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红光闪过的瞬间,我以为要出事了!”9 月 5 日晚,贵阳龙洞堡机场的跑道上,厦门航空 MF8468 航班的乘客华女士盯着窗外发动机时,一道刺眼的红光突然划破夜空。紧接着机身猛地前倾,安全带瞬间勒紧胸口,客舱内尖叫声此起彼伏,碳陶瓷刹车盘与跑道剧烈摩擦的焦糊味透过通风口弥漫开来 —— 这是该航班中断起飞时的惊险一幕。
惊魂时刻:从加速到急刹的 300 米
当晚 7 点 55 分,本该准时起飞的 MF8468 航班(贵阳至杭州)载着 132 名旅客滑入跑道。据坐在靠窗位置的李女士回忆,地勤人员挥手示意后,飞机开始加速,“感觉像要冲破地面束缚时,突然听到右后方传来‘哐当’一声巨响,紧接着整个人被狠狠往前拽”。邻座乘客惊恐地告诉她,刚才看到发动机附近有火光闪过。
现场视频显示,飞机在滑行约 300 米后突然减速,右侧发动机部位闪过红色亮光,机舱内随即传出旅客的惊呼声。从事发至飞机完全停稳,塔台记录显示仅用时 12 秒。“扰流板瞬间展开,发动机反推装置发出巨大轰鸣,整个过程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李女士事后仍心有余悸。
应急处置:4 小时调机与 200 元赔偿
飞机停稳后,机组人员立即启动应急程序,通过广播安抚旅客情绪。贵阳机场同步启动 Ⅲ 级应急响应,8 辆消防、医疗救援车辆在 5 分钟内抵达现场。旅客们通过摆渡车返回航站楼后,工作人员发放了泡面和饮料,并告知将从厦门调派另一架飞机前来执飞。
厦航 6 日发布的声明称,事件系 “右侧发动机燃油泵压力异常” 导致机械故障,机组按程序果断中断起飞。公司连夜调派的波音 737-800 飞机于次日凌晨 2 点 55 分起飞,最终在 4 点 51 分安全抵达杭州,比原计划延误约 6 小时。每位旅客获得了 200 元现金补偿,但不少人表示 “比起赔偿,更需要心理疏导”。
专家解读:为何急刹是正确选择?
“机组的处置完全符合规范。” 民航安全专家王教授指出,当飞机速度未达到决断速度(V1)时,遇到安全隐患必须中断起飞,这是 “八该一反对” 原则的明确要求。现代客机配备的三重减速系统 —— 扰流板破坏升力、发动机反推产生阻力、碳陶瓷刹车盘制动,能确保在剩余跑道长度内停稳。
值得关注的是,该航班使用的波音 737 系列搭载了 2023 年推出的 “智能刹车控制系统”,可根据跑道湿度、载重等参数自动调节刹车压力,此次将中断起飞距离缩短了 15%。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航班正常率达 89.2%,机械故障虽占非正常航班的重要比例,但完善的应急预案能有效降低风险。
航空安全启示:从惊魂时刻到理性看待
对比 2018 年厦航 MF8667 航班在马尼拉机场因雷雨偏出跑道的事件,本次事件中机组的果断处置和航空公司的高效应对获得多数认可。厦航机务工程部总经理陈峰透露,目前正为全机队加装振动监测传感器,可将发动机故障预警时间提前 30 分钟。
业内人士提醒,乘客遇紧急情况应保持镇静,听从机组指挥。若看到发动机火光或听到异响,无需过度恐慌 —— 现代民航客机的单发失效仍能安全起降。此次事件中,正是因为机组严格执行程序,才实现了 “零伤亡” 的最佳结果。
你在飞行中遇到过突发状况吗?对于航空公司的应急处置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观点。# 航空安全冷知识# #厦航事件启示#
(本文数据及信息来源:厦门航空声明、民航局公开资料、乘客采访实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