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峰: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像一场热闹的武林大会,各大门派都在秀自己的独门绝技。增程技术这两年挺火的,不少车企靠它打出了名号,就像有人觉得“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让用户觉得方便,技术路线似乎没那么重要。但最近长城汽车却在这场大会上放了个“大招”,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魏牌全新高山预售发布会上直接放话“打死也不做增程”,这话一出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了块大石头,溅起不少水花。为啥别的车企都在往增程这条路上挤,长城却偏要反着来?这背后到底有啥门道,咱得好好唠唠。

穆峰: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有驾
图片取自网络

说起增程技术,其实很多人都不陌生。现在路上跑的不少新能源车,像理想、问界这些品牌,用的就是增程。简单来说,增程就像是给电动车背了个“充电宝”,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发电给电池,再靠电机驱动车轮。这样做的好处挺明显,技术门槛低,开发起来快,成本也能控制住,而且能解决纯电车的续航焦虑,用户不用频繁充电,加油就能跑,对那些充电不方便的人来说,确实挺有吸引力。但长城觉得,这玩意儿就像“偷懒走捷径”,看着省事儿,其实藏着不少毛病。

穆峰在发布会上说得挺实在,增程的能量传递链路太长了,中高速的时候效率特别低。啥意思呢?就好比你要把一桶水从一楼搬到三楼,增程是先把水提到二楼,再转到三楼,绕了路不说,还浪费力气。而长城的Hi4混联系统就聪明多了,能根据不同的路况智能切换动力模式。中高速的时候,直接让发动机直驱车轮,少了中间那一步,效率一下就提升了13%;高速爬坡需要劲儿的时候,还能通过档位调节发动机的负荷,又能比增程多提升15%到20%的效率。说白了,就是同样的油,Hi4能让车跑更远,更省劲儿。

有人可能会说,增程虽然效率低点儿,但用户体验好啊,干嘛这么较劲呢?这就得说到长城的“脾气”了。长城一直有点“轴”,喜欢在技术上死磕。你想啊,现在市场上增程车型越来越多,大家都走这条路,长城偏要另辟蹊径,搞更复杂的混联技术。这就像班里考试,别人都用简单方法解题,虽然能得分,但长城非要用更难的方法,算出更精准的答案。为啥?因为他们觉得,真正的技术突破就得下苦功夫,不能光图省事儿。你看现在有些车企,靠增程快速占领市场,销量蹭蹭涨,但长城觉得,从长远来看,效率低的问题早晚会暴露出来,用户开久了就会发现,看似方便的增程,其实在油耗、动力上都有短板,尤其是跑高速的时候,发动机光发电不驱动,动力储备不足,超车都费劲,体验感就下来了。

那长城的Hi4混联系统到底行不行呢?其实他们早就开始布局了。前几年,当别的车企忙着推增程车型的时候,长城就在研发这套系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这套系统的核心就是“多模驱动”,低速时用电,省油安静;高速时发动机直驱,动力足效率高;爬坡或者急加速的时候,电机和发动机一起发力,爆发力强。就像一个全能选手,不管是平路、山路还是高速路,都能应对自如。而且,因为减少了能量传递的环节,电池的负担也轻了,寿命更长,维护成本也低。对于用户来说,虽然一开始可能觉得增程更方便,但真正用过Hi4的人就会发现,这种“硬核”技术带来的体验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经常跑长途、对动力有要求的用户,Hi4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现在长城放出“打死也不做增程”这句话,其实也是一种表态。在这个快节奏的市场里,很多车企都想着快速变现,怎么简单怎么来,而长城却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这就像有人喜欢吃快餐,方便快捷,但也有人愿意花时间做一桌好菜,讲究个色香味俱全。长城就是后者,他们相信,用户最终会明白,真正好的技术不是将就,而是追求极致。当然,这条路肯定不好走,毕竟增程已经有了不少忠实用户,市场接受度也高,长城要改变用户的固有观念,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勇气,敢于在一片红海里寻找蓝海,敢于坚持自己的技术理念,不随波逐流。

穆峰:长城汽车打死也不做增程!-有驾
图片取自网络

长城“打死也不做增程”这件事,说白了就是一场关于技术路线的“豪赌”。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里,选择增程就像跟着大部队走大路,虽然稳妥但可能拥挤;而选择Hi4混联,就像独自开辟一条小路,充满挑战却可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其实,市场从来都不缺跟风的企业,缺的是敢于创新、敢于坚持的“倔脾气”。就像老话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长城现在下的苦功夫,说不定就是未来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有人可能觉得,技术路线之争没啥意义,用户只要觉得好用就行。但反过来想,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的技术路线,有了车企之间的“较劲”,整个行业才能不断进步。如果大家都扎堆做增程,没人去研发更高效的混联技术,那市场就会变得单一,用户的选择也会变少。长城这一次的“固执”,其实是给行业提了个醒:技术创新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更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就像一场马拉松,一开始跑在前面的人不一定能笑到最后,关键是看谁有更持久的耐力和更正确的方向。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当然希望车企们能多在技术上花心思,少在营销上玩套路。不管是增程还是混联,只要能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带来更好的体验,就是好技术。但我们也需要像长城这样敢于说“不”的企业,他们的存在让市场更有活力,让技术路线更多样,也让我们相信,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还有人愿意沉下心来做技术、做产品。

说到底,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最终还是技术的竞争。增程也好,混联也罢,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合不适合。长城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或许会面临不少挑战,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车企在技术研发上的决心和野心。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企业,带着“打死也不将就”的劲儿,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越跑越远,为咱们消费者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毕竟,只有当企业真正把心思放在技术创新上,这个行业才能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