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

前言
汽车后市场被称为汽车业的黄金产业,它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的各种服务。汽车后市场大体上可分为七大行业:汽保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IT行业;汽车精品、用品、美容、快修及改装行业又称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汽车文化及汽车运动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相比发展成熟的国外汽车市场,汽车后市场在国内尚是发展的蓝海。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汽车销售额中制造的比重偏大,服务的比重过小。从目前情况来看,与中国汽车制造业快速的增长速度相比,国内与之配套的汽车后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01
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分析
1、汽车后市场发展历程
汽车美容、养护业在中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轿车拥有量特别是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汽车美容、养护业开始被有车族所熟知,“七分养,三分修”,以养代修的爱车新理念逐步被广大有车族所接受。发展至今,中国的汽车后市场已初具规模,截止2016年底,全国共有机动车维修业户62万家,从业人员近400万人,完成年维修量5.3亿辆次,年产值达6000亿元以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较晚,汽车后市场从形成到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历程分析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汽车后市场生命周期
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主要指标有: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技术变革、用户购买行为等。根据下表我国汽车后市场主要指标的描述,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处于成长期。在这一阶段,汽车后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提高,产品品种及竞争者数量增多。
中国汽车后市场生命周期分析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后市场生命周期图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2016年达到1.94亿辆,占到全球超过12%以上。2017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为2.05亿辆。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但与汽车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后市场品牌化、品牌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还未成型。
汽车后市场企业数量多,但没有出现龙头企业
虽然国内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的重心一直在整车销售上,对于汽车后市场的关注和投入不够,造成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汽车制造业,形成了“散、乱、差”的局面,而且市场上大多是单兵作战的小型企业,龙头企业至今尚未出现。
汽车后市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汽车后市场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以汽车维修企业为例,我国汽车维修企业在30万家左右,具有二类资质以上不到1/3。
汽车后市场服务水平较低
中国汽车售后服务质量评价中心发布的《2016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报告》显示,当前汽车企业售后服务总体质量水平不高,车主总体满意度水平较低,汽车售后服务相关投诉量持续快速上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汽车后市场服务从本质上愈发销售化。具体表现为,拿服务品牌搞噱头、博眼球,成为吸引大众关注进行带动新车销售的手段。又或打着服务品牌的旗号、服务用户的口号,协助4S店绑架汽车用户。
(2)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关注点过于店内化,硬件设施、服务顾问等4S店内体验成为售后部门关注和投入的重点,而在一些可能涉及用户更多切身利益的方面却持续不作为。
行业统计数据不到位
我国汽车后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统计问题,没有一个官方的统计途径和发布渠道,出现很多数据严重失真的现象。
供应商加大向后市场的发展
从2000年开始,领先的汽车配件供应商已经被中国售后市场的巨大潜力所吸引并大力开拓这块市场。丰田、东风悦达等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已开始着手为用户提供维修和汽车装饰等售后服务,并在4S门店推销品牌汽车用品。
汽车市场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
近几年,国内汽车后市场的投资规模呈现扩大的趋势。例如,安徽阜阳汽贸汽配物流园,园内有100家4S店,3000余家各类经营者。另一个鄂尔多斯汽车博览园总规划面积31.97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10.3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133亿元,园区共有企业395家,商户719家。
国外企业加快国内扩张速度
国外企业加快国内扩张速度,国际知名品牌AC德科、博世、澳德巴克斯、黄帽子、杰菲(壳牌)、3M、霍尼维尔、尼尔森等纷纷加快在中国的扩张速度。
4、汽车后市场发展规模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0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约为880亿元,2009年为2400亿元,2014年已增长至约7000亿元,其中2009年至2014年复合增长率约达24%。2016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规模约为7800亿元。
