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车圈儿里有件新鲜事儿,正巧撞在我心坎儿上。
蔚来和乐道,这俩牌子如今销量合算,你猜怎么着?
周榜单上,硬生生挤进了前五!
这就有趣了,长安那边的深蓝和阿维塔,如果也这么一合计,能排到第几?
销量数据,就像是《世说新语》里人物的品评,最能说明一个车企的真本事。
上周,蔚来公司将蔚来和乐道加一块儿,六千六百多辆的成绩,把小鹏甩在了后面。
而我们把目光转向长安:深蓝周销量四千四百多辆,阿维塔两千三百多辆,两厢叠加,足足六千八百多辆!
这数字一亮出来,便超越了蔚来,同样稳坐了第五的交椅。
这么看,长安旗下的这两个新能源品牌,发展势头确实不俗。
---
阿维塔:高端市场的“一匹黑马”
咱们先聊聊阿维塔。
这车一坐进去,那股子高级感便扑面而来,仿佛步入了《红楼梦》里大观园的精致所在。
内饰的用料讲究,座椅触感温润,缝线细致入微,每一处都透着精工细作的考究。
中控布局别致,按键操作起来,回馈的力度恰到好处,每次触碰都让人心生愉悦。
车身外观线条流畅,动感十足,阳光洒在金属漆面上,光影流转,如同一块打磨精良的宝石,耀眼而内敛。
数据显示,阿维塔四月销量破万,平均售价接近三十万。
这价位,瞄准的正是理想汽车。
理想四月卖了三万多辆,平均售价也三十一万出头。
两车均价相差不大,在估值时,我觉得略微调整更为妥当。
四月销量,阿维塔约是理想的三成;到了上周,略有波动,也维持在理想销量的四分之一强。
综合考量市场动态,我们权且将其销量按理想的三成来估算。
理想汽车当前市值两千多亿港元,阿维塔按其销量的三成计算,再略作九折调整,其估值大约六百三十多亿港元。
这组数字,无疑印证了阿维塔在高端市场策略的稳健,其未来发展,可期。
---
深蓝汽车:性价比“卷王”的逆袭
接下来,我们聚焦深蓝汽车。
这个品牌,定位更趋于大众,走的是“物有所值”的路线。
但即便价格亲民,深蓝在驾驶体验上却毫不含糊。
轻点油门,动力瞬间释放,推背感说来就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向前推动。
刹车脚感扎实,制动力释放均匀,即便在紧急状况下,也能给予驾驶者足够的信心。
车内隔音效果也令人满意,外界的风噪几乎被隔绝,发动机的声音也低沉有力,整体驾驶感受平稳。
深蓝汽车四月销量接近两万辆,平均售价十六万多。
这个价格区间,直接对标的是零跑汽车。
零跑四月销量两万八千多辆,平均售价十四万多。
深蓝的平均售价略高于零跑,这并非偶然,而是其产品内在品质的一种体现。
销量方面,四月深蓝是零跑的六成多,上周数据也接近六成。
因此,我们便按深蓝销量为零跑的六成来计算。
零跑汽车目前市值七百多亿港元,深蓝按其销量的六成计算,再考虑到其较高的单价,给予一个一点一五倍的系数加权。
这样一算,深蓝汽车的估值大约在五百三十多亿港元。
这般成绩,表明深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确实实杀出了一条路。
---
长安的“新”与“旧”:这局棋,妙手频出!
将阿维塔和深蓝的估值相加,总额突破了一千一百亿港元!
这个市值,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无疑是块响当当的招牌,其体量甚至与长安汽车的整体市值不相上下!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不正说明,长安与华为的这次强强联手,在短短数年间,便在传统长安之外,硬是“再造”了一个新长安吗?
这盘棋,走得实在高明!
一个老牌的汽车制造企业,面对新能源浪潮的汹涌,没有选择固步自封,而是积极求变,大胆尝试,甚至不惜与新兴势力携手。
这份魄力与远见,令人赞叹。
这不仅仅是打造出两款颇具竞争力的电动车型,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为传统车企的转型升级,开辟出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所以,归根结底,这桩桩件件都在告诉我们:汽车行业,没有一成不变的霸主,唯有不断创新,顺应时代潮流,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那些嘴上喊着“狼来了”却迟迟不动的,最终难免被市场淘汰。
而像长安这样,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拥抱新技术的企业,才能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话说回来,蔚来和乐道合并销量,这背后是深思熟虑的策略,抑或是无奈之举?
长安深蓝和阿维塔的“合璧”,是蓄谋已久的布局,还是不期而遇的惊喜?
这其中,又蕴藏着多少车企的深层考量与宏大战略呢?
作为寻常消费者,我们所看重的,无非是“物有所值”和“用着舒心”,至于资本市场那些精妙的运作,大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说,这汽车行业,是不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