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纯太阳能充电站在加州诞生! 中国充电站老板们看完直摇头:这玩法我们玩不起
特斯拉在美国加州Lost Hills启用了全球首个纯太阳能离网充电站整个充电站不接电网全靠30英亩(12万平方米)太阳能板和39兆瓦时的巨型储能电池支撑。
这个相当于17个足球场大的充电站屋顶和地面铺满太阳能板总功率11兆瓦。 在加州每天4-6小时暴晒下日发电量达到4.4-6.6万度足够168个充电桩每天服务超过1100辆车。
充电站还藏着10个特斯拉Megapack储能柜这些两米高的铁箱子像巨型充电宝能存下3.9万度电。 当车辆夜间充电或阴天时它们就接力供电。
马斯克十年前就放话要搞太阳能充电站如今终于兑现。 这个项目的成功全靠天时地利:加州全年2190小时强烈日照、全美最高的商业电价(每度2.45元人民币)加上特斯拉自有光伏公司SolarCity和储能工厂的成本优势。
换到中国这套玩法立刻水土不服。 在光照最好的新疆全年有效日照约1600小时不到加州的四分之三;而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每年只有1100小时。 同样面积的发电板在国内发的电直接少一半。
更头疼的是土地成本。 在北京五环建个充电站平均每平方米年租金就要300元。 按特斯拉模式建12万平方米的光伏矩阵仅土地租金一年就要3600万这还没算价值数亿的光伏板和储能设备。
“在中国做纯离网充电站政策不允许经济更不允许。 ”国内充电行业资深运营者王曙一针见血。 目前全国超8万个公共充电站里真正实现光储充一体化的不足7%。
中国充电站老板们另辟蹊径。 在江苏常州的一个充电站顶棚铺着400平方米光伏板旁边立着三个储能柜。 这些设备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利用0.3元/度的谷电蓄能到了白天电价1.3元/度时释放电力。 单靠峰谷电价差这个站每月就能省下1.5万元电费。
重庆市政府更直接强制规定新建超充站必须配置30%的储能设备。 在当地一个配有800度储能的充电站运营方通过“两充两放”策略每天在电价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每度电赚取0.7元差价。
动态增容成为新解法。 上海浦东的一个充电站扩建时发现电网增容费用高达80万元。 运营方花50万元装了储能系统后既能满足新增的12个快充桩需求还能吃电价差。 站长透露:“这套系统两年就能回本比交电网增容费划算多了。 ”
成本下降也在加速变革。 三年前1.2元/瓦的光伏组件现在跌破0.8元;储能电池价格从1.2元/瓦时降到0.5元。 在福建福州的充电站配一套100度电的储能系统只需5万元单站日省电费超500元。
截至2024年全国超6成新建充电站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考虑光储充模式。 在深圳龙岗新开的综合充电站楼顶铺满光伏板场地角落放置储能柜。 工作人员算过账:“这些设备七年回本还能免费用十五年。 ”
离网不行并网光储充正在狂奔。 国内某头部充电运营商公布数据:配置光伏+储能的场站平均收益率提升15%。 江苏某服务区充电站光伏顶棚在夏季能为场站省下30%电费储能设备还能参与电网需求响应额外赚补贴。
马斯克用十年造出太阳能乌托邦而中国充电行业选择更务实的道路:不追求能源完全独立每个充电站都成了微型发电厂既啃电价差红利又化解扩容困局在算盘珠的噼啪声中织就新型电力网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