中国汽车后市场营业额趋势图(单位:亿元)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5、汽车后市场利润结构
在欧美国家,汽车后市场是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根据统计,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9%,制造商占21%,零售占7%,服务占33%。而现在国内汽车市场销售额中配件占37%,制造商占43%,零售占8%,服务占12%。可见目前国内汽车销售额中制造商的比重依然偏大,而服务的比重过小,汽车销售与配件销售已与国际接轨。中国的汽车产业链结构将逐步和国外成熟市场接近,国内的汽车服务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汽车产业链利润分布图(单位:%)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02
中国汽车后市场需求分析
1、汽车保有量分析
2016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达1.94亿辆,增长12.79%。2006-2016年,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汽车保有量增长率在11.00%-21.00%之间。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达2.05亿辆。
中国汽车保有量趋势图(单位:万辆,%)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汽车销售规模分析
2006-2016年,我国汽车销量逐年增长,但增速呈现较大波动性。2016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803万辆,同比增长13.95%。2017年1-10月,我国汽车销量为2293万辆,同比增长4.1%。
中国汽车销售规模走势图(单位:万辆,%)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乘用车销售规模分析
(1)乘用车销量分析
2006-2016年,我国乘用车销量逐年增长,占整个汽车市场的比重有所提升。2016年,我国乘用车销量约为2473.69万辆,同比增长16.88%。2017年1-10月,我国乘用车销量1950.2万辆,同比增长2.13%。
中国乘用车销量走势图(单位:万辆,%)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轿车销量分析
2006-2014年,我国轿车销量逐年增长,但增速相对有所放缓。2015年,我国轿车销量约为1172万辆,同比下降5.33%。到2016年,我国轿车销量为1215万辆,同比上涨3.67%。2017年1-10月,我国轿车销量643万辆。
中国轿车销量走势图(单位:万辆,%)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商用车销售规模分析
(1)商用车销量分析
2006-2016年,我国商用车销量呈现波动性,低于汽车整体增速。2015年,商用车销量为345万辆,同比下滑8.79%,占汽车总销量的比重为14.09%。到2016年,我国商用车销量为365万辆,同比上涨了5.80%。2017年1-10月,我国商用车销量270万辆,同比增长2.02%。
中国商用车销售规模走势图(单位:万辆,%)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客车销量分析
2006-2016年,我国客车销量呈波动性变化升。2015年,我国客车销量约为56万辆,同比下降1.75%,占商用车的比重约为16.23%,占汽车的比重约为2.78%。到2016年,我国客车销量继续下滑3.57%,到54万辆。2017年1-10月,我国客车销量36万辆,同比下滑5.6%。
中国客车销量走势图(单位:万辆,%)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货车销量分析
2006-2016年,我国货车销量波动幅度较大。2015年,我国货车产量约为290万辆,同比下降9.94%,占商用车的比重约为83.95%,占汽车的比重约为11.82%。到2016年,我国货车销量有所上涨,上涨幅度为7.24%,销量为311万辆。2017年1-10月,我国货车销量213万辆,同比增长10.4%。
中国货车销量走势图(单位:万辆,%)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5、汽车后市场区域需求
目前,我国各区域汽车保有量的前三名是华东、华北、华南地区,分别占到全国的约33.79%、19.92%和12.71%,紧随华南地区的是华中地区,占到全国的11.18%。
中国汽车保有量区域结构图(单位:%)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03
中国汽车养护与维修市场现状分析
1、汽车养护市场发展分析
汽车养护市场运营模式
目前,我国汽车养护市场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连锁经营模式、4S店经营模式、大型汽车修理厂、路边店等模式。
汽车养护市场经营模式分析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养护市场利润分析
汽车养护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原料差价及工时费上,一般利润率达到30%甚至更高。以普通玻璃贴膜为例,一卷15米的贴膜6600元,一般2米做一辆车,成本核算下来每套950元左右,而报价则高达1480元。按这个价格来算,经营者能拿到相当于原材料40-50%的利润。再者,一套真皮座椅卖到近3000元,但成本只有1000多元;成本不到100元的布座套,加工后却能卖到700元左右。由此可见,汽车养护市场的利润空间巨大。
汽车养护市场技术状况
中国汽车养护市场,在技术上营销理念上都要比国外落后5年以上。以洗车为例,国内洗车方式大部分还是处于抹布、水枪、气枪的时代,平均每洗一辆车的人力都需要三人以上。在选用材料方面没有指定的标准,通常是高成本、低产值。
汽车养护市场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养护市场是汽车后场中存在问题最多的细分市场。市场混乱、服务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经营模式单一等。
中国汽车养护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养护市场发展趋势
根据汽车发达国家汽车养护市场的发展道路来看,未来中国的汽车养护市场必须朝着专业化、连锁化以及规范化方向发展。
中国汽车养护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汽车维修市场发展分析
中国汽车维修发展现状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化的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一类企业为基础,二类企业为骨干,三类企业为补充的布局合理、服务便捷的汽车维修网络体系。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统计,目前,全国有30多万户汽车(包括摩托车)维修企业,从业人员超过250万,年维修产值300亿。
