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摩托车就像找对象,总是被外表骗进去,又被性格劝退出来。本田PCX160,这一看名字就很“进口”的选手,降价后打扮得更像是“国民老婆”,可惜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我虽然便宜了,但我还是那个你遥不可及的高冷女神”的气质——让人心痒,也让人心塞。
说是降了3000,定价19990。商家用这波操作告诉你: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最后你还是得掏2万多,税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割走你最后一丝幻想——让消费者在付款台上体验下高位截瘫的刺激。至于为什么160cc要购置税?很简单,政府最懂你,知道你喜欢“高性能”,所以高性能你得多交钱。这不,落地超过2万,一辆摩托车骑出了买汽车的感觉,除了速度慢点,别的啥都快了。
外观倒是本田一贯的审美,流线型带点未来感,像是会飞一样,但上路后你发现飞起来的其实是自己的手——40公里一小时的时候,高频振动把你手麻成了风湿门诊的急诊病人,握着把手像握着人生:僵硬而迷茫。骑了半小时,后视镜抖得像家里老电视机,下雨天一刹车,ABS突然弹手,差点没把人弹到医院抢急救号。厂商还真贴心,不给你惊喜,专给你惊吓。
说好的“eSP+水冷四气门发动机”?国内的广告词都提前说了:性能提升、油耗降低、舒适升级。结果是牛吹得太大,发动机却跟早高峰的地铁一样——热闹是热闹,就是不舒服。加速时音浪不止,粗糙声里夹杂着对工程师的质问: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活该倒霉?动力承诺、怠速稳定,这些听起来都像是专家说肥肉没脂肪,只适合报纸上画着看。
KYB氮气减震,体验后只想对设计师说:这碗鸡汤有点烫嘴。说是升级,其实就是碗里加了点盐,味道重了,对健康却没实际影响。减震在烂路上表现微妙:颠得不疼,但也绝不让你舒服,像小时候被老师打手心,力度刚好让你想家。仪表全彩TFT,想象里是科幻,现实中只能看个速度、油量,导航啥的连个酒驾地图都编不了,国产150早就能屏幕投屏了,大厂本田,反而比小厂还保守。看来自由虽好,还是需要方向指引,否则你导航导航导航,结果连家门口都找不到。
单通道ABS,2025年了还这么小气,是怕骑手钱多手不稳吗?2万块买回来,安全只到一半,雨天刹车ABS介入像古早直升机,一阵扰动,直接弹手提醒你:下次淋雨记得带手套。轮胎遇水,抓地力差点把我送进马路对面早餐摊,早餐摊老板一看我这身打扮:兄弟,要不顺便来个豆浆油条?厂商是想让你体验生活的多样性吧,把摩托骑成杂技表演,就是不告诉你杂技没保险。
牵引力控制(TCS)还要手动关闭,科技进步到这儿卡了壳,碰到非铺装路面,需频繁操作,感觉像老爸玩翻盖手机,操作麻烦,感情深厚。国产车都能智能识别,这车还留给我满满的参与感——骑着不卡手机,但卡人脑。
怎么说呢,储物盒设计得比我的钱包还迷。没有线孔,充电线只能像蛇一样搭在盒子外面。不充电手机没电,充了电盒盖合不上,一边骑车一边想:柜台那小姐姐是不是也觉得我专门买来练手的?说好的人性化设计,与实际体验间的距离,大概就是“你以为老板是来关心你生活的,其实是来检查你有没有偷懒”。
原厂风挡,号称拦风拦雨,实际效果,能拦得住你对青春的回忆,拦不住任何风。坐垫偏硬,屁股骑一小时就悲伤,凝胶垫成了刚需,本田是不是和凝胶垫厂家签了战略合作?这一波操作,感受到的不是舒服,是强迫消费。
骑了三个月,烦躁更比骑车多,恨不得马上换辆豪爵UHR150。买PCX160的冲动,就像青春期暗恋,把希望寄托在想象里,现实一打脸,立刻把脸翻了个面。国产车虽然没本田光环,配置反而更厚道,很多体验能给你实际的幸福感,而不是精神按摩。可是换车又怕上当,哥们,能不能给个建议?本田粉丝的心路历程,大抵就是:追星一时爽,骑车天天怨。
所以你说,本田到底是想给电动车界一个警告,还是想提醒我们,国产二轮其实才是骑行的未来?这车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钱不是花出去就能得到快乐,毕竟摩托惹气,你惹不起的时候,它反过来骑你。心疼我的钱包,和我慢慢麻木的双手。恋爱三年,也不如和PCX160骑三周,体验的全是磨合期。谁说买车不交智商税,买PCX160的我第一个不服。
但话又说回来,本田还是那个本田,偶尔让你恍惚觉得自己选对了,只是每次骑完都发现,“选对”不过是你自己的心理安慰,就像每次吃自助餐都安慰自己没亏,其实盘子里全是土豆,肉都在老板的后厨。摩托车就是这样一个事,买的时候精彩,骑的时候悲伤,卖的时候释然,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培养无敌自愈力。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梦想本田,现实豪爵。忠诚二字,往往被振动和ABS弹手打得七零八落。选车这事,讲究的不是信仰,是屁股和钱包有没有准备好接受冲击。2025款PCX160,降价之后依然傲视群雄,体验却让人大声呼救,真是买了个寂寞,到底值不值,得自己每天上下班用手麻和屁股痛慢慢体会。
万一哪天心态转变,还能安慰自己:反正都二十多万没了,剩下的一点丧和烦躁,都是可以买保险解决的小事。这年头,没事找自己麻烦,也算是养生。下次买车前,记得多看几家医院,不然骑完PCX,可能先要看骨科。把二十年的情怀,骑成了三个月的后悔,这也算是一种人生体验。建议豪爵UHR150?哥们,建议别太相信建议,毕竟建议是别人的,后悔是自己的。买吧,反正摩托这东西,买的人总后悔,卖的人永远高兴。
早知道本田这么振(痛)动,我当初还不如买辆电动自行车,至少手麻了还能顺便锻炼下意志。最后这篇流水账,就权当是写给未来的我:别太相信情怀,别把失望寄托在降价里,该来的手麻和屁股痛,总归不会缺席。现实骑摩托,不如骑共享单车,至少摔一跤有人扶。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