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充电习惯,冬天用法,老电池混新电池

说实话,现在谁身边没台电动车?要说以前电动车还算是个“稀罕物”,现在已经是街头巷尾的标配。尤其一到早晚高峰,一群穿梭在马路上的小电驴,拉风又方便,省钱又不堵。但问题也跟着来了,电池顶不住的、半路趴窝的、刚买两年电池感觉“虚”掉一半的,几乎都是老掉牙的问题。这里边最大的问题就是充电这件事,真没几个人搞明白。

你说,有的车主特别“勤快”,晚上刚回家还没凉快下来,马上插上充电器,心想“满电才舒服”;有的更干脆,放楼道一周不动,想起来了随手插一下;还有的充电袋瓜都快烂了,电源线用胶带缠十几层,想着反正能通电就行。可问题来啦——你是不是也觉得电动车电池总是用不住?是不是老觉得厂家“套路深”、电池质量不给力?有没有想过,是咱们这些充电的坏毛病,把自家电池慢慢“养残”了?

这事琢磨过没有?其实电动车电池的命可比想象中脆弱,就跟你家种花养草似的,天天胡乱施肥、缺水晒太阳,保准两年不到就枯萎。所以别光怪品牌不行,有些锅真得自己背。就拿现在最常见的几个充电“雷区”来说,基本上八成人都会掉进去。

第一条,有没有见过那种电源线被老鼠咬烂、插头晃得像打摆子的破充电器还在服役?很多人觉得电动车本身没毛病,充电器能用就行,这点小故障根本不当回事。可你知道吗,更换充电器的成本不过几十到一百块,但一旦因为这点省事心态,给电池弄坏了,直接上百块,甚至大几百就出去了。最严重的是,损坏的线路会让电池一直处于忽高忽低的电流冲击下,寿命直接打折。想省小钱,最后还得花大钱,这账有必要这么算吗?图省心,结果让自己更闹心。

再说冬天寒潮一来,电动车搁楼下冻一夜,一早直接拿去充电。要说这是为了省时间,那也太对不住自家电池了。冷冰冰的电池,内部“流通”都慢了,强行充进去的“能量”,其实根本存不住。你觉得充满了,一骑没几公里电量就嗖嗖掉。这还不算,有些锂电池更敏感,一冷一热,里面还会长出啥“锂枝晶”,直接要命。学会让电池回点温,不是矫情,是保命。家里要是腾不出空间放电动车,至少也该等一会儿再充,或者先骑一段小路热身。省不了几分钟,结果能省出一整年。

再唠一条毛病,就是边充电边用电。你是不是也觉得,反正插着插头,手机顺便充一下,导航也插着亮着,夜骑开着大灯“氛围感”必须拉满?可你想过没有,电池此时又在进,又在出,等于一边吃饭一边拼命做俯卧撑。要是不崩溃那就真见鬼了。电池其实想要安心吃饭,根本不希望你这么折腾,长期下来化学反应出问题,年头一长,寿命必然被你自己耗掉。以后不想提前掏腰包换电池,这种边充边用的毛病,赶紧改。

说到“新老混搭”,这更是核弹级别大坑。你电池用两年就坏了一块,心疼钱包强调“经济实用主义”,就偷摸拆开一块老的,换上一块新的,心想省了不少。但电池组讲究整体性,“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牢又坚”,你随便扔一根新筷子进去,哪怕再好也硬生生被拖垮。老的一起放电放不下去,新的一直追不上节奏,等于说你花钱买了寿命打折的新产品,第二年还是集体罢工。这种软伤,只有你买电池的时候才心疼。

最后说一个特别容易忽略的,就是拔插头的手法。有的人急着图快,一手拽线,一手晃插头,比拆地雷还冲;还有把充电器扔阳台下淋雨晒太阳,觉得只要能用就行。这些动作换到自己身上就是“筋骨受伤”,表面上没事,其实每天耗着元气。时间长了,接触点氧化、生锈,不亮、不充、不稳电流,日积月累就是毛病派对开始。这些都是一点点坏习惯攒下来的隐患。

说到底,电动车的电池真就是“容易被惯坏的娃”,它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皮实,也不是厂家天天藏质保期的把戏。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养成的小坏习惯,把电池直接推下悬崖。

你会不会问:“那是不是从此以后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的?那还用什么‘方便出行’?”但实际上,电池只不过是想让你多替它想一步。每次充电有点耐心,坏了配件别将就,冬天多等一会儿,别贪图方便瞎操作;出问题整体更换,别想着抠门抠到家。这样电池的寿命没准真能多坚持两年。

电动车充电习惯,冬天用法,老电池混新电池-有驾
电动车充电习惯,冬天用法,老电池混新电池-有驾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道理谁都懂,做起来麻烦得很。但想想你当初掏腰包买电动的心情,图的就是个省心省钱。到头来,最花冤枉钱的就是这些平时舍不得多留神的小事。

电动车充电习惯,冬天用法,老电池混新电池-有驾

我倒是想问问大家:你用电动车这些年,真能说自己完全没有踩过这些坑吗?图省事、图省钱还是心大?以前的教训现在有没有让你多长点心?电池寿命搞坏了,你是认栽,还是想办法补救?有没有发现改完这些毛病之后,电池跑得越来越远?

其实没啥丢脸的,本来就是生活里的小毛病。重要的是,下一次你还会不会再犯。如果愿意,分享分享你那些“血泪史”,也给新手们提个醒。别最后“省了儿子的钱,操了父亲的心”,让小电驴陪你多跑几年,其实也不难。毕竟,这年头,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别图一时省,最后让自己多花冤枉钱。这才是咱们骑电动车真正的“聪明人”。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