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的“自杀式跌倒”:从销冠到破产审查,只用了三年!

先别急着买哪吒汽车了,这家曾经的造车新势力销冠,今天被申请破产审查!有人说它是“资本狂欢的弃儿”,有人说是“自己作死的典型代表”。到底怎么回事?从高光时刻到惨淡收场,哪吒汽车的“过山车式”命运,让人不仅感叹:这年头,烧钱造车的路子,怕是走不通了。

一、哪吒汽车的高光时刻:造车新势力的销冠之路

哪吒汽车的故事,得从它的成立开始讲。2014年10月,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方运舟,注册资本高达28.37亿元人民币。起步阶段,哪吒汽车靠着高性价比的首款车型——哪吒N01迅速打开市场。2018年品牌发布,哪吒N01一炮而红。

到了2022年,哪吒汽车更是凭借15.2万辆的销量成绩,拿下新势力销冠。这成绩在当时可谓风头一时无两,甚至让人觉得它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三家造车新势力)。但谁能想到,这才刚刚登顶销冠宝座,哪吒汽车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哪吒汽车的“自杀式跌倒”:从销冠到破产审查,只用了三年!-有驾
  1. 销售暴跌,财务亏损,哪吒汽车的“崩塌三年”

2023年,哪吒汽车的销量跌到12.75万辆,同比下降16%。到了2024年,更是直接腰斩,仅卖出6.45万辆。2025年1月,国内交付量只剩110辆,这个数据简直惨不忍睹。

销量的暴跌直接让财务状况雪上加霜:根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合众新能源累计亏损超过180亿元,经营现金流年年为负。换句话说,哪吒汽车的钱烧得比赚得快,公司日子自然越来越难熬。

更要命的是,各种糟心事扎堆冒头。比如,5月以来,哪吒汽车的App断网,导致车主连车都控制不了;公司欠税215万余元,连基本的土地使用税都交不上;全国20多家经销商跑到桐乡工厂维权,要求退车款和恢复售后服务。这些问题,不仅让消费者失去信心,还让资本市场对它彻底失望。

三、破产申请、资本撤退,“烧钱续命”的时代结束了?

2025年5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哪吒汽车的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被申请破产审查。这一消息无异于给哪吒汽车的未来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成立10年来,哪吒汽车烧光228亿融资,负债近百亿,如今申请破产后,之后车主的售后问题和欠供应商的钱谁来负责?这堆烂摊子让人不禁怀疑:靠烧钱续命的造车新势力,还有多少能活下去?

哪吒汽车的“自杀式跌倒”:从销冠到破产审查,只用了三年!-有驾

更耐人寻味的是,5月12日,突然传出丰田汽车考虑收购哪吒汽车的消息。虽然双方都没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这至少说明哪吒汽车的技术和市场还是有一定价值的。然而,资本市场的冷酷也让我们看到:当狂欢结束,烧钱的模式很难再续。

四、从高光到低谷,哪吒汽车的“教训”是什么?

哪吒汽车的故事不仅仅是它自己的悲剧,更是整个造车新势力的缩影。想想这几年,蔚来、小鹏、理想这些新势力的日子也不好过。造车这件事,本质上是个“烧钱大赛”,但烧钱不是万能的,技术、管理、市场、用户体验,哪一个短板都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哪吒汽车曾经的高光时刻让人觉得它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蔚小理”,但管理上的问题、市场的反复无常,以及资本的冷酷无情,让它迅速从巅峰跌落到谷底。这其中的教训,值得每一家新势力好好反思。

哪吒汽车的“自杀式跌倒”:从销冠到破产审查,只用了三年!-有驾

结语

哪吒汽车的故事,既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警钟:资本市场永远是冷酷的,烧钱模式不可能永远有效。如今,哪吒汽车被申请破产审查,它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这也让我们看清了造车新势力的残酷现实:技术和市场才是硬通货,烧钱续命终究是靠不住的。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哪吒汽车真的倒了,车主的售后问题谁来负责?这大概是每个消费者最关心的事吧。你又怎么看待哪吒汽车的崩塌?欢迎评论区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