了不少挑剔型用户。想想看,十几万买个头回转率高的SUV,品牌识别度也不差,哪个年轻人不带点心动?至于定价,有人吐槽贵,我觉得未必。你要单聊堆料,比亚迪真没辜负大家。元UP更夸张,纯电续航325公里起手,7万多起步价,拿来通勤代步又经济又拉风,弄个智驾包,分分钟让老头乐都看傻了。
聊到这,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榜单前十,有六款是国产品牌——国产品牌大爆发,可不是说说而已。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因为合资品牌妥协了?还是国产车做得真香了?其实两者都有。国产越来越会造车,样子、配置、价钱都合中国胃口。合资品牌能做出的唯一回应,就是终端优惠、降价促销。你看看丰田卡罗拉锐放,表面12.98万,实际8万出头就能开走。丰田RAV4原来是合资SUV里的“王者”,现在咬牙进前十都费劲。说白了,电动化和智能化这场仗,合资掉队太多。核心竞争力一变,老大哥成了跟跑的小弟弟。
有个问题大家可能也想问:小米怎么进前十了?小米是刚杀入汽车圈的新兵,凭啥一下就冲到第七?我的理解,小米就是瞄准了那帮精神小伙、小妹,追潮流、爱科技、识品牌、讲情怀。小米不讲高大上,主攻低门槛,配置豪华、价格美丽,让年轻消费者首选国产电动SUV。别忘了,小米手机是怎么在国产厂商里混出头的,现在一样套路照搬到汽车。搞粉丝经济,造势造到极致,先卖个气氛,再用产品品质兜底,路子野但很灵。车圈本来就是玩关注度,看谁吸流量多,谁就是赢家。小米的爆款含量,比肩Model Y,虽然销量还没追上,但话题热度、品牌光环那都是一等一。
榜单的后几名,其实都挺有代表性:博越L是空间怪兽,10万左右中国用户的首选。吉利星越L更是沃尔沃的“平替”,正好应了那句老话,闭着眼都能买,不后悔。途观L就不说了,小县城又稳又正的选择,家里有公务员的是不是都配了这么一辆?终端实际报价下来,合资品牌也自知形势不妙,但习惯和情怀还在继承。
看到这些,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竞争维度。以前是“合资大于国产”,现在变成了“谁有技术,谁懂中国市场,谁能搞定年轻消费人群,谁就卖得好”。普通人买车,最看重的已经不是单纯的“车标”,而是科技、体验、价值、服务、特色。品牌影响力固然重要,但产品力和贴近需求,更是半点不能忽视。从这十款车能热卖,你就能看出来,新能源、智能化、颜值和性价比,是当下汽车市场的关键词。
那么,中国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SUV?一句话总结:既要面子,也要里子,还有性价比和体验感。车不光是代步工具,也是展示生活方式和态度的平台。这一点,合资品牌搞了几十年那一套固然曾经灵验,但现在再往前走一步,都得重新洗牌。
未来的汽车市场,可能会越来越像现在的手机圈:品牌、配置、体验、生态,哪个短板都不行。你可以不喜欢Model Y的外形,但它的智能化和安全真的能打;你可以觉得问界M8贵,但它在高端新能源SUV里做到了同价位产品难以企及的体验;你看小米,价格亲民,口碑爆棚;哪怕比亚迪,都能凭堆料和智能化杀出一条血路。今后的趋势只有一个——用户主导市场,谁更懂用户,谁就能赢到最后。
每一次榜单换血,都是一次消费者投票;每一个新爆款的出现,都是一次行业信号。明年SUV榜单会不会有新惊喜?会不会有更多新玩家一夜逆袭?答案只能交给时间和消费者。但有一点可以预见:中国车市的格局和美学,已经彻底变了。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设问:中国的汽车工业,这么多年跌跌撞撞走到现在,是不是只剩“价格战”这一招?其实早就不是了。今天的国产品牌,不但拼颜值、比智能,也逐步开始扎根用户生活。下一个五年,哪家车企会带领中国车市走向世界?你我都很难预测。唯一确定的是,经过这么一轮轮的洗牌,属于中国的汽车春天,真的来了。不信你看,买车的人越来越年轻,做车的企业越来越卷,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