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甭管这第三代领克03能不能成为新标杆,其实每一款车横空出世的时候,宣传语都特响——什么划时代、再定义、走向世界啥的。但话说回来,做一款性能车,真就不是你马力大、跑得快就完事了,这东西得能让人心服口服,还得有点文化味儿,让人看到它就起一身鸡皮疙瘩,觉得“这就是我的菜”,这种感觉,才是性能车真正的价值。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全球喜欢性能车的人,除了喊口号,更愿意为一段故事、一种精神买单。国内这两年,大家对本土性能车的理解也逐步升级,从“我能买得起一台性能车”到“我愿意为国产性能文化捧场”,这之间其实经历了不少磕磕碰碰。领克03家族,这几年基本算是顺着这股劲把路挖得差不多了——从刚出的那一台普通03,到后来的03+、03++,再到各种赛道成绩,硬生生把“中国性能家族”的牌子立了起来。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厂商能造好性能车?没那么简单,但至少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说到设计,过去大家提到中国车,总觉得哪哪都像别人,在模仿、在跟风。可这次第三代领克03,我观察下来,算是把设计自主权拿回来了。你可以说它的猎风前脸很运动,也能看出车色认识有新搞头,这个极光银一出,别说在停车场里,怕是在马路上一眼能看出来这不是路上的“同款”。那18英寸轮毂,别以为只是图个样子,真把行驶稳定性也提升了一截。当然,座椅、内饰这些“软关系”,也下了不少工夫,有一体竞速运动座椅,驾驶氛围直接拉满,三种配色也各有年轻人的味道。问一句:为什么要在“造型”上这么较劲? 其实就是想让人一眼就能分辨本土性能车该有的样子,给自己的文化贴个标签,这和海外车迷对自家品牌的信仰一样。
光有颜值,还不够痛快。你再好看,一按油门结果踩出个没劲的声音,谁信你是性能车?领克03这次马力提到272匹,扭矩顶到400牛米,其实这些数据已经能让点头哈腰的老车迷兴奋,但我想问:性能纪录对普通人来说到底意味着啥?可能80%的消费者一辈子都不会去赛道飙一圈,但你看车身结构、新增的弹射功能、8AT变速箱这些细节,其实努力的方向都在让“快”变得不是只有专业赛手用的玩具。你有本事就在城市红绿灯下玩一下弹射起步,这种快乐,可不是数据能给到的。
当然,来点高科技也是时代的进步。新领克用的是LYNK Flyme Auto车机系统,能让你手机、车机之间无缝切换,开车的时候不怕漏接电话,也不用担心导航卡顿。辅助驾驶里有39项安全功能,这个数一数,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帮手”全备齐了。从小事故到远途出行,帮你多想一步。这其实就是我想说的,汽车不是“性能莽夫”,它得会照顾人,也能让人放松。这种智能、防护、舒服,其实是如今性能车的第二战场。
那声音呢?不光是引擎的咆哮,音响系统也跟着上了档次。你说是不是“嗨”都在调调里?有些人喜欢听歌,有些人喜欢听发动机爆发,领克把这事全包了。所谓沉浸式体验,这其实就是消费升级的体现,你不光要开得爽,还要听得爽。
但有个问题:中国性能车为什么总说自己“承载着中国性能文化”?我倒觉得,这不只是一个厂家的责任,更多是大家共同期待的一个结果。过去,讲到性能文化,似乎只有海外的GT、RS、Type-R这些符号能被吹爆。现在,既然中国性能车能在WTCR和TCR这种世界级赛事里拿冠军,这已经说明中国造车人不再只是“玩票”。领克这样的系列车,肯定是“扛旗者”,它们每次升级都希望让大家觉得“中国车也能玩性能”,不是简单拿来主义,也不是直接照搬。
可以追问一句:中国的性能车未来是什么样? 我觉得不该是模仿谁,也不该啥都是比参数。性能这个词,其实在中国的语境里,是一种“自信”,你能造、能开、能玩、能养,你还能用这些技术和美学,带动更多人进入这个圈子,哪怕普通人只是偶尔激情一下,也能体会到性能文化的乐趣。领克03这次的升级,就想打通这种“圈层壁垒”,让大家从看热闹变成参与者——你不是只能在杂志、B站看别人玩,而是你自己也能体会性能车是啥意思。
别忘了,现在买车的群体已经不是当年的发烧党了。很多年轻人需要“生活和个性”兼得,想要实用、智能,又要能有点激情。领克03的第三代,对这种需求下了不少功夫。我窃以为,未来的性能车,如果只是平移国外性能历史,那就没啥意思了。真正的本土性能车,得有自己的脾气、自己的故事,这样才有气场。有时候,你愿意为一辆车站队,不只是因为配置好,而是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
写到这,你或许会问:造性能车到底难在哪里?其实最大的难处不是技术解决不了,而是你要让消费者真的接受国产性能符号。现在第三代领克03摆在那儿,这算是交了一个不错的答卷,不是说它完美,但确实填补了老百姓想玩性能车、又不想被国外品牌掏走钱包的空白。
你说第三代领克03是不是未来的汽车新标杆?这话不敢拍着胸脯讲。但它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本土性能车的可能性和野心。从设计自主到性能升级,从智能体验到用户认同,这条路走得不容易,但确实让更多人有了选择。你可以喜欢宝马三系、福克斯ST,也可以试试领克03。未来中国性能车会不会有自己的“圣杯”?可能还早,但至少我们有了自己的“赛道狂人”,有了自己的理念,也有了一批愿意为国产性能车买单的人。这才是性能文化真正的能量源泉。
现在站在赛道边,你不再只会看别人驰骋,也许下一秒冲线的,就是你自己的中国车。当我们谈论标杆的时候,不如多一份自信:这个时代,本土性能车不只是追赶,而是正在创造属于中国的速度与激情。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