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口19.2亿到惨败越南,击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而是人性之恶

回到大约2000年前后,走在越南的大街上,你随便拦辆摩托车,十有八九都是“Made in China”。那时候中国的摩托车有多厉害?1998年中国的摩托车出口额只有1.2亿美元,到2005年猛增到19.2亿美元,占了越南市场的80%。但现如今,再回头看看,早已看不见中国摩托的身影了。

从出口19.2亿到惨败越南,击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而是人性之恶-有驾

那会儿中国摩托车卖得特别便宜,一辆125cc的跨骑车,国内价格才5000块,到了越南还跳水,连砍价都不止。越南人排长队抢着要买,销售点门口凌晨四点就有人打地铺预订金,场面热火朝天。

越南本土的牌子刚刚露头,就被中国车一顿“踩在地上摩擦”嘛,质量差不了多少,但价格低三千,配置多了三个,差距也就这么点。

谁能想到,仅仅十年时间,剧情就搁个大转弯,变了个样儿。

从出口19.2亿到惨败越南,击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而是人性之恶-有驾

2015年前后,越南摩托车市场调查里,中国品牌一度进入前十,但很快就掉出去了,排名滑到后面去了。日本的本田、雅马哈再次拿下了60%的市场份额,连越南本土的“VinFast”这种新崛起的品牌都开始争夺市场份额。

曾经被中国车挤得快倒闭的越南一些小厂,现在倒过来学中国车的“低价战术”,在低端市场和国内剩余的几家中国品牌死磕到底。

很多人都觉得,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失利,是被日本品牌的“技术优势”给压倒了。

1998年的时候,本田的发动机技术确实很牛,但中国的车企也不是省油的灯,像重庆宗申、力帆、隆鑫这些厂家,早就把日本的发动机拆来拆去,仿制的发动机在动力参数方面,能跟本田那些经典款平起平坐啦。

真正让人受伤的是,我们自己把“性价比”变成了“偷工减料”的挡箭牌。

从出口19.2亿到惨败越南,击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而是人性之恶-有驾

2003年可以说是个分水岭,那时候越南的摩托车销量每年都在涨20%,而中国市场却渐渐走向饱和。为了争夺越南那块蛋糕,国内的车企也跟着拼出了新高度。

你卖三千,我就给你卖两千八;你降一百,我就降两百。

到了价格战的尾声,成本低得离谱,原本用10号钢的车架,变成了5块钱一块的薄铁皮;刹车线从10股铜丝缩减到3股,连机油壶都用了回收的塑料,随便灌点劣质机油都敢往外售。

从出口19.2亿到惨败越南,击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而是人性之恶-有驾

南方人现在买国产车,第一想法就是“能跑两年不散架就挺过瘾了”。我当年卖车时还拍着胸脯保证“保三年”,可如今修理铺的师傅一见到国产车就摇头叹气,你那车架薄得风一吹都变形,换个零件甚至比买辆新车还贵,真是让人头疼。

更让人生厌的是“窝里斗”,国内车企为了抢订单,互相拆台变成了常态。你找越南代理商,我就打点钱让对方撕毁合同。你搞促销送头盔,我就送机油,再加个所谓“免费上门维修” (其实根本没有这回事)。

最搞笑的是某大厂嘛,听说竞争对手要推出“电启动”那款车型,连夜赶紧改设计。结果一看为了省钱,就把电启动器的电容从进口的换成国产二手货。卖了三个月之后,越南街上可都是趴窝的车。

从出口19.2亿到惨败越南,击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而是人性之恶-有驾

日本公司方面呢,也遇到类似问题,他们会提前做出应对措施。比如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可靠性,选用质量更好的零件,避免将来出故障。遇到材料短缺或者技术难题时,会投入更多研发和测试,确保每个环节都稳妥。这样一来,即使面对市场变化,也能减少问题的发生,客户体验更有保障。

本田在越南设了个发动机厂,主要是根据当地的路况调整参数,量身定制。

雅马哈搞了个“以旧换新”,不管你那是不是雅马哈的车,都能抵钱。换了新车之后,他们还会把旧零件翻新,然后当成配件卖掉,赚得挺轻松。就连铃木也在越南开起了“摩托车培训班”,专门教农民怎么保养和维护车子。

他们可不是不愿意赚快钱,而是清楚一旦追求那短期利润,就可能会搞砸长远发展的基础。

我们把越南市场看成了个“倒垃圾的地方”。

那些一开始赚点钱的公司,不是想着怎么提升技术、搞好售后服务,而是忙着扩地建厂。反正越南的劳动力便宜,又没人懂行,反正这些消费者不行,下一批再说。

从出口19.2亿到惨败越南,击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而是人性之恶-有驾

当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逐渐吃不开的时候,那些曾经被我们挤压的越南本土品牌,现在开始模仿我们当年的做法了:找中国代工厂贴牌生产,然后以更低的价格售卖“越南制造”。

我们手里的几个品牌,要么在低端市场和越南本土品牌展开激烈的价格战,拼命压低成本,要么尝试转型搞“高端车”,可是定价偏高,结果买的人少得可怜。

这不是输给日本,是我们自己把“信任”当成了可以随意标价的东西。

就像你跟邻居做买卖,头一回卖的酒里掺了点水,第二次他就说“能不能便宜点”,到后来他说“上次那酒把我老婆的肚子弄坏了”

等你打算认真干一把时,邻居早就把你给拉黑了。

从出口19.2亿到惨败越南,击败中国摩托的不是日本,而是人性之恶-有驾

现在再看越南的摩托车市场,就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曾经多么厉害,用十年时间,从模仿者变成了领导者,也映照出我们的愚蠢——用三年时间,把原本的主导者变成了众人讨伐的对象。

制造业的角逐就像一片丛林,强者为王,弱者如草,但真正的厉害角色从不会把那些“弱肉”放在心上,他们的目标是不断变得更强,要超越一切对手。

日本公司花了三十年时间在东南亚树立了良好的声誉,而我们只用了十年就把那份信任给搞砸了。现在想要重新赢得那份信赖,可真不容易啊。

要不十年八载,没有点真功夫,可真难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