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咱们熟悉的那个奇瑞汽车,就是以前造QQ、瑞虎系列,给我们印象一直是勤勤恳恳、性价比高的那个牌子,突然间搞了个大动作,推出了一款叫风云T11的新车。
这车后来正式的名字是星途星纪元ET,属于奇瑞的高端系列。
这车一亮相,可把大家给惊着了,为啥呢?
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而且配置高得有点让人不敢认,关键是价格,直接冲着三十万这个级别去了。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了嘀咕: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奇瑞吗?
它这么做是底气十足,还是有点冒险了?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首先,咱们得说说这台车到底有多“大”。
最初传出来的消息说,车长超过了五米一,轴距也达到了三米一,这个尺寸是个什么概念呢?
基本上就是跟理想L9、问界M9这些市面上顶级的家用大SUV一个级别的了。
虽然最后量产的版本尺寸稍微小了一点,车长接近五米,轴距三米,但它依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家伙”。
奇瑞为什么要造这么一台大车?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准了现在的市场需求。
这几年,国内的家庭用车观念变了,很多人买车不再是只求一个代步工具,而是希望车能像一个“移动的家”,要能装下一家老小,出门旅游、周末郊游都能舒舒服服的。
理想汽车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一下子就火了。
奇瑞作为老牌车企,当然也看到了这个机会,所以它这次出手,目标就非常明确,就是要用一个足够大的空间,来满足大家庭的需求。
为了撑起这个大空间,它还用了很好的材料,比如钢铝混合的车身,既保证了安全,也控制了重量。
但是,车子大了,里面的细节是不是也跟得上呢?
这就引出了一些争议。
比如,有人提到,这台车为了保证第二排座椅的舒适性,中间留出来的过道宽度大概只有18厘米左右。
这个宽度,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想要轻松走到第三排去,可能就有点费劲了,特别是身材稍微壮实一点的爸爸们,转身都得小心翼翼。
相比之下,有些同级别的车,就把第二排中间设计成了平坦的通道,走动起来就方便多了。
还有第三排的空间,据说为了给底下的零件腾地方,乘客放脚的地方高度不太够,如果长时间坐着,脚可能会不太舒服。
这些细节虽然小,但对于一台主打家庭舒适的六座车来说,却直接影响到使用体验。
这可能也说明,奇瑞在打造这种顶级豪华家用车的经验上,还有需要继续打磨的地方。
再来看看车里的配置,最吸引眼球的,绝对是中控台那块巨大的一体式屏幕,足足有30英寸,几乎横跨了整个仪表台,边框还特别窄,点亮之后科技感确实没得说。
现在的新能源车,没一块大屏幕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奇瑞这次直接给“拉满”了。
开车的人看导航,坐副驾的人看电影,互相不影响,这体验确实很棒。
不过,这么大一块屏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有工程师私下透露,在测试的时候,如果夏天太阳光直射,这块屏幕的表面温度可能会升得很高,甚至能达到六十多度。
这就不光是烫手的问题了,大家也会担心,长时间高温会不会影响屏幕的寿命,会不会出现鼓包或者死机的情况。
另外,关于车里的音响,宣传的时候说是配了23个喇叭,听起来像个移动的音乐厅,但有细心的人发现,实际车上装了21个,还有两个是预留好了位置,但没有装喇叭。
厂家的解释是方便以后升级,但对于花了三十万买车的消费者来说,心里可能还是会觉得有点小小的别扭,感觉像是买了个“期货”配置。
聊完了看的和坐的,咱们再聊聊开起来怎么样。
这台车用的是现在很流行的增程技术,简单说就是车里有一台1.5升的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发电机一样,给电池充电,然后用车里的电动机来驱动车。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电动车的安静、平顺和提速快的优点,又没有里程焦虑,没电了加油就行。
官方说这车加满油、充满电,能跑1400多公里,这个续航能力确实很厉害。
它的加速也很快,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要五秒多。
但是,为了实现这个漂亮的加速成绩,背后其实也做了一些取舍。
据说为了让动力更强,工程师把后轮电机的动力输出调得更大了,但这样一来,电机的外壳也需要做得更厚实来保证安全,结果就稍微挤占了一点点车内空间,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三排脚部空间问题。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性能”和“舒适”之间的平衡。
对于一台主要给家庭使用的车来说,是追求零点几秒的加速快感更重要,还是让坐在第三排的家人更舒服一点更重要?
这可能就是不同消费者有不同看法的地方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价格。
这台车最终的定价,覆盖了二十多万到三十多万的区间。
这个价格一出来,就意味着它要直接面对市场上最激烈的竞争。
它的对手都是谁呢?
有卖了很久、口碑很好的吉利星越L增程版,价格更亲民;还有比亚迪的唐DM-p,不仅性能强,还有越野能力;更不用说理想这个级别的标杆了。
奇瑞敢把价格定到这个位置,它的底气在哪里?
说白了,它赌的是自己的技术实力。
奇瑞一直被大家叫做“理工男”,就是因为它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上,确实有很深的积累。
它这次是想告诉市场,我奇瑞不光能造好开不贵的国民车,也能造出技术领先、品质优秀的高端产品。
这背后,其实是整个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的一个缩影。
我们不再满足于只在低价市场竞争,我们也有了和世界一流品牌掰手腕的雄心和能力。
当然,风险也很大。
首先,消费者认不认这个品牌溢价?
大家愿不愿意花三十万买一台奇瑞的高端车,这需要时间来建立信任。
其次,服务能不能跟上?
买车只是一方面,后续的保养、维修是不是方便,网点够不够多,这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如果服务体验跟不上产品的定位,那口碑就很难立起来。
所以说,奇瑞这一步走得非常大胆,能不能成功,关键就看第一批车主的真实反馈了,他们的续航怎么样,车机系统好不好用,OTA升级快不快,这些都会直接决定这台车的命运,也关系到奇瑞这个老牌车企在新能源时代能不能成功转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