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新项目落地许昌!开工仪式刚在许昌中原电气谷办完,这事儿在咱河南产业圈里算得上个小爆点。
中原电气谷啥地方?搁郑州航空港区南边儿,早年间就主打电气装备、电子信息这些高新产业,算是郑州都市圈里藏着的一块产业拼图。这次上汽项目扎在这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是随便选的,是要跟周边产业打配合。
咱河南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够猛,可不像前几年各城市闷头干。你看郑州航空港区,整车制造扛大旗,比亚迪、宇通这些大厂都搁这儿扎堆,生产线轰隆隆转,新车源源不断往外发;洛阳有宁德时代的大项目,电池产能拉满,相当于给全省新能源车装了个“能量包”;开封更实在,专攻零部件,从底盘配件到电子元件,配套企业能串成串儿。现在许昌也挤进来了,听说上汽这次落地的是核心零部件项目,估计是冲着补链去的。
以前总有人说,单个城市单打独斗没前途。现在郑州都市圈这盘棋下明白了——你做整车我不抢,我搞零部件你缺不了,错位竞争反而能把蛋糕越做越大。就说上汽这个项目,要是搁外地,可能得从头搭配套,可在河南,北边郑州有整车厂,西边洛阳有电池,东边开封有零件,物流成本降了,供货速度提了,企业省心,产业也更有凝聚力。
明年就是“十五五”开局,这时间点卡得巧。往前看,郑州都市圈的新能源产业链已经像个拼图,郑州是主体框架,洛阳、开封、许昌是关键拼块,再配上交通网、政策支持,整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蹭蹭涨。举个简单例子,要是哪家车企想在河南建厂,不用发愁找不到电池、零部件,本地就能解决大部分需求,这吸引力多大?
有人可能担心,会不会出现同质化竞争?其实不会。就像家里做饭,有人掌勺、有人切菜、有人端盘子,分工明确才能效率高。郑州专注整车研发和生产,洛阳把电池技术做到顶尖,开封把小零件做到极致,许昌补上核心部件的缺口,各干各的擅长事儿,最后拧成一股绳,受益的是整个区域的经济。
再说点实在的,这些产业落地,老百姓也能沾光。工厂多了,就业岗位就多,年轻人不用跑外地找工作;产业链带动物流、餐饮、住宿,小生意也有得做;等产业做起来了,城市经济往上走,教育、医疗这些配套也会跟着升级。这事儿看着是企业的布局,实则是咱老百姓生活变好的底气。
现在就盼着这些项目赶紧投产,看看能不能跑出“河南速度”。等过两年再回头看,郑州都市圈的新能源产业,说不定真能成全国样板。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注:文中信息参考自河南省发改委产业规划文件、上汽集团官网项目公示及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公开报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