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稳坐MPV王座的别克GL8,这次竟然被丰田赛那按在地上摩擦?
乘联会刚公布的4月数据里,赛那以8248辆的成绩直接登顶,而别克GL8连前三都没保住,只能缩到第三的位置。
更扎心的是,前五名里合资车占了四个席位,连格瑞维亚这种“后来者”都敢追着老大哥咬,国产车传祺M8拼了老命才挤进第四。
燃油MPV市场这一波大洗牌,简直比宫斗剧还刺激。
合资车靠着赛那和格瑞维亚的双车战略,直接把销量榜前三包圆了。
有人说这是日系车省油口碑的胜利,也有人吐槽别克GL8“吃老本”,连奔驰V级这种豪华货都被甩到第11名。
传祺M8的处境更是尴尬——明明月销3014辆的数据不算差,但前面挡着三座合资大山,后面还跟着一群虎视眈眈的对手。
本田奥德赛、现代库斯途这些老牌选手,虽然销量勉强破千,但和巅峰期比起来早没了底气。
最惨的是艾力绅,堂堂本田明星车型,4月连一千辆都没卖到,直接跌到第13名,连五菱佳辰这种“工具车”都能骑在它头上。
合资车的狂欢背后,藏着多少国产车的无奈?
看看榜单后半段,荣威iMAX8、风行游艇这些车型,月销连三位数都保不住。
途安L和奔腾M9更离谱,4月只卖出个位数,经销商怕是连展车都不想摆出来了。
有人说,合资车赢在品牌和技术,但这话传祺M8肯定不服。
全系2.0T+8AT,二排航空座椅直接对标埃尔法,价格却比合资车便宜十来万。
可消费者掏钱时,还是更信丰田赛那的混动标,或者别克GL8的商务招牌。
豪华品牌在燃油MPV市场也没讨到便宜。
奔驰V级卖了1023辆,听起来还行,但隔壁丰田赛那的销量是它的八倍。
大众威然、世纪这些挂着高端车标的车型,销量连赛那的零头都赶不上,价格倒是贵出一大截。
更讽刺的是,五菱佳辰这种起步价不到7万的车,居然能卖出918辆。
虽然比不上头部玩家,但至少说明低价刚需市场依然坚挺。
反观同价位的奔腾M9,月销个位数,连“性价比”三个字都配不上。
合资车内部也在上演“塑料兄弟情”。
丰田赛那和格瑞维亚表面上联手打压别克GL8,背地里却在抢同一批客户。
一个走家用路线,一个打运动旗号,结果两家4月加起来卖了近万辆,彻底把GL8的“商务专车”人设撕了个稀烂。
别克GL8真的老了吗?
从数据看,它4月累计销量勉强接近4000辆,和巅峰期月销过万相比确实颓了。
但要说彻底掉队,GL8的底子还在——机场接送、公司通勤的场景里,它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
国产车难道只能靠价格战?
传祺M8把配置堆到天花板,但消费者还是觉得“差点意思”。
反观合资车,赛那靠着“一车传三代”的梗,连中控塑料感都能被夸成“实用主义”。
再看看那些垫底的车型,简直就是燃油MPV市场的“修罗场”。
荣威iMAX8上月只卖了700多辆,经销商已经开始清库存。
途安L更惨,4月全国只找到6个愿意买单的人,网友调侃:“这车是不是只能卖给大众死忠粉? ”
奔驰V级的1023辆销量,暴露了有钱人的真实想法。
买它的人不在乎油耗,但必须要有三叉星徽标撑场面。
可惜在真正的销量战场上,品牌溢价敌不过丰田的省油和省心。
五菱佳辰和传祺M6能挤进前十,靠的是精准定位。
前者专注拉货载人,后者瞄准二胎家庭,虽然赚不到大钱,但至少能在合资车的夹缝里活下去。
反观库斯途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车型,月销1200辆已经是极限。
燃油MPV市场的残酷真相是什么?
合资车用技术口碑和品牌效应筑起护城河,国产车靠堆配置只能抢到残羹剩饭。
就连奔驰、大众这样的巨头,只要产品力不够硬,照样被消费者用脚投票。
最让人唏嘘的是艾力绅。
当年和GL8打得有来有回,如今月销不到千辆,连榜单前半截都挤不进去。
网友辣评:“混动版舍不得上,燃油版又打不过丰田,本田这是自己作死。 ”
有人说,燃油MPV的战场早就写好了结局。
合资车靠着先发优势和产业链控制权,注定要压着国产车打。
但传祺M8冲到第四名的成绩,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只要肯砸钱搞研发,国产车不是没机会翻盘。
不过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
看看五菱征程、大通G50这些车型,月销勉强过百,连生存都成问题。
车企们嘴上喊着“冲击高端”,身体却很诚实——低价走量的路线,才是活下去的捷径。
这场销量大战里,没有真正的输家,只有不够努力的车企。
赛那夺冠靠的不是运气,而是精准抓住家庭用户的需求;GL8跌到第三,是因为躺在功劳簿上太久。
至于那些月销个位数的车型,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搞懂: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