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车主在小区门口骂街那样醒目,昨儿一早朋友圈一打开就是“哪吒断网了,我车变砖了”,有人直接拍了仪表盘的红色警示灯,有人录了客服那句机械回答,声音里全是懵和气愤。
先说最现实的:合众新能源汽车那家公司已经进了破产重整程序,管理人披露的账面现金不到一千六百万,准确说是约1545.91万元,别说车型保养,连几个月的服务器流量费都顶不住,这钱还是有承兑保证金四十二万在里面,银行存款也就一千五百万上下;与此申报的债权有一千六百三十一家,报的总额超过两百六十亿,已经审核确认的有一千三百四十条,确认后金额约五十一亿,外加九十三亿的应收账款和拖欠五千多名员工约四点六亿的工资福利,数字摆在那儿,人心也凉了半截。
回头看看哪吒曾经热闹的日子,那是真热闹,产品发布会像年会,造车圈子里有“年轻人买得到的新能源”的口号,有网红主理人直播带货那阵势,哪里哪吒还是招牌,代言、用户社区、车主自发改装社团,大家都在吹它是草根品牌翻身的案例,曾经还有“后浪”的情怀在卖点里,投资人掏钱、供应商抢单、员工加班到天亮,这场面现在看像电影里的片段。
再看如今的骤变——供应商和服务商开始撕扯合同,最先被点名的车联网流量服务商突然在9月11号触发停机,声明里说是因为欠费,管理人则说对方单方面停服且未提前告知,双方你来我往,法律权利要保留,车主在群里已经开始骂街、打电话、发短视频,网络上一堆段子手也跟上,玩梗说“哪吒变哪吒砖了”,但真正受伤的是那些以车为代步的家庭、上班族和送货司机。
说员工,内部人告诉我,核心岗位早就有人辞了,管理人说给在职人员全薪计发工资,可是好多高管工资被封顶,创始合伙人停发,很多人拿的是迟发的工资——有的拖了半年,大家都在连轴转,像做梦一样等着好消息;公司拖欠的四点六亿,涉及五千多名职工,这数字不只是冷冰冰的账目,它是人家的房贷、孩子学费、老人医药费。
供应链也在吵,零部件厂商拿着合同在算账,谁都不愿意再赊账给一个可能倒闭的客户,管理人为了维持车机服务不得不跟供应商谈判求着保系统在线,车主群里有人说厂家的补丁更新都停了,OTA也可能中断,车机里曾经的导航、语音、在线音乐都靠流量和后台服务在支撑,一旦断掉,智能车的“智”就瘫了,变成了一堆机械和塑料。
再放大到行业的光景,早年新能源圈的玩法是信仰和情怀,大家觉得支持国产、支持新势力是划算的押注,补贴、优惠、粉丝经济把价格抬起来,那会儿是“先有用户黏性,再谈盈利”的逻辑,现在则是越来越多公司靠各种付费套餐和服务收入去填坑,车主开始为联网服务掏月费、升级费、流量包,谁能想到盛世里也藏着后续的收费裂缝。
数据刺眼——账上只有一千五百万,但应收账款有九十三亿,债权申报超过两百六十亿,确认后的五十一亿等着拆分,这账面上的巨大差距像刀,割向供应商、员工和消费者的心脏,吃瓜群众在社交平台上对比买车时的宣传和现在服务能不能继续形成了冷笑话。
还有市场和政策的交错,《价格法修正草案》和相关监管正盯着平台和服务乱收费的问题,监管在高处喊话要保护消费者,但地面上大家还在为短期生存互相撕扯,厂商要挣钱,服务商要回款,车主要体验,三方的矛盾在这场断网和破产重整里暴露无遗。
说到车主该怎么办,先别慌,先看官方通告和能查询的服务状态,能付费的别急着交被迫的高价,先走官方渠道确认是否有“车主保障计划”之类的临时服务方案,其次留好合同、保修单和和车联网服务协议的截图,必要时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报备和咨询,最后考虑是否加入车主维权群体,集体行动的力量在很多纠纷里更能争取到临时解决方案。
现场听到的怨声里有人说“买车不是买了一堆空头支票嘛”,也有人担心自己二手车残值被斩到谷底,还有些主儿说宁愿放弃线上服务也要把车开着上班,这些选择都在发生,城市的早高峰里,堵车和互相埋怨从未消失,只不过这回多了断网带来的无奈和对平台信任的崩塌。
短时间内不会有奇迹,重整要走程序,供应商、债权人、法院三方面谈判才会有具体方案,车主的服务能不能被续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和服务商的谈判结果,法律条款和合同细节会被翻来覆去,谁也不敢保证全部功能能被保住。
街坊邻居那口气告诉你,风险早就埋在“超级智能、无限在线”的承诺里,今天的断网是提醒,也是一记耳光,想躲坑的人得学会把证据留好、把付款节奏拉在看得见的服务期里,别轻易买那种“终身服务包”承诺,至少要把合同写清楚停服的补偿办法和灾备方案。
这是一个公司、一堆债主、数千名员工和成千上万车主的纠葛,也是产业从信仰向商业化粗暴转换的缩影,场面尴尬又俗气,大家在吵架中寻找落脚点,没人乐意躺在被割的那头,但绕不过去的,是要把合同和证据捡齐,然后按规则走,别把情绪当成最后的筹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