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钛7到店,大过理想L6配怀挡+冰箱,490马力+续航超1300km,这车凭啥搅动新能源市场?
最近两个月(2025年8-9月),理想L6靠着"奶爸神车"的标签月销稳居前三,问界M7靠华为智驾疯狂抢市场,小米SU7 Ultra已于2025年2月27日正式上市(售价52.99万元起)冲击高端市场。
就在大伙儿以为"大空间+智能化"就是王道的时候,方程豹突然甩出一张王炸:9月9日,旗下全新中大型SUV"钛7"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实车一亮相直接让围观群众惊掉下巴——"这尺寸比理想L6还大一圈?还配怀挡+车载冰箱?490马力+续航超1300km?方程豹这是要硬刚所有竞品啊!"
要知道,2025年的新能源车早就不只是"电动化"那么简单,从智驾卷到舒适配置,从动力卷到续航,各家都在拼命堆料。而方程豹钛7这一波操作,不仅把"大空间""豪华配置""高性能"全塞进一台车里,价格区间17.98-21.98万元,妥妥的"六边形战士"配置。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台突然杀出来的钛7,到底藏着什么狠活?
9月9日这天,全国各地的方程豹门店突然热闹起来。不少提前关注钛7的消费者一大早就涌进展厅,想看看这台传说中"能打"的大家伙到底长啥样。从外观看,钛7延续了方程豹家族的方盒子造型,但车身尺寸数据摆在那儿——车长4.999米,宽1.995米,高1.865米,轴距2.92米。这组数据意味着什么?拿理想L6一对比就知道了:L6的车长4.925米,宽1.96米,轴距同样是2.92米。钛7在车长上多出7.4厘米,车宽多出3.5厘米,虽然轴距相同,但更宽的车身直接转化成更宽敞的内部空间。
说到空间,这才是钛7最硬核的地方。家里有娃的都知道,买SUV最烦的就是后排空间不够,孩子安全座椅一放,大人坐进去就挤得慌。钛7的后排腿部空间接近1.1米,乘员舱净高度1364毫米,这意味着就算是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坐进去,头顶和腿部都还有富余空间。更绝的是,钛7全系标配怀挡设计,相比理想L6还在用的传统挡把,怀挡不仅释放了中控台空间,还显得科技感更强。这个细节看似不大,但对于天天开车的人来说,操作顺不顺手、空间大不大,直接影响用车体验。
配置方面,钛7把"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理想L6的招牌配置全给配齐了,还加了不少自己的料。车载冷暖冰箱支持-5℃到50℃温控,夏天放冰镇饮料,冬天放热牛奶,带孩子出门不要太方便。后排小桌板带无线充电功能,手机往上一放就能充电,再也不用担心出门在外手机没电。全系标配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26英寸HUD抬头显示、15.6英寸中控大屏,光是这屏幕阵仗就够唬人的。座椅方面,真皮座椅、前后排座椅通风加热全系标配,这在不到20万的车里真不多见。
有人可能要问了,方程豹为啥要在配置上这么堆料?背后其实藏着品牌的战略考量。2025年上半年,方程豹凭借豹5在硬派越野市场站稳脚跟,月均销量稳定在5000台以上。但越野市场天花板有限,真正的大蛋糕在家用SUV市场。看看理想L6、问界M7这些竞品,动不动就是月销过万,年销量轻松突破十几万台。方程豹显然不想错过这块肥肉,钛7的出现就是要用"价格屠夫"的姿态杀进这个市场。17.98万的起售价,比理想L6便宜了整整7万块,但配置和空间还更胜一筹,这账怎么算都划算。
从市场定位来看,钛7瞄准的就是那些既想要大空间舒适配置,又不想花太多钱的家庭用户。这群人不需要极致的越野性能,也不追求百万豪车的面子,就想要一台实实在在好用的车。钛7把底盘离地间隙设计到220毫米,比理想L6高出30毫米,轻度越野、烂路通过都不在话下。接近角24度、离去角25度,周末带家人去郊外自驾游,不用担心磕底盘。这种"既要又要"的产品定位,正好卡在家用和轻度越野的中间地带,市场潜力相当可观。
490马力+续航1300km,钛7的"黑科技"到底是什么?
