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汽-大众新款揽境:燃油SUV的“终章进化”
作为燃油中大型SUV市场的标杆,新款揽境以第五代EA888 2.0T发动机为核心,发起“技术反攻”:
动力升级:低功率版(157kW)兼顾家用经济性,高功率版(200kW)零百加速7.6秒,超越部分2.5T机型;顶配V6车型以299马力捍卫内燃机情怀。
智能化“精准刀法”:
L2+级智驾系统:全系标配17项功能的IQ.DRIVE,覆盖98%高速场景,预碰撞保护、车道保持等基础功能务实可靠。
三屏交互座舱:12英寸悬浮中控屏+副驾娱乐屏+物理按键组合,避免车机过载,延续德系实用主义风格。
空间与舒适性再升级:第三排腿部空间增至820mm,配合2.3米纵深纯平后备箱,轻松容纳露营装备;选装“躺赢包”后,二排座椅通风/按摩+NAPPA真皮,舒适度媲美豪华MPV。
定价策略:指导价26.19-36.19万元,终端优惠后入门款下探至23万元,直面汉兰达与新能源竞品的双重夹击。
二、上汽大众ID.3 GTX:纯电小钢炮的“运动觉醒”
ID.3 GTX套件款以海外版GTX设计为灵感,灰白红撞色车衣+蜂窝状前脸+20英寸轮圈,将运动基因注入纯电车型:
性能与续航平衡:海外版搭载210kW后置电机(国产版或升级),0-100km/h加速5.9秒,WLTP续航604km,兼顾性能与日常通勤。
精准定位:12.99万-14.79万元的价格区间,直面名爵MG4 EV等竞品,以“德系操控+个性设计”吸引年轻用户。
内饰升级:标配红色缝线运动座椅+12.9英寸中控屏,GTX标识贯穿细节,致敬经典GT文化。
三、上汽大众ID. ERA:增程式SUV的“破局者”
作为大众首款增程式全尺寸概念车,ID. ERA直击续航焦虑痛点:
技术亮点:
搭载1.5T EVO II增程器+纯电驱动,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对标理想L9等新势力。
双叉臂+五连杆悬挂+后轮转向系统,德系底盘调校融合智能预判路况功能,兼顾舒适与操控。
无图化高阶智驾:支持高速、城市、泊车全场景覆盖,目标实现“车位到车位”自动驾驶。
设计哲学:贯穿式灯组+东方美学线条,车内六座布局+“女王座椅”,诠释“智美共生”理念。
四、大众安徽ID. EVO概念车:合资品牌的“智能反击”
ID. EVO是金标大众的“技术宣言”:
核心技术:纯视觉无图L2++级智驾+800V超充+700km续航,彻底摆脱高精地图依赖。
设计革新:短前悬+流线车身+3D LED灯语交互,瞄准都市年轻群体。
本土化创新:
联合地平线、小鹏等本土企业开发算法,车机内置AI大模型,支持语音克隆和元宇宙社交功能。
2026年量产计划依托合肥产业链,成本控制与迭代速度媲美新势力。
五、一汽-大众ID.4 CROZZ:智能电动的“性价比之王”
2025款ID.4 CROZZ以14.99万元起的一口价杀入主流市场:
性能提升:后驱电机功率提升至170kW,CLTC续航最长601km。
智驾升级:新增交互式变道辅助、记忆泊车等功能,补齐智驾短板。
年轻化策略:晨雾绿车色+暗黑骑士套件,搭配ID. Mate虚拟管家(40+表情互动),精准狙击Z世代需求。
写在最后:油电共舞,大众的“双重人格”
从揽境的燃油终章到ID. EVO的智能冲锋,大众的“五车战略”展现了转型期的矛盾与野心:
燃油车:以技术迭代延长生命周期,满足“机械控”用户的情怀需求;
新能源车:通过本土合作与激进定价,争夺智能化话语权。
这场“油电同智”的战役,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对用户心智的争夺。大众能否在新时代延续辉煌?答案或许藏在市场分化中——既要守护燃油时代的荣光,也要在电动赛道跑出“中国速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