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不少人都注意到一个挺明显的变化:以前那一排排物理按钮,正被越来越大的中控屏给取代。一些新势力造车,恨不得把所有操作都搬进一块屏幕,哪怕开个窗户都得先点开个二级菜单。这种设计看着好像“科技感拉满”,可真的好用吗?宝马最近就给出了自家的答案,而且用了挺靠谱的理由——他们真的是拿着数以百万计的数据点细细琢磨了一下,然后说:物理控制旋钮,尤其是音量旋钮,还真不能丢。
咱们不妨想几个问题,都是坐车开车的朋友平时会遇到的。首先,为什么触屏会流行?用的人多吗?为啥有司机反倒念念不忘那几个实体旋钮?难道宝马这是“保守复古”,故意和潮流唱反调吗?再仔细追问一句:我们究竟要科技感,还是要便利和安全?这事其实很值得琢磨琢磨。
先说说大部分厂商为什么都喜欢上了一块大屏。实话实说,里面的考量很简单。第一,科技感营造。屏幕越大越亮、界面越炫,视觉冲击力摆在那儿,消费者以为是“科技豪车”,厂家包装也方便。第二,降低成本。那些本来一堆按钮的地方,换成一块触摸屏,后期升级维护省事,线束和物料成本说不定还能下降一截。第三,可玩性高。后期OTA推送几个新功能,界面推一推就能创新,随时更新让人觉得车永远有新鲜感。
可是,使用体验真就变好吗?对老司机来说,不见得。想象那种高速公路上一边开车一边找界面开空调的场景,真是闹心。一些设计师可能沉迷于炫酷UI,却忘了开车这事儿本质是高强度、多任务的、涉及生命安全的活动。你分心半秒,后果可能就很严重。
这时候再看物理按钮的好处。熟悉感,实用性直接拉满。比如音量旋钮,一摸就能找到,甚至习惯以后不用低头看。调大小、降静音都在指尖“盲操”,完全不用离开方向盘视线。别看是个小细节,难度还真就在细节上。很多客户图的就是这种安心。而且,遇到紧急情况时,越复杂的操作越要简单直观。一键静音或者降窗,你用触屏可能还要点几下找准界面;实体按键可就一步到位。没人愿意在关键时刻错按菜单,错过最佳处置机会。
宝马这次的研究倒是挺有意思。他们不是凭空拍脑袋,而是真实采集了全球1000多万辆车的实际使用数据。比如发现CarPlay地图用得没我们想象中多,但音量旋钮无论何时都是高频需求。就算只是调静音,很多人也还是喜欢用旋钮。数据出来后,他们的结论很果断:就算只为了静音也好光有按钮还不够,还得有可调的旋钮。说白了,按钮带来的调节过程和控制感是触屏怎么学都学不来的。
再说窗户、后视镜这些常用控制件。想象下雨天开车要开关窗、或者倒车需要快速调整后视镜,如果你还要在屏幕菜单里东点西戳,你敢说不会着急上火?宝马高管就明说了,不认同“全触屏”方案,认为这些真正“老炮”机械接口不能丢。不是怕落后于时代,而是“用实际数据说话”。
这里其实反映了一个挺重要的问题:科技潮流到底是怎么决定的?是不是厂商觉得“好看”“潮流”就拼命推陈出新,反正消费者也说不出什么更好的,不如让他们慢慢习惯?但技术创新本应该服务于人,而不是单纯追求噱头。触屏虽然能带来不少新的体验感,但是一味压缩物理控制,没考虑实际驾驶需求,那是本末倒置。某种程度上,宝马的坚持体现了一种对用户负责、对技术趋势做“减法”的冷静——不是什么功能都值得被革新,也不是每种便捷都能用炫酷来替代。
现在的“创新”,有时候确实有点像生搬硬套。以前手机按键机流行,智能机出来手机厂商也一窝蜂全都往全触屏走。结果后来有多少人吐槽触屏误操作,呼吁物理键的“复兴”呢?还是那个道理,物理键的反馈和长期熟悉的可靠性,是屏幕滑动难以替代的。不信你问问身边的老司机,没几个开车愿意在高速公路上一边刷菜单一边点按钮的。
另外,得承认用户本身是有惯性的。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变革,尤其在习惯已经养成之后。宝马这种老牌车企吃透了主流用户的行为习惯,再考虑“微创新”去迭代,而不是一下子推倒重来,这其实更靠谱。因为技术不是越新越好,合适最重要。汽车不是家用iPad,它载着你我出行,要求安全、稳定、好用、可靠,这些才是基础分。没有这些,所有“未来感”分数都得打折甚至归零。
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每个人对车的控制都离不开视觉辅助,每一个操作都得盯紧界面的响应,那是不是反而是效率和安全的降低?科技产品当然要人机结合,但更先进的人机结合,不是强迫人全程紧盯操作屏幕。应该是人可以更自由地把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地方——比如路况,而不是盯着设备本身。
宝马重申物理按钮的重要性,其实突出了一个观念——技术进步本质服务于人性。什么是“以人为本”?不是屏幕堆得多大多炫,而是解决实际需求,少打扰使用者,大大简化繁琐。冷静点看,大屏改良没错,提升交互效率没错;把最关键场景下最常用的几个按键保护下来,也肯定没错。车内永远需要一些踏实可靠的机械接口,这既是人性需求,也是良心企业的底线。
当然了,有了数据支撑,企业也会更自信地做选择,而不是被新势力或者流行引导一路奔着极端去。螺丝钉该留就留,旋钮该转就转,对得起基本工艺,对得起多年用户习惯,这才是真正的产品设计之道。
所以我看宝马的这一番表态,不是简单的“怀旧”或者“顽固”。这其实是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是对复杂科技时代里最朴素需求的一种尊重。新东西可以尝试,但旧的好东西也不能随便抛弃。以后开车,咱们到底要“看上去很炫”,还是“用起来护命”?你说,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该给谁来回答,其实不用多讲。一切创新,归根结底要回到‘好用’和‘安全’这条老路上。汽车可以很智能,但不该舍本逐末。宝马这次,是站对了队。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