光有大空间和高配置还不够,新能源车的核心竞争力说到底还是"三大件"——发动机、电机、电池。钛7搭载的是比亚迪DM-p插电式混动系统,这套系统在豹5和豹8上已经得到充分验证,技术成熟度相当高。动力配置分两个版本:两驱版采用单电机布局,后置电机功率200千瓦,换算过来就是272马力;四驱版则是前后双电机,前电机160千瓦+后电机200千瓦,总功率360千瓦,也就是490马力。这个动力水平是什么概念?拿理想L6一对比就清楚了——L6的综合马力408匹,零百加速5.4秒,而钛7四驱版零百加速4.5秒,足足快了0.9秒。
别小看这0.9秒的差距,实际驾驶中体感差异相当明显。高速并线超车的时候,电门一踩,推背感立马就来,这种爽快劲儿是增程式车型给不了的。更关键的是,钛7的1.5T发动机功率115千瓦,虽然功率不算特别高,但作为插电混动系统的一部分,主要职责是在电量不足时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驱动车轮。比亚迪在发动机和电机的协同控制上做了大量优化,能根据路况自动切换纯电、混动、发动机直驱等多种模式,既保证动力随叫随到,又兼顾油耗表现。
说到油耗,这就不得不提钛7的续航表现了。新车提供两种电池容量选择:26.6千瓦时和35.6千瓦时。两驱版可以选择26.6千瓦时或35.6千瓦时电池,四驱版标配35.6千瓦时电池。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从135公里到200公里不等,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过1300公里。这意味着什么?从北京开到广州,全程2000多公里,中间只需要加一次油就能到。对于经常跑长途的用户来说,这种续航能力直接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
补能速度也是钛7的一大亮点。虽然不是800伏高压快充,但73千瓦快充功率也足够用了。30分钟就能把电量从30%充到80%,补充约120公里纯电续航。这个速度是什么概念?高速服务区喝杯咖啡、上个厕所的时间,电就充得差不多了。比起纯电车动辄一两个小时的充电时间,插混车型在补能便利性上确实有天然优势。而且钛7还支持3.5千瓦对外放电,露营的时候可以带电饭煲、投影仪,实现"户外用电自由"。
有人可能会问,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到底好在哪儿?这要从电池技术说起。磷酸铁锂电池相比三元锂电池,最大的优势是安全性高、成本低、寿命长。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把电芯做成扁平的"刀片"形状,直接集成到电池包里,省去了传统的模组结构。这样一来,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提高了,能量密度也跟着上去了。2025年,比亚迪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提升到190瓦时每千克,比2023年提高了20%。这意味着同样大小的电池包,能装更多的电,续航自然就更长。
从技术路线来看,插电混动是目前最符合国内用车场景的解决方案。城市里通勤用纯电模式,既省钱又环保;跑长途或者去充电不方便的地方,发动机接管驱动或者给电池充电,完全没有里程焦虑。钛7的这套DM-p系统,把插电混动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比亚迪在这套系统上已经迭代了好几年,技术成熟度远超那些刚入局的新品牌。这也是为什么钛7敢在动力和续航上跟理想L6正面硬刚的底气所在。
第三部分:为啥说钛7是方程豹的"战略转型之作"?
翻开方程豹的产品历史,你会发现钛7跟之前的豹5、豹8有明显区别。豹5是硬派越野SUV,定位就是给那些喜欢玩越野、追求硬派风格的用户。豹8更是旗舰级存在,售价37.98万起步,瞄准的是高端市场。而钛7的定位就很明确了——承载式车身、大五座布局、17.98万起的亲民价格,这分明是要抢家用SUV市场的份额。
为啥方程豹要做这个转型?答案很简单,市场天花板不一样。越野SUV市场一年能卖多少台?就算豹5表现再好,月销5000台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但你看看家用SUV市场,理想L6上市才一年多,月销就稳定在万台以上。问界M7更是凭借华为智驾的光环,销量一路飙升。这个市场一年能吃下200万台的销量,蛋糕大得吓人。方程豹要是只守着越野这块小池塘,永远做不大。
再从消费者需求来看,2025年买车的人到底看重什么?空间、配置、续航、价格,这四点几乎占据了消费者决策权重的80%以上。年轻家庭买车,要的就是空间够大、配置够全、用着省心、价格实惠。越野性能?偶尔去郊外玩玩就够了,没必要追求极致的通过能力。钛7的产品定位就精准地踩在这几个点上——车长接近5米、轴距2.92米,空间比一般中型SUV大一圈;全系标配怀挡、冰箱、HUD、座椅通风加热,配置堆得满满当当;纯电续航最高200公里、综合续航超1300公里,完全不用担心里程问题;最关键的是,17.98万的起售价比理想L6便宜了7万块。
这里面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钛7虽然主打家用,但并没有放弃越野基因。底盘离地间隙220毫米,接近角24度、离去角25度,轻度越野完全没问题。周末带着家人去郊外露营,遇到点烂路、坑洼路面,钛7照样能从容应对。这种"既能居家过日子,又能偶尔撒个野"的产品特性,恰恰是很多年轻家庭用户最需要的。不像那些纯粹的家用SUV,离地间隙低得可怜,遇到点烂路就得小心翼翼;也不像硬派越野车,日常开着太笨重,油耗还高。钛7找到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
从品牌战略来看,钛7的推出标志着方程豹从小众市场向主流市场的转型。越野市场虽然利润率高,但总盘子就那么大,能卖的量有限。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进入主流市场。比亚迪王朝系列已经在20万以下市场站稳脚跟,腾势品牌冲击30万以上市场,方程豹就负责填补15万到30万这个价格带。钛7的定价17.98-21.98万,正好卡在理想L6和问界M7的正下方,用价格优势撬开市场。这招"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在中国汽车市场屡试不爽。等市场份额上来了,品牌影响力自然就起来了。
第四部分:网友都在问:钛7能打得过理想L6吗?价格贵不贵?
