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奇瑞汽车在总部芜湖举办了全球创新大会,这已是第四次举办,奇瑞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一一展示于众。全球3000多嘉宾参与,10多个外文传译同步全球,20多场高规格活动。奇瑞单凭自身将一场汽车创新活动变成了全球全行业的大会,在中国汽车不断走向全球市场、输出海外的当下,这场盛会于奇瑞、于中国汽车,都是恰逢其时。
奇瑞掌门人尹同跃开场登台致辞,解释了全球创新大会举办的清晰逻辑:“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关键要可持续,要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来建立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要拥有国际化思维,当好全球企业公民……”
奇瑞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
他说,搭好戏台,让全球的创新英雄、创新天才们来“唱戏”。
01
走向全球,中国汽车需高质量创新输出
奇瑞汽车2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汽车出口海外的头牌车企,规模大,2024年出口海外超过114.46万辆,占中国汽车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今年上半年55万辆,海外用户达543万,继续引领中国汽车出海。从这个角度来看,奇瑞汽车是最有力量和声量引领中国汽车创新走向全球的中国车企。
这场大会的一个注脚是,中国汽车规模总量毫无疑问是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640万辆,位居全球首位,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十多年来也是一直保持全球第一,两个“双第一”背后,是中国汽车在全球车市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
虽然出口汽车全球第一,但正如尹同跃所言,一些新的挑战也浮出水面:有的品牌“水土不服”,有的品牌在安全质量上栽了跟头,有的因本地化配套不足引发政府和用户的抱怨,损害了中国品牌的整体形象。
奇瑞股份执行副总裁、CTO高新华博士
尹同跃也说,这些问题时刻提醒着奇瑞,全球化不能只追求规模和速度,关键要可持续,要以用户可承受的价格、可信赖的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来建立中国汽车“安全、可靠、高端”的新形象,要拥有国际化思维。
要做到这一切,就需要拥有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创新体系,支撑技术、标准、质量安全、用户体验,经得起全球不同市场、不同文化的考验,得到全球用户的喜爱和信赖。
奇瑞墨甲机器人
事实上,这正好与中国经济转型这么多年了提出的“高质量转型”相契合,中国汽车走向全球的规模越大,越对品牌、质量、服务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畅销全球的汽车品牌一定是品牌响当当被全球用户认可的。
为此奇瑞全球创新大会着眼于这一点,实现全球化创新体系。并且明确了三大核心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文化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
02
16+项核心技术发布“技术奇瑞”更添成色
此次创新大会,奇瑞的新一代AI智能车架构、犀牛电池、轴向磁通矢量双电机、Carmind智能体、即将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等一系列尖点科技都被“摆上货架”,会场内外,奇瑞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整车上的展示,布满了会场,搭载奇瑞方舟两栖技术的捷途纵横G700也在大会前几天完成了横渡长江的挑战,并于大会期间的19日上市,成为奇瑞汽车进入豪华纯越野市场的排头兵。
搭载奇瑞方舟两栖技术的捷途纵横G700横渡长江
事实上,此次创新大会亮相或发布的核心技术,远不止上述,综合来看,大约向外公布的就有16个大项以上,除了上述外,还有EMB电机直驱制动系统、飞鱼智行单元、奇瑞方舟两栖技术、全球热效率最高达48%的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迅龙秒充、V2G智慧能源生态、伯牙之音、猎鹰大模型、代客泊车、墨甲机器人、奇瑞iBAR、凌霄飞行平台等。
另外,奇瑞的固态电池,据奇瑞执行副总裁、CTO高新华博士透露,将于2027年装车验证。
这些核心技术,以及未来不断推出的技术,将覆盖新能源、智能化、AI化的全球化创新体系,奇瑞认为,这也是“反内卷”的制胜能力。
奇瑞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装车验证
其实这也透露了一个国内车企走出“内卷”的法则,只有技术创新,将自己的核心技术搞好,提高产品价值,才能战胜内卷,也才能打赢“价格战”。
就拿发动机技术来说,奇瑞本就号称“造汽车的发动机厂家”,燃油发动机技术强闻名业内,而此次发布的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8%,这是全球独一无二最先做到的,是一个几乎无法达到的热效率值,向上每提升1%都面临极大系统性困难,奇瑞通过26:1超高膨胀比、双曲三联动机构、35%EGR率、绝热涂层技术等黑科技达到了。
全球热效率最高达48%的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样品
可见,在混动电车时代,奇瑞的发动机技术创新能力还是那么强。
03
开放协同创新,建立全新产业生态链
去年奇瑞的全球创新大会,奇瑞成立了开阳实验室,据了解,如今已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双向奔赴”机制,实现创新成果从课题挖掘到产品线赋能的高效闭环。而在今年创新大会上,奇瑞集团举行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暨开阳实验室战略联盟启动仪式,进一步打通高校课题研究与工厂落地生产的壁垒,助力技术突破更高效地转化为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奇瑞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16个KD工厂,已构建起涵盖8大研发中心的全球协同创新网络,汇聚30000+研发人员,携手28位首席科学家,就是针对全球不同的复杂用车环境,以覆盖全球、全域、全场景的开发与验证,带来适合全球用户的世界级技术。
也因此,奇瑞近年来研发的新产品上市,几乎多是面向全球的、以全球标准研发的全球车。奇瑞计划在未来几年陆续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就是因地制宜,强化本地化开发能力,打造适合本地用户需求的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