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轮胎价格低,舒适性差,品牌溢价高

一条轮胎,国外能用五年,国内用三年,价格却差了一倍,有时我自己也觉得滑稽——谁让我是个穷人。但穷人的世界是现实的,380块钱的国产轮胎均价和米其林的高价之间,似乎不是选择那么简单,反而是一道难堪的分野。

轮胎是汽车最不起眼却最关键的部件——它不光支撑着整个家庭在路上跑,还直接把我们的安全系数变成了一根又一根的胶皮。这才是真正的命门。面对这个命门,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品牌靠谱的轮胎。国产轮胎?了解不多,不敢用,更不放心用。为什么?因为国内车企打着无底线的价格战,把成本压得不能再低,再配上国产低端胎,自然拉低体验。车主们受到这“恶意节省”荼毒,只要有条件换胎,定会首选进口或合资品牌。这就是价格战种下的苦果,厂家扳了自己的脸,转身吃了自己的果。

其实国际品牌和国产品牌的成本并不是云泥之别,进口、合资轮胎一千块,国产五百块,中间那五百差价多半都是利润。外企、合资企业愿意抬高工资待遇,因为他们有品牌溢价,而国产轮胎只能靠便宜捞市场。成本不能变,利润只能靠压员工,牺牲点服务呗。

但说到底,如果国产品牌能用质量和售后撑起来这顶大旗,其实没必要去买外国货。那些所谓的国外名牌,很多配件都是在国内生产——耐克鞋,在工厂贴个LOGO就摇身一变,谁知道原来不过是隔壁厂的货色?买了这些品牌,除了让外人知道钱包鼓点,其实于实用没多大差别。

再说国产轮胎最大的毛病——胎噪大、舒适性差。中国人现在走的是讲究路径,车子坐得舒服,自然心情好。国产轮胎主打耐磨路线,把经济性发挥到极致;但家用小轿车更多其实需要的是静音舒适。可惜市场没这么细分,厂家更是没这个动力去升级产品。不过,假如舒适静音的国产胎能买到,又便宜,我其实会买。耐磨,经常用在工具车,比如大货车,家用轿车图个舒服,真没必要那么硬核。

国产轮胎价格低,舒适性差,品牌溢价高-有驾

这里轮胎就像卖玉米。我卖鲜玉米时,一级货1.5斤的棒子,单价2.3,成本3块5,卖5块没人买;二级货棒子一斤,成本1.8,单价1.8,三根10块卖得飞快,利润反而更多;次品半斤,成本一毛五分,卖一块,老百姓捧场,我也开心。久了我懒得弄一级货了。但如果有一天消费升级,廉价货没人要了,那我再回头做一级货也不迟。轮胎也是这个思路:只要便宜货还能卖,企业就不会自找苦头去升级产品,老板要是肯花冤枉钱,那得多糊涂?

这逻辑听起来很荒唐。国内消费者热衷买国外品牌轮胎,国外的人反倒来买我们的国产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能以此类推,就像飞鹤奶粉那场闹剧——我家宝宝喝飞鹤天天上火,屁屁叫唤,喝水也没用,还查出不合格。跟店家一问,说是车间不合格但产品合格,真是滑稽。最后果断退掉,改喝爱他美,立即不再上火。国产商品,自己整自己人,自己砍自己市场,何苦来哉?

国产轮胎价格低,舒适性差,品牌溢价高-有驾

归根结底,国内产品为何总是难以突破舒适、品质、品牌三重门槛?答案其实很简单——只要低价能卖货,量足钱来得快,厂家就没动力往上走。低价战把用户体验打残,消费者转而青睐进口品牌,市场便在不断自我放血。品牌溢价是外企的底气,也是工资福利的本钱,而国产品牌的内卷,只能靠便宜和牺牲别人才有定价权。这才是真正的国产轮胎悖论,也是我们消费市场的悲哀。

其实消费者不是傻子,用脚投票,比嘴更真实。等到那一天大家不再认可廉价,也许国产轮胎就会换掉粗糙,成为高端市场的新势力。而现在,大家买的开心,厂家卖的痛快,这便成了国产轮胎的宿命。

等国产轮胎能给我舒适、安静、安全、有面子,价格再便宜点,我一定会选。只可惜,现在的国产轮胎,还不够资格。如此悲哀,又如此真实。

国产轮胎价格低,舒适性差,品牌溢价高-有驾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