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

比亚迪汉L这回真是彻底告别网约车形象了!不过这个千匹马力反而成了最大的槽点?

28万就能买到千匹马力,比亚迪这次步子迈得有点大。汉L一上市就把性能车的价格门槛砸了个稀巴烂,结果发现自家车子都hold不住这么狂暴的动力。这操作简直就像给家用轿车安装了赛车引擎,完全跑偏了方向。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245毫米的窄胎配上1102匹马力,活脱脱就是小脚穿大鞋。试驾现场轮胎吱哇乱叫的声音就没停过,简直是在折磨轮胎。比亚迪的工程师们是不是光顾着堆马力,忘了给这头"性能野兽"配双合适的"跑鞋"?急加速时后轮疯狂打滑,过弯时前轮抓地力明显不够用。花30万买辆家用车,结果一大半钱都花在了根本用不上的性能上。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单电机版本才是明智之选。580千瓦的动力刚刚好,既有推背感又不会让轮胎吃不消。实测百公里才18度电,直接把"电动油老虎"的外号扔进了垃圾桶。这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家用电动车,而不是那个要进好几层菜单才能解锁全部马力的"性能怪物"。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底盘升级确实值得表扬。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终于跟上了主流水平,开起来像模像样。老款汉的车主要是试驾完,估计得躲在厕所里哭,这差距简直是从自行车直接升级到了摩托车。可惜啊,这么好的底盘配了个不搭调的动力系统,就像给大厨配了把关公大刀——完全用不上。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兆瓦快充到现在还是个未解之谜。官方吹得天花乱坠的1000千瓦快充影儿都没见着,双枪充电更是闹了个大笑话。有车主试过了,插两把枪充电功率一点没变,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比亚迪画的这张充电技术大饼,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吃到嘴里。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自动驾驶系统怂得像个新手司机。高速上死活不敢超车,非得跟在慢车后面磨叽。这套天神之眼系统改名叫"乌龟之眼"更合适,跟现在主流的自动驾驶技术比起来差远了。想买汉L体验自动驾驶的朋友可以打消这个念头了,这车还是得老老实实自己开。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网约车司机们总算能松口气了。这么暴躁的动力配上这么不给力的轮胎,拉客简直是在玩命。哪个司机受得了乘客动不动就吐一车?汉L这性能注定跟专车服务无缘,网约车市场还是留给那些安安分分的家用车吧。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比亚迪这次有点用力过猛了。为了博眼球硬塞进去千匹马力,结果搞出个"四不像"。要性能吧操控跟不上,当家用车又太暴躁,说科技感吧自动驾驶又不行。除了那个唬人的马力数字,汉L怎么看都像个没完工的半成品。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真正懂行的人都会选后驱版。动力够用还省电,开起来灵活顺手。四驱版纯粹是给数据党准备的玩具,普通人根本驾驭不了。建议比亚迪多花点心思在实用的功能上,别老整这些中看不中用的性能噱头。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汉L算是摘掉了比亚迪的网约车帽子,可又戴上了个"性能摆设"的新标签。这车完美演绎了什么叫"过犹不及",堆配置堆得走火入魔。会买这车的人,要么是铁杆粉丝,要么就是被那个马力数字忽悠瘸了的冤大头。

BYD想甩网约车标签却成摆设!汉L的“性能狂欢”谁买单?-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