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越来越“自由”,车主越来越“抠门”

在全球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浪潮中,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市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充换电市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环节。

 基于车联网平台新能源汽车上险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0月,我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8430辆,同比增长41.64%。根据江苏省新能源充电设施政府监管平台数据,截至2024年11月,我市活跃的规模充换电运营商共13家,城市公共充电站数量346座,交直流充电枪总数为2840把。

充电越来越“自由”,车主越来越“抠门”-有驾

充电越来越“自由”

“单位停车场就有充电站,挺方便的,充满电大概50元左右。”市民王诗晗告诉记者,她去年8月份入手新能源汽车,当时综合充电成本、方便程度等因素考虑,没有安装家用充电桩,这大半年就近充电的体验感总体不错,“高速服务区充过电,带孩子去过乡村游,充电也挺方便,目前为止没出现过充电焦虑。”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23年,我市就制定了《镇江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合理,车桩协调、充换结合、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当年年底,我市进一步出台《镇江市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我市已基本构建起了覆盖市区及部分周边区域的充电网络基础架构。

在这张充电网中,国网e充电站是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春运期间,在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的同时,镇江供电公司累计对315台公用充电桩实施升级改造,将老旧充电桩500伏和750伏的电压提高至1000伏,提高充电适配度。

镇江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2月底,镇江供电公司就完成了32台高速充电桩升级改造,充电功率由120千瓦升级为160千瓦,“以一辆50千瓦时电量的‌新能源汽车为例,充电桩功率提高后,充满电的时间平均缩短10分钟‌,效率提升35%。”此外,今年春运期间,镇江供电公司还在高速服务区增派应急充电设备,进一步缩短车主充电等待时间,让返乡路途更通畅。

车主越来越“抠门”

从起初的出门“里程焦虑”,到如今随到随充的“充电自由”,新能源车主们亲身经历了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另一个变化也在悄然发生。

“我和朋友经常开玩笑说,自从开上电车就变‘抠’了,什么时间充电,都会精打细算。”车主祝女士告诉记者,如果用家用充电桩,她一般会在APP预约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充分利用谷电,这样每度电能便宜0.2元。即使是在公共充电站,也会预估好车辆使用和掉电情况,尽量在谷时充电。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分析,在充电时间引导方面,我市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和激励措施,夜间低谷电价的优势还可以充分挖掘,平衡充电资源在不同时段的利用效率。“如果白天用电高峰时段大量使用充电桩,夜间低谷时段大量充电桩闲置,电力资源浪费严重。这种充电时段的供需错配不仅加剧了高峰时段的充电压力,还影响了整个电网的负荷平衡和稳定性,增加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和潜在风险。”

因此,在基于大数据开展智能布局规划的同时,后续我市将制定出台充电引导政策,引导车主科学规划充电时间,提升夜间充电的比例,实现充电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鼓励企业和运营商引入智能充电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电网负荷状态、充电桩的使用详情以及车辆的充电需求,依据监测数据对充电过程进行智能化调控。(朱婕 夏甜静)

来源:今日镇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