中国汽车维修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汽车维修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的汽车后市场比较混乱,还处于初期的调整和扩张阶段,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快速的增长速度都给商家带来了很好的市场机会。市场开放后,随着国外汽车服务巨头的进入,多方力量角逐在国内汽车维修保养市场。
中国汽车维修市场存在问题分析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维修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厂商,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设计、制造技术,已将汽车新产品的开发周期由几年缩短至不到一年,且每款新车都体现了当今最新电子及控制技术。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维修技术的进步,汽车维修日益呈现出自身的高科技特征,其正向着设备现代化、资讯网络化、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的方向发展,修理模式已由传统的拆卸修理型转变为诊断换件型。知识的密集性和技能的综合性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职业技能的重要特点,汽车维修业也正逐步地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极大发展空间和潜力且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的技术服务性行业。
汽车维修市场高科技化进程的加快使传统的汽车维修企业正在被现代化的汽车维修企业所替代。高科技的维修设备、高技术的人员、现代化的管理等正在接管往日落后、陈旧的汽车维修企业,并给企业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和生命,推动着汽车维修市场的进步发展。
04
中国汽车后市场投资趋势与前景预测
1. 汽车后市场投资风险分析
汽车后市场政策风险
自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与汽车服务业相关的重要制度与政策措施,如新《保险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汽车信贷管理办法》、《汽车品牌专卖管理办法》、《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这些政策措施对促进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总体上看,我国汽车后市场的法律法规依然不够完善,政策落实程度还有待提高,且行业标准的缺失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未确定的政策导向形成了一定的政策风险。
此外,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等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未来汽车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将加快,从而对汽车后市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些不能适应新需求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汽车后市场经济波动风险
汽车后市场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汽车产业的发展又与宏观经济形势直接相关,因此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必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从近两年情况来看,我国经济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实现了平稳发展,从而推动了汽车及汽车后市场的增长。目前国内经济依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对汽车后市场而言,其面临的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较小。
汽车后市场风险
当前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众多制造业企业都由出口转为内销,汽车零配件企业也纷纷开拓国内市场发展内贸,我国汽车后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现已形成汽配城、4S店、大量自生自灭的路边店和专业汽车后市场服务连锁店齐头并进的局面。国际国内巨头的庞大开店计划,看中的是空间达万亿元的汽车“后市场”。随着开店规模的日益膨胀,我国传统汽车4S店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然而,整车企业对这个市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新进的渠道商暂时还无法形成霸主。
国内汽车服务企业虽然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表现为大型化、集中化布局等特点,但大多是单兵作战的小型企业,能够具有现代化企业管理意识、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企业为数不多,并且恶性竞争不断,导致市场秩序比较混乱,随着中国入世条款的兑现,中国汽车服务贸易市场的全面开放,这些企业必将由于资金、管理及品牌的落后而逐步被市场淘汰。
汽车后市场供需风险
在供应方面,国内汽车用品和车载电子产品不断升级,供给市场不断规范。随着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的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汽车用品和车载电子产品等产量不断增长,汽车后市场供给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但国内外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企业不断抢占市场,汽车后市场竞争激烈,不可避免的出现产品价格战,市场供给风险较大。
在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消费需求旺盛。截至2016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94亿辆,汽车销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另外,消费者对于汽车保养、维修的意识不断提高,汽车文化在国内逐渐形成。庞大的市场容量推动了汽车后市场的向前快速发展。