钛7上市之后,网上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不少人在纠结,手里拿着二十来万预算,到底是选理想L6还是钛7?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关键看你更看重什么。
如果你家里有老人孩子,经常需要全家人一起出行,对智能化体验要求比较高,那理想L6可能更适合你。L6的鸿蒙座舱确实流畅好用,语音助手识别率高、反应速度快,老人小孩都能轻松上手。增程式动力系统的优势是没有里程焦虑,只要加油站还在,就不用担心趴窝。而且理想的品牌力和售后网络比较成熟,买车之后省心省力。但缺点也明显——价格贵,24.98万起步,顶配要接近30万;动力表现中规中矩,408马力、零百5.4秒,谈不上多激情。
反过来看钛7,最大的优势就是性价比高。17.98万的起售价,比L6便宜了7万块,这7万块能干嘛?够买一台不错的摩托车了。配置上,钛7全系标配怀挡、冰箱、HUD、座椅通风加热,这些在理想L6上要选装或者高配才有。动力表现上,钛7四驱版490马力、零百4.5秒,比L6快了接近1秒,这个差距在实际驾驶中感知明显。续航方面,钛7综合续航超1300公里,跟L6差不多,但纯电续航最高200公里,日常通勤基本不用烧油。
有人担心方程豹的品牌力不够硬。这个顾虑不是没有道理,毕竟理想已经在市场上打拼了好几年,用户口碑和售后网络都比较成熟。方程豹虽然背靠比亚迪,但作为独立品牌,市场认知度还在爬坡阶段。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有目共睹,刀片电池、DM-p混动系统都经过了市场验证。钛7用的就是这些成熟技术,质量稳定性应该不用太担心。而且比亚迪的售后网络覆盖全国,这点比那些新势力品牌强多了。
价格方面,17.98-21.98万的定价可以说是相当有诚意。横向对比一下:问界M7起售价24.98万,理想L6起售价24.98万,钛7直接比它们便宜了7万。就算是钛7的顶配四驱Ultra版,21.98万的价格也比竞品的入门款便宜。这个定价策略很明显,就是要用价格优势抢市场。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想要大空间、高配置的用户来说,钛7的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一个角度值得关注——插电混动车型在一二线城市的政策优势。很多城市对插混车型发放绿牌,不限行不限号,这对于通勤需求强烈的上班族来说是刚需。而且钛7的纯电续航最高可达200公里,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基本都能用纯电模式,一个月下来能省不少油钱。周末跑长途或者去充电不方便的地方,发动机自动介入,完全不用担心没电。这种灵活性是纯电车给不了的。
从市场前景来看,钛7确实有成为"黑马"的潜力。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号召力有目共睹,2025年销量继续领跑全国。方程豹作为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背靠大树好乘凉。钛7的产品力摆在那儿——空间大、配置全、动力强、续航长、价格还便宜,这几个卖点每一个都戳中消费者痛点。唯一的变数在于品牌认知度和市场接受度需要时间培养。但只要产品过硬,口碑自然会慢慢起来。毕竟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谁的东西实在、好用,就会为谁买单。
结语:2025年的新能源战场,钛7能成为"黑马"吗?
说到底,2025年的新能源SUV市场早就不是单纯比技术、比配置的时代了。消费者变聪明了,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光环,更看重实际的产品力和性价比。
方程豹钛7的出现,恰好踩在了这个时间点上。它用比理想L6更大的车身、更强的动力、更长的续航,以及怀挡+冰箱这些加分项,把竞争力直接拉满。最关键的是,17.98万的起售价把竞品的价格防线一下子就击穿了。
至于能不能成为"黑马",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市场表现还得看接下来几个月的销量数据,消费者的真实反馈也需要时间积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方程豹这次没有保守试探,而是直接掏出了真本事,跟主流竞品正面硬刚。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绝对是好事——竞争越激烈,产品越好,价格越实惠。买车的人有了更多选择,这比什么都强。钛7到底能走多远,咱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