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YU7是不是已经被你朋友圈刷屏了?说三分钟卖出10万台我是一点不怀疑的,毕竟雷总那一套“人狠话不多”的发布会话术,真有一套。
不过呢,理性点看问题,YU7的起步价已经奔着28万去了——这个价位说实话,普通人掏钱之前都得多咽几口口水。我身边有哥们真去试驾了,回来一句话:“真香是真香,就是太贵。”
那问题来了——有没有一台看着像YU7、开起来不难受、价格还亲民的SUV?别说,还真让我找到了,它叫——宝骏云海。
这车定位是紧凑型SUV,但外观一眼看过去,怎么有种“YU7亲戚”的感觉?而且最关键的是——**才9万多起步!**你没听错,是YU7的一半还不到。
外观:像YU7,但不雷同
讲真,宝骏云海从侧面看过去,那个车身姿态、腰线走向,都有点小米YU7那味儿——尤其是尾部略微上翘的设计,远看真的有点“傻傻分不清”。
当然,也不是一味模仿。比如前脸这块,云海用的是运动大包围+分体式大灯的组合,有点像比亚迪宋L那挂的风格,主打一个锋利。车尾呢,采用的是贯穿式尾灯,不过是单层,不像YU7那种“上下一起亮”的双层设计。说白了,像YU7的平替,但有自己特色。
如果非要总结一句外观感受:你说它像YU7吧,它又有点属于自己的“小心思”;你说它不像吧,走在大街上,还真有点“高级既视感”。
内饰:简单点,实用为主
讲真,如果你是冲着“豪华感”去的,可能云海的内饰会让你觉得稍微朴素点。中控布局没有太多夸张的元素,一块大屏+极简按钮风格,倒是挺符合现在主流审美的。
不过用料上呢,说不上豪华,但绝对不廉价。至少我坐进去之后,手能摸到的地方都不是硬邦邦的塑料,像门板内侧这些区域还有一圈软包,细节不拉胯。
特别说一句,空调操作是保留了实体旋钮的!这点真的得点赞!你开车时候总得盲操对吧?那种“全部上屏”的设计,真遇到太阳光暴晒,屏幕都看不清。
所以说,内饰这个维度,宝骏云海走的是够用派路线,虽不惊艳,但用着顺手、不掉价。
空间:家用刚刚好,后排不窝人
车身尺寸方面,宝骏云海的长宽高是:4541/1880/1608mm,轴距2700mm。听起来不算特别大对吧?但实际上坐进去你就知道,它属于那种“尺寸不炸眼,但空间不打折”的车。
我身高178cm,坐前排调整到正常驾驶位,后排我再进去坐,腿部有一拳多,头部也还有富余。三口之家出游那是绰绰有余,五口人的话,后排中间那位就需要忍一忍了。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后备厢空间挺规整的,而且座椅支持4/6放倒,纯平设计,搬家拉点大件问题不大。
总之,空间不夸张但够用,是非常标准的家用SUV范儿。
动力:油电都有,跑长途也不怵
动力系统是宝骏云海的一个小惊喜,它一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插电混动(1.5L发动机+电机),另一种是纯电版本。
先说插混:纯电续航140km,综合续航1300km+,这表现比很多合资大车还猛。像我通勤单程15km,家里有充电桩的话,一周基本不用加油,全靠电跑,省钱到夸张。
跑长途也不怕,油箱在那,电用完了照样能加油接着走,不用像纯电车那样“续航焦虑症”。
如果你就是电车死忠,宝骏也有纯电版,500km起步,高配600km。实测城市通勤毫无压力,关键充电功率也还可以,50kW快充不算顶级,但也不慢。
不过我要提醒一句:别拿它和YU7的性能比。YU7那可是800V平台、超级快充的玩意儿,云海没那么激进,但日常用,稳扎稳打,没毛病。
智能化:没给“科技噱头”交智商税
智能化这一块,我觉得宝骏云海的思路挺实在:不靠“花活”吸睛,但该有的一个不落。
比如,整车标配的是大尺寸中控屏,车机系统是自研的LING OS,UI界面流畅,语音控制、在线导航、远程车控这些功能都有。
更惊喜的是,中高配居然给到了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刹车等功能,这个价位能给这么全的功能,真的不容易。
当然啦,别指望它能像华为鸿蒙车机那么丝滑,偶尔卡顿一下也正常。但我用下来觉得:实用、够用、靠谱,不忽悠。
总结一句话:YU7是“科技理想”,云海是“现实落地”
说实话,小米YU7我也挺喜欢,但28万的门槛,摆明了不是给所有人准备的。而宝骏云海呢,用9万多的价格,做到了“有模有样”,甚至在空间、油耗、实用性方面,还真不比YU7差。
如果你预算有限,又想尝点新能源的鲜,宝骏云海不失为一个非常稳的选择。
就像那句话说的——理想我们可以向往,但生活终归得靠现实撑着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