2、汽车后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汽车后市场发展趋势
回顾中国汽车工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与中国政府“拉动内需”的强有力应对金融危机的调控政策,中国汽车工业成为复苏最快、受益最大的产业,同时也对中国汽车售后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汽车后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分析认为,未来两到三年,我国汽车工业较快发展的态势将继续保持,而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1、行业整合将继续,整体竞争实力差的企业将面临洗牌出局
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总趋势将是品牌数量呈减少,而品牌专业化、集中化趋势明显,大量的知名品牌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同行业发展趋势相同、趋向垄断和规模化。
2、微利时代的来临
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以及营销市场的不断规范,汽车后市场暴力时期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过去,纯利润高达30%-40%,甚至更多,现在的企业普遍利润也只有15-20%,而有些局部市场的个别产品,利润竟然只有5%-10%。
3、市场争夺更加激烈
市场争夺的加剧,诸侯割据,各霸一方,外资和国内企业将平分秋色。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人要去强占,因此对于每一个企业想要占据领地,必须首先打败竞争者,而各地的企业,都会首先拼命保住自己的地盘,赶走“来犯者”。因此,便形成了诸侯割据,各霸一方。这期间,争夺几乎是你死我活的,因此会更加残酷、更加激烈、更加需要勇气和智慧。
4、品牌战将代替价格战、品质战
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企业对成本意识的提高。先进设备和管理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价格战不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反,由于价格战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使产品的品质越来越不受重视、工艺越来越简陋、材料越来越差,最终使产品越来越不使消费者喜爱,被市场淘汰。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品牌产品比廉价产品有更广阔的市场。品牌效应使得客户愿意接受其较高的定价,有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因此,在未来的汽车后市场营销领域,品牌战将代替价格战、品质战。
5、将有更多的汽车后市场企业以“复制”的方式收购中小企业
品牌战成功的企业,当订单增加的时候,有时会感到生产能力不足,这些企业除了扩大生产规模之外,也会委托其它企业生产。但有时因其技术能力、设备问题等各种原因,品质经常无法保证,于是将会出现以“复制”的方式收购中小企业的作法。
6、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汽车后市场产业的扶持
中国政府一直对活跃的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旺盛的汽车消费也为汽车后市场提供无限商机。到目前为止,汽车后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较高增长期。但由于比较传统的汽车消费观念,汽车后市场产业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后劲略显不足。为了更好的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打造汽车后市场产业新的集群优势,政府也有意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引导,拉长汽车产业链。对国内各类汽车后市场展会给予补贴和优惠政策。
7、展会营销仍是主流推广模式,网络营销和传统渠道销售模式将长期并存
近几年,我国汽车后市场展会的数量逐渐增多,展会成为汽车后市场宣传企业、品牌、产品的有效途径。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网站,有一些还在行业网站和主流门户网站及各大搜索引擎做了推广。未来,数字营销会变得更加重要,汽车用品企业上网潮就能说明这点。
汽车保有量预测分析
影响汽车保有量的最大因素:一是我国汽车的销量;二是国家的汽车产业政策;三是居民的收入水平。2012年7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业智能交通发展战略(2012-2020年)》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
前瞻分析认为,未来几年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汽车产销量在全球的市场地位将不会改变。2017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提前突破2亿辆的水平。
中国汽车保有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汽车保有量规模预测图(单位:亿辆)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后市场预测分析
影响汽车后市场需求的两大因素是:汽车保有量和汽车产业链利润结构。在汽车保有量方面,2017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在成熟国家的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后市场的占比在50-60%,而我国目前只占到10%左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前瞻分析认为,2018-2023年我国汽车后市场将保持在10%-15%的市场发展增速。预计到2023年,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左右。
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预测图(单位:亿元)
报告 |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有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内容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