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汽车市场那叫一个火热,咱们老百姓换车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会把目光投向那些既能用电、又能烧油的混合动力车型。
这里头,最常听到的两个词就是“增程”和“插混”。
从名字上看,好像都差不多,都能解决纯电车的续航焦虑,也比纯油车省钱,很多人就觉得,这不就是一回事儿嘛,挑个外观内饰喜欢的就行了。
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要是您真这么想,那可能就有点想当然了。
实际上,这两种车开起来,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跑一趟长途,那感觉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差距还真不小。
今天,咱们就用最普通的大白话,好好聊一聊这“增程”和“插混”到底有啥不一样,帮您把这背后的门道看个清清楚楚。
要搞明白它们的区别,咱们得先知道它们俩的“工作原理”从根上就不同。
这两种技术路线,可以说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造车思路,解决的是不同人群的烦恼。
开油车的朋友,最头疼的就是油价,每次加油心都在滴血;开纯电车的朋友呢,心里总惦记着续航,生怕在半路上找不到充电桩。
为了让这两拨人都能满意,车企们就推出了混合动力。
而增程和插混,就是其中两种最主流的解决方案。
咱们先说说“增程”汽车。
您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台“自带发电机的纯电动车”。
这话怎么说呢?
在增程车里,那个汽油发动机,它本身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转动,它的工作性质非常单一,就像个后勤保障员。
它的唯一任务,就是燃烧汽油,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把发出来的电存到电池里,或者直接供给驱动电机,最后还是由电机来驱动汽车前进。
所以,整个动力流程是“油→电→驱动”。
这就意味着,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驱动增程车轮子的,永远都只有电动机。
它虽然烧油,但本质上还是一台纯电驱动的汽车,发动机只是个移动的“充电宝”。
再来看看“插电混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插混”。
它的身份就要复杂和全能得多了。
它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油电混合”。
在插混车里,发动机可不是后勤人员,而是一位能上场比赛的主力队员。
它和传统燃油车一样,可以通过变速箱直接驱动车轮。
同时,车上还有一套完整的电动系统,包括电池和电机,也能像纯电动车一样,只用电来行驶。
最关键的是,在需要强大动力的时候,发动机和电动机可以“并肩作战”,一起发力,让车子跑得更快。
所以,插混车至少有三种工作模式:纯电模式、纯油模式(发动机直驱)、以及油电混合模式。
它能根据路况和驾驶需求,非常智能地在不同模式间切换,以达到最佳的动力和能耗表现。
理解了它们俩的根本区别,那上了高速之后的体验差距,也就好理解了。
首先,最大的不同体现在高速行驶的燃油经济性上。
当您开着车在高速上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巡航,这时候电池里的电很快就会用完,进入所谓的“馈电”状态。
如果您开的是一辆增程车,为了维持高速行驶所需要的大功率,那个作为“充电宝”的发动机就必须被唤醒,并且要拼命地高转速运转来发电。
问题就出在这个“发电”环节。
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是必然有损耗的,汽油的化学能先变成发动机的机械能,再变成电能,最后才变成车轮的动能,这个链条太长了。
每一次转换,都有一部分能量会以热量等形式白白浪费掉,业内普遍认为这个能量损失至少在15%以上。
这些被浪费掉的能量,最终都会反映在您越来越高的油耗上,等于说您加的油有一部分并没有真正用在驱动车轮上,而是变成了无用的热气。
而插电混动车在同样的高速馈电状态下,它的处理方式就聪明多了。
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效率最高的“发动机直驱”模式。
这时候,车辆就相当于一台高效的燃油车,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直接作用于车轮,中间环节最少,能量损失也最小。
尤其像我们国内一些领先品牌的插混技术,其发动机本身的热效率已经非常高,能把每一滴油的价值都尽可能压榨出来。
所以,在长途高速行驶时,插混车的馈电油耗,通常要明显低于增程车,这可是实实在在能给您省下真金白银的。
其次,是驾乘的安静和舒适性。
很多人选择新能源车,就是看中了它在纯电行驶时那种图书馆般的静谧感。
在市区里,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增程和插混都能提供这种高级的体验。
可一旦上了高速,电池没电了,情况就反转了。
增程车为了发电,那个通常排量不大的发动机需要长时间保持在高转速区间,随之而来的就是比较明显的“嗡嗡”声,有点像油门踩到底不松脚的感觉。
这种持续的噪音,在长途驾驶中很容易让人感到烦躁,也完全破坏了电车应有的那种静谧和高级感。
而插混车在高速巡航时,由于是发动机直驱,其转速会稳定在一个相对经济且平稳的区间,声音更加低沉、线性,对车内乘客的打扰要小得多,整体的驾乘质感会高出一个档次。
最后,也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动力性能表现。
在城市里,大家都用电起步,动力响应都很快,可能感觉不出太大差别。
但到了高速上,尤其是在需要急加速超车的时候,两者的“底气”就完全不一样了。
增程车的动力来源只有电机,而电机的最大功率输出,在馈电时会受到那个“充电宝”发动机发电功率的限制。
举个例子,市面上某款热门增程车,它的驱动系统综合功率能达到三百多千瓦,非常强悍。
但它的增程器(发动机)最大发电功率可能只有一百多千瓦。
这意味着,当电池电量耗尽后,您这台车的实际可用功率,就被限制在了这一百多千瓦。
您想超车时一脚油门下去,会发现车子提速变得“有心无力”,远没有满电时那么迅猛,这种动力衰减的感觉会非常明显,甚至让人有点没信心。
插电混动车则完全不会有这种窘境。
即使在馈电状态下,它依然有一台大马力的发动机作为坚实的动力后盾。
当您需要急加速时,发动机可以瞬间介入,甚至和电机一起发力,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劲推力。
它的动力表现不会因为电池电量的变化而出现巨大落差,能始终给驾驶者充足的信心,从容应对各种路况。
说了这么多,那咱们普通消费者到底该怎么选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不要只盯着“可油可电”这个标签,而是要从自己最真实、最主要的用车场景出发。
如果您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每天的行驶里程不长,也就几十公里,并且家里或者单位有固定的充电桩,可以做到天天充电。
那么,增程汽车对您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您可以把它完全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使用,享受电车的低成本和安静平顺,那个发动机只是作为偶尔出远门时的备用方案,给您一份“有备无患”的安心。
但如果您经常需要跑长途、上高速,或者是个自驾游爱好者,那么插电混动车型无疑是更全面、更合适的选择。
它既能在短途时用纯电,实现零油耗,又能在长途时发挥发动机高效直驱的优势,保证了燃油经济性和持续强劲的动力,真正做到了“远近皆宜”,没有明显的短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