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摊牌了。最近车圈给我的感觉,就是一群杀疯了的狼人,在玩一局没有上帝的狼人杀。每个人都顶着预言家的身份,然后互相刀。广汽传祺最近整的这个向往S9,就是最新一位跳起来自爆的狼人,而且是绑着一整套华为牌C4跳起来的。
这事的起因很简单,就是现在的家庭结构变了,二胎三胎一多,全家老小出门,五座车就像个压缩毛巾,看着大,一用就发现根本不够塞。于是六座SUV和MPV就成了新刚需。但问题来了,这个赛道上,问界M8和理想L8这些优等生,一个个都摆着一副高冷的面孔,价格动不动就往35万以上捅。它们的意思很明确:想体面,就得加钱。它们在蛋糕上插满了蜡烛,就等你吹。
这时候,传祺S9出场了。它干了什么?它没有去吹蜡烛,甚至没有去抢蛋糕。它选择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25.99万,六座,插混,最关键的是,它身上纹满了华为的图腾,从鸿蒙座舱到那个据说能让三体人看了都气活的乾崑ADS 4 Max。
这就叫掀桌子式竞争。什么叫掀桌子?就是我不跟你玩那些虚的,什么用户共创,什么品牌温度,什么生活方式。我的逻辑非常简单粗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价格战的蛋糕端走了,那传祺S9就是连桌子上的餐具都没给友商放过。
我们先看这套装备,讲真,我第一次在4S店摸到这车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魔幻感。27寸的HUD,15.6寸的中控大屏,后排还有一个从天而降的17.3寸娱乐屏。我作为一个油腻中年人,看到这些屏幕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颈椎病要犯了。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有。在今天的市场,有,就是正义。多,就是牛逼。大,就是真理。你管它用不用得上,反正配置单拉出来,密密麻麻,看着就让人有安全感。
内饰全是软的,Nappa真皮座椅恨不得给你武装到牙齿,加热通风按摩全家桶,而且是前两排雨露均沾。副驾那个零重力座椅,我躺上去试了一下,感觉灵魂都快出窍了,那一瞬间我甚至原谅了我的老板。这种体验,以前你得加钱,加很多钱,现在传祺告诉你,不用,交个朋友。
这种行为艺术,你不能用传统的商业逻辑去理解。你必须用修仙小说的世界观来看。理想和问界,就是名门正派的内门弟子,修炼的是正统功法,一步一个脚印,讲究根基扎实,气度不凡。而传祺S9,就是那个不知道从哪个山崖底下捡到一本上古魔功秘籍的野小子,上来就是天魔解体大法,燃烧精血,强行把修为提升到元婴期,然后对着所有名门正派喊:来啊,互相伤害啊!
这套魔功的核心,就是华为。鸿蒙座舱的流畅度,讲真,跟手机没啥区别,属于用了就回不去的那种。最骚的是那套华为乾崑ADS 4 Max,一颗192线的激光雷达顶在脑门上,像二郎神开了天眼。在广州的环城高速上,我开了辅助驾驶,那感觉就像是你把身体借给了某个AI大佬,它开得比我还稳,加塞狗在它面前就是个笑话。
这时候,反技术崇拜的思维模型就得上线了。诶,你别看它参数这么牛逼,又是激光雷达又是高精地图的。我告诉你,所有自动驾驶技术的最终归宿,不是干掉特斯拉,而是要在马路上能成功预判“老头乐”的走位。你那个AI算力再强,能算出老大爷今天早上是左脚先出的门还是右脚吗?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得变成行车记录仪,记录你“全责”的每一个瞬间。所以,这些高科技,本质上是一种信仰充值,让你觉得你很安全。但能过,就是能过。不能因为可能会遇到神经病,就放弃治疗,对吧?
再说回竞争。传祺S9这种“自爆”式打法,其实非常光棍。因为它很清楚,在25万这个价位,没人跟你谈品牌玄学。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谈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内饰,他会跟你讲“极简主义”和“马斯克改变世界”。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25万的家用SUV市场不是这样的。这里没有信仰,只有算计。这里的用户,是拿着计算器在看车的。我作为一个真的需要考虑全家老小出行的人,我的需求很朴素:空间大不大?座位舒不舒服?娃在后排哭不哭?一公里合几毛钱?你跟我扯那些没用的,我只会觉得你这人有点不实诚。
传祺就是悟了,彻底悟了。它把所有能给的,不能给的,一股脑全塞进去了。你看它的能耗数据,纯电能跑个200公里,日常通勤就是个电车,一公里不到一毛钱。我特意算了下,在广州早高峰那种蠕动路况下,一个月通勤能比竞品省下……诶,11块钱。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计算可能有点蠢。但省,就是省。这种心理按摩,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这车也不是完美的。为了把成本压到这个变态的程度,它必然有取舍。比如第三排,我178cm的身高坐进去,感觉自己像个被折叠起来的压缩饼干,短途应急还行,长途就是上刑。后备箱在六座模式下,也就放俩登机箱,多带一包尿不湿都得放脚底下。还有,它没有外放电,没有二排冰箱。
你看,这就是它鸡贼的地方。它把所有你看得见、摸得着、能在配置单上体现出来的地方,全部拉满,拉到溢出。而那些“有了更好,没有也行”的功能,就果断砍掉。这是一种极其精准的刀法,刀刀都砍在用户的G点上。
所以,传祺S9到底是个啥?它不是一辆车,它是一个宣言。它在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向整个30万以上的六座SUV市场宣布: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我可能不会活得很好,但我保证,你们会活得很难受。
最终,用户会怎么选?很简单。如果你有品牌信仰,追求那种“我知道我买贵了但我高兴”的玄学体验,那理想和问界依然是你的归宿。但如果你的预算就卡在25万,家里有俩娃俩老人,你对车的需求就是个可靠、能装、配置高、用起来省钱的“移动工具”,那你绕不开这台车。
它就像一个没有感情的参数聚合体,一个把“性价比”三个字刻在脑门上的终极卷王。它可能没有那么多故事可讲,但它能实实在在地解决你生活中的问题。这就够了。在当下这个所有人都在拼命活下去的时代,解决问题,比创造梦想更重要。
妈的,太重要了。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