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拆解到体感颠覆,仰望U7如何把物理学按在地上摩擦

说真的,物理学这门课,有时候就跟个老顽固似的,认死理。

它清清楚楚地写着:一台长度快顶到5米3、体重直逼3吨的铁疙瘩,就该有它自己的“本分”——笨重、迟钝,过个弯能把自己甩出三米远,跟优雅、灵活这些词八竿子打不着。

可总有那么些“杠精”非要逆天而行,仰望U7就是那个把物理教科书撕了,还扔在地上踩两脚的家伙。

你开着这玩意儿去钻市中心那种螺旋上升、堪比肠镜检查的地库试试?

换作任何一台同级别的D级豪华轿车,司机脑门上都得冒汗,方向盘揉得跟搓麻绳一样,生怕哪个角蹭了墙。

可U7呢?

从技术拆解到体感颠覆,仰望U7如何把物理学按在地上摩擦-有驾

它就那么轻描淡写地、屁股一扭就过去了,那姿态灵活得不像话,转弯半径小得能让一台飞度都感到羞愧。

那一刻你脑子里绝对是懵的:我开的这真是台“大车”吗?

这不科学,甚至有点玄学。

这就是仰望U7最“恶心人”的地方,它用一种近乎蛮横的方式告诉你:以前你们对“操控”的认知,可能都是错的。

过去我们聊操控,聊的是什么?

从技术拆解到体感颠覆,仰望U7如何把物理学按在地上摩擦-有驾

是发动机的轰鸣,是变速箱的响应,是悬架的支撑,是一套复杂的机械在跟你“沟通”。

但这种沟通总有延迟,像极了你跟领导汇报工作,中间隔着好几层,黄花菜都凉了。

仰望U7这套叫“易四方”的四电机系统,干脆把中间商全踢了。

你的右脚不再是下达指令,它本身就是动力源。

你脚尖的每一丝颤动,四个轮子都能瞬间心领神会,给你最直接的反馈。

那1300多匹的马力,不是靠嘶吼宣泄出来的,而是像个顶级刺客,悄无声息,却招招致命。

从技术拆解到体感颠覆,仰望U7如何把物理学按在地上摩擦-有驾

当然,光有蛮力不算本事。

传统豪车为了抑制侧倾,把悬架调得邦邦硬,过个减速带能把你腰椎盘都颠出来,舒适和运动永远是跷跷板的两头。

但仰-Z”这套东西,简直就是给车装了个“小脑”。

你准备攻弯,它比你还急,毫秒之间就把悬架调硬,车身稳得像被钉在地上一样;你压过烂路,它又瞬间变软,四个轮子在下面各自处理颠簸,车身却如履平地。

这种感觉太诡异了,就像你坐在一个悬浮的魔毯上,看着窗外的世界天翻地覆,自己却稳如老狗。

所以,别再扯什么“电子味重,没有灵魂”了。

从技术拆解到体感颠覆,仰望U7如何把物理学按在地上摩擦-有驾

当你的车能在160公里的时速下突然爆胎,而你连方向盘都不用死命抓,车子就能自己修正轨迹、稳稳停下的时候,你还会怀念那种充满不确定性的“机械感”吗?

恐怕只会庆幸科技救了你一命。

仰望U7的操控,本质上是一场“算力”对“体力”的碾压。

它不是在某个单点上做到了极致,而是通过“易四方”对车轮的横纵向控制、“云辇-Z”对车身的垂直控制,再加上后轮转向的灵活性,构成了一套全维度的、主动式的车身姿态管理系统。

它不再是被动地对抗物理定律,而是主动地去预判、去化解。

从技术拆解到体感颠覆,仰望U7如何把物理学按在地上摩擦-有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好开”了,这是从“人适应车”到“车适应人”的根本性转变。

它把驾驶的门槛,从需要高超技巧和预判的老司机,拉到了普通人也能轻松驾驭的水平。

所以,当这台五米多长的大家伙在你面前表演原地掉头、像个小精灵一样在狭窄空间里穿梭时,别惊讶。

这不过是技术代差带来的小小震撼罢了。

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当传统豪华品牌还在为发动机的缸数、变速箱的挡位争得面红耳赤时,人家已经换了个赛道,开始玩“算法”了。

从技术拆解到体感颠覆,仰望U7如何把物理学按在地上摩擦-有驾

这牌桌,算是被掀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