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车企扎堆搞增程技术,这可不是跟风。对车企来说,研发投入少;对咱消费者而言,开着舒服、体验好,妥妥的双赢局面。理想、AITO尝到甜头后,大众也坐不住了,带着ID.ERA杀进增程赛道。
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上汽大众推出ID.ERA,这可是一台车长超5米的中大型新能源SUV。大众这波操作,相当于把德国老牌工业技术和中国主流新能源路线来了次深度融合,这跨界碰撞,看点十足。
大众明确表示未来几年押注新能源,还打算和华为等头部供应商合作搞“本土化”转型。ID.ERA作为转型的重磅车型,身上的黑科技可不少。先说续航,纯电续航超过350公里,结合中大型SUV的体型推算,电池包容量大概率在60kWh以上。增程器更是亮点,用的是EA211,EVO,II引擎。
说起EA211,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烧机油”。但这都是老黄历了,17年改版后这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这款发动机在国内卖了1300多万台,可靠性和稳定性经过了市场检验。特别是EVO,II版本,不仅能耗更低、NVH表现更好,而且在增程系统里,它的热效率能超过40%。要知道,这个数据是挂载附件后的成绩,在行业里已经是主流水平。
在造车工艺上,大众向来舍得下本。双面镀锌板防锈、激光焊接、空腔注蜡这些技术,虽然不算尖端,但在30万级SUV市场,很多车型都没用上。结果就是开几年后,底盘生锈、异响频发。大众坚持全球统一高标准,ID.ERA自然也延续了这些工艺。
再看30万以上新能源SUV市场,这类车型普遍是大尺寸、三排座设计,主打舒适出行;动力上是大电池增程,能油能电,用车成本低;外观设计大气,还配备智能化大屏、冰箱等舒适配置。目前也就AITO、理想和领克900等少数车型站稳了脚跟。
ID.ERA的竞争力不容小觑。大众多年积累的工艺口碑摆在那,上汽大众之前打造的途昂系列,在30万级SUV市场收获不少好评,这都给ID.ERA积攒了潜在客户。从目前公布的技术参数来看,这台车在尺寸、科技配置、动力系统方面没有明显短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