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2025年这个开局,属于是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什么情况?一边是新能源车企在那儿互相“开席”,今天你降八千,明天我直接送全套家电,卷得跟压缩毛巾似的,恨不得把方向盘都给你换成纯金的;另一边,嘿,燃油车那个“老东西”居然诈尸了,销量Duang一下反超了,就问你怕不怕?
这事儿吧,开局就透着一股子魔幻。新能源这帮兄弟,已经不是内卷了,是直接开启了修仙模式,要么渡劫飞升,要么当场成盒。之前大家还讲点武德,搞点技术发布会,弄几个PPT,吹一吹800V高压平台,什么城市NOA智驾,听着跟哆啦A梦的任意门一样。结果呢?现在全给你干到十几万的车上,突出一个“不务正业”。以前是小米把蛋糕端走了,现在是大家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谁都别吃了。价格战打到最后,五万块买个电车,你开回家都觉得心虚,生怕开着开着方向盘自己飞了。
但问题来了,这么一通发疯,销量增速反而拉了胯。反观燃油车,那帮“守旧派”啥也没干,就坐在那儿嗑瓜子,看着这群雷电法王互相比谁的电更多,然后销量“噌”一下上去了。尤其是10万块以下的入门市场,那简直是燃油车的金钟罩铁布衫。你插混不是牛吗?你得背着发动机又背着电池,两套班子两份成本,怎么降?人家油车那套祖传菜谱用了几十年,成本控制得死死的,造一辆车跟下碗面条一样简单。你跟它拼价格,属于是自断经脉。
就拿SUV那个市场来说,简直是典中典。星越L这种纯烧油的莽夫,一个月卖的量,比人家宋DM一大家子加起来都多。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大多数人,尤其是我们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买车的核心诉求是什么?是省心,是确定性。我需要的是一个工具,一个能保证我今天从A点到B点,明天还能从B点到A点的工具。我不需要它会自己开,也不需要它能唱歌跳舞,我甚至不需要它能省多少油钱。
说到这里,我作为一个真的被新能源坑过的用户,就必须得说两句了。你们天天吹的那些自动驾驶,什么城市NOA,听着是挺666。但真正的自动驾驶之王在哪里?在山东,在河南,在那些开着老头乐横冲直撞的大爷身上。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比什么激光雷达都好使。我们的路况,是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混沌系统,你拿实验室里那套逻辑去套,坏了菜了,早晚得出事。
还有那个补能焦虑,别跟我扯什么充电桩突破1000万台。讲真,我小区楼下那个赛博许愿池,一年了就没见好过,天天停个油车占着。一到节假日上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面排的队,比环球影城的威震天都长。这时候你看着旁边加油站三分钟加满油扬长而去的油车,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是一种被时代洪流欺骗了的愤怒。更别提那个保值率,三年腰斩是基本操作,换个电池的钱能再买辆新车。这玩意儿哪是买车,这是请回来一个爹。
所以,你看,很多事情的逻辑就通了。为什么奔驰这种车,内饰被喷成狗,动力也就那样,但还是有人买?因为人家卖的不是车,是那个标,是一种“我开奔驰”的信仰。为什么特斯拉降价了大家还觉得香?因为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种科技宅的极客范儿,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但绝大多数十几万块的家用车用户,他们不搞什么品牌玄学,他们就是纯粹的民粹主义,谁便宜、谁方便、谁不出幺蛾子,就买谁。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企比喻成修仙好像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妈贴切。现在新能源车企的问题,就是太想“飞升”了,天天想着怎么用一些花里胡哨的法术去秒杀对手,结果忘了修仙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筑基,是把根基打牢。电池技术、补能网络、售后服务,这些才是你的“气海”和“丹田”。根基不稳,你法术再炫酷,一阵风过来就给你吹散架了。
所以燃油车这次反超,压根不是什么趋势逆转,它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扇在了所有狂飙突进的新能源车企脸上。它在说:嘿,醒醒,别整那些虚的了,先回来把用户的基本问题解决了行不行?市场不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至少不完全是。最好的手段也不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而是你踏踏实实地把菜做好,让大家吃得舒心。
说到底,不是油车有多牛,纯粹是电车的部分玩家把自己玩瘸了,属于是自废武功。别再跟我说什么高质量替代了,什么时候我开电车回一趟三百公里外的老家,中途不用规划去哪个服务区跟人抢充电桩,什么时候这事儿才算真的成了。但能过,就是能过。这才是最朴素的真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