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电池护板:智商税还是救命稻草?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最近,电动车电池护板成了热门话题,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说法,真假难辨,让人一头雾水。

这玩意儿,究竟是守护神还是割韭菜的工具?

今天,咱们用车社就来抽丝剥茧,好好分析分析。

电动车电池护板:智商税还是救命稻草?看完这篇你就懂了!-有驾

那些厂商的宣传,简直是天花乱坠,什么“防爆燃”、“坚如磐石”,听起来像是能抵挡RPG火箭弹似的。

但现实呢?

先来说说车企的底气。

对于他们而言,电池是核心中的核心,比自家孩子还重要!

国家强制的那些严苛测试——针刺、燃烧、浸水——可不是走过场。

为了顺利通过,车企可谓是绞尽脑汁,投入巨资,防护措施之严密,令人咋舌。

有些车型,电池底部直接采用了一厘米厚的特种钢板!

电动车电池护板:智商税还是救命稻草?看完这篇你就懂了!-有驾

更甚者,采用多达八层复合材料装甲,甚至还配备了电磁脉冲防护!

我亲自拆解过不少新能源车底盘,见多识广。

很多车型的原厂防护就已经相当出色了。

有个车主分享过他的经历:在坑洼不平的山路上飞驰,底盘刮蹭声此起彼伏,结果检查电池,竟然连个划痕都没有!

这防护能力,堪比古代的“金钟罩”!

但那些加装了第三方护板的车辆,情况却大相径庭。

护板与原厂防护层叠加,一旦发生碰撞,反而可能形成夹击,挤压电池,造成二次损伤,这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白了,这第三方护板,很多时候是画蛇添足,甚至适得其反。

电动车电池护板:智商税还是救命稻草?看完这篇你就懂了!-有驾

除了实用性存疑,这护板还有几大“硬伤”:

第一,增加了不少重量。

锰钢护板动辄增加几十公斤,开车如同负重前行,续航里程直接下降5%到10%,这油耗增加,钱包可受不了!

第二,保险理赔难。

很多车主加装护板后,电池受损,保险公司却以“私自改装”为由拒赔。

保险条款明文规定:因改装导致风险增加的,不予赔偿!

这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电动车电池护板:智商税还是救命稻草?看完这篇你就懂了!-有驾

第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网上那些廉价护板,质量难以保证,安装不当可能破坏底盘结构,甚至在暴雨中被冲走,想想那场景……如同《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遭遇大雨冲垮寨墙一般,后果不堪设想!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这护板一点用都没有吗?真不能防爆燃吗?

我跟一些车企工程师交流过,他们直言不讳:如果遭遇足以刺穿电池的剧烈撞击,这些护板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形同虚设!

有些车型,例如特斯拉Model Y,原厂甚至采用轻量化的塑料护板!

原因很简单:轻量化,而且一旦损坏,不会对电池造成二次伤害!

那些厂商鼓吹的“安全感”,不过是用消费者对电池安全问题的焦虑来牟利罢了。

所以说,这护板防不了大事故,却能完美地“保护”你的钱包!

电动车电池护板:智商税还是救命稻草?看完这篇你就懂了!-有驾

哪些情况需要考虑加装电池护板呢?

第一,经常在恶劣路况下行驶的越野爱好者,可以考虑加装原厂设计的护板,以保护底盘和电池免受石子等异物的损伤。

第二,一些原厂防护相对薄弱的车型,可以考虑加装护板,但必须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并确保专业安装。

第三,那些对安全要求极高,并且能够理性评估风险和成本的消费者,可以选择轻量化的铝合金材质护板。

但是,对于大多数城市道路驾驶者而言,真的没有必要!

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安全驾驶,定期检查底盘。

原厂的防护,足够应对日常行驶中的绝大多数情况。

与其纠结于护板的厚度和材质,不如关注驾驶习惯和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

真正的安全,建立在扎实的技术、严格的测试和谨慎的驾驶之上,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附加配件。

这就好比,岳飞精忠报国,靠的是精兵强将和严明军纪,而不是一件普通的护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