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和理想,一个是中国车企的老大,一个是新势力一哥,但销量却都开始下滑了。
比亚迪8月卖了37万辆,但国内只卖了29万辆,同比下跌了14.3%。理想高峰时月销将近 6万辆,但8月全系不到3万,同比下跌40%。这些数据背后,都有哪些深层原因呢?
先来说说它们的共性原因,那就是先把红利吃完了,产品技术被对手纷纷赶上。
首先是政策上的,理想、比亚迪都是把政策红利吃得最早、最饱的品牌。没有里程焦虑的插混和增程,都可以免购置税,还不限牌,这在油转电的市场初期绝对是降维打击。而眼下,无论是插混还是增程,赛道不但挤满,友商们还有后发的优势。增程器更省油,纯电续航更长。而曾经的冰箱彩电,理想和比亚迪也被友商们精准对标,贴身肉搏。
问界精准对标理想,卖得比理想还更好。吉利对标比亚迪的性价比,已经创造了很多爆款。当政策和产品没有优势,核心技术又没有实质突破的时候,即便通过降价也很难改变销量败退的命运。
说完了共性,咱再来说说这两个品牌下行的各自原因。对于比亚迪而言,曾经广撒网、攻城略地获得了市场的绝对统治力。但产品型谱梳理得不够明确,产品名称容易混淆,渠道售卖的车型不统一,让消费者很难形成品牌认知。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比亚迪无法通过超低价之外获得爆款产品。没有明星的爆款产品,就意味着每台车的销量都会被不同品牌的主销爆款侵蚀。
但如果说比亚迪的产品型谱太散,那理想正相反,产品太集中。L6、L7、L8、L9都是一个模子抠出来的,一致的形象在上市之初会给大家带来特别直接的视觉冲击力。大家在马路上会高频地看到理想L系列,就会认为理想卖得很火。但实际上呢,这是四个系列带来的合力。
当品牌发展到新的阶段,会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严重的审美疲劳。尤其是在各品牌产品力都不错的时代,大家总不能都买一个样子的车。其实任何企业和品牌都会遇到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主要看第二曲线。
电动化的理想Mega,本身就是第二曲线的黄金时期,但是哑火了。高端化的腾势本应该是比亚迪的第二曲线,但是也不瘟不火。好就好在比亚迪国内销量虽然在跌,但海外销量大涨。上半年出口了47万辆,比去年全年都多,这可以为比亚迪的第二曲线爬升争取些时间。而理想疯狂的布局充电体系,代表形象的高端产品Mega销量回升,也让大家充满了一些信心,接下来就看能不能凭借i9加速第二曲线的爬升。
总的来说,汽车是长周的产业,总会有波峰波谷,重点是要在产品品牌和技术上不断的提升内功,不断地给消费者提供正向的创新。最后,大家觉得比亚迪跟理想销量下跌还有什么原因?咱们评论区一起交流一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