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球摩托车圈子的大聚会,重庆江边热闹得很
坐在昨天夜里的小区门口,收了几辆快递小摩托的师傅闲扯,说下周重庆摩博会又要开了。有人说这展会年年办,阵仗是越来越大,现在据说快占了16万平米场地,比咱们楼下广场大几十倍。细碎聊着,邻居小谭插话:“你晓得不?美国那边也派人来,看咱国产摩托‘头’。”其实对面老李早两年就跑去看过,有种都在朝天门码头摆摊的旮旯头逛展的感觉,只不过这里旮旯头是不止800家企业,啥门啥牌子都来一锅乱炖。
刚过来的零部件销售员顺嘴提了句,“现在不止国内厂子,国外的像意大利、德国、日本都赶来搅混水,车子啥参数都秀一把,连电控系统都整‘未来工厂’那套。听说今年主推产业大脑,弄得老江北的那个工厂晚上都亮灯研究数字化。”这说法真假难辨,上回厂里小伙子还吐槽数字化系统显示屏死机,吓得维修师傅骂娘:这玩意儿哪能靠得住?师傅边抽烟边说,展会上的那些高科技设备,其实最怕水土不服,壕是壕,就是容易坏。
断句不畅,插句题外。每年展会现场都搞巨大户外互动——小谭前年揽过慢骑比赛第二名,回来炫耀半个月,说摩托金卡纳场地比新桥菜市场还扭。去年展馆外,听群有位南岸车友被飙摩特技大赛吸引,没穿防护服,半夜回家膝盖磕青了一大条,还在微信群里吐槽:“金卡纳不好玩,C弯出道赛才是一绝。”其实喜欢摩托的都晓得,现场热闹归热闹,去年展会有一款偏门LED头灯,还带夜视辅助,群里疯传是高科技,其实用起来还赶不上老式反射灯亮堂。那灯据说才批量送检,实际装车时间根本未定。许多小众配件,展会上看的和私下渠道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展会最能吸引老厂家和年轻设计师的,还是“CIMA机车改装大赛”。上个月在CIMA小镇角落里,撞到个玩改件的师傅,拿着焊枪给两台老CBX换了手工后摇臂。这种小事展会上虽不被太多人注意,却是摩友心里头的乐趣。在场地边,卖手工座皮的西安小伙说:“老家那边都嫌这种改装不安全,其实只要技术行,比大厂出的原车还结实。”展会旁的摩友之夜,重庆话喊得扎耳朵,“安逸得很!”喝啤酒聊骑行线路,次日依旧扯保险杠缠不缠泥。
插一段展会冷门。其实今年搬进摩博现场的两轮车跨境视频电商展区,是上回群里自行车友才琢磨明白的。那些试图把国产摩托配件卖到南美、欧盟的生意人——常年在朋友圈晒海外订单,口口声声说SEO和数据库推销是新风口。可等真要谈合作,老是卡在售后和关税那一环,重庆人乐呵呵喝茶,“难搞哟,回头慢慢来。”实际点,撑死就是说广撒网,哪个市场捞到鱼才讲。
有点老营业员散记:“摩托圈人都知道,重庆才是全中国摩托文化高地。展会合城热力图做得花哨,每年全国摩友骑行汇,外地骑士专门开四五天骑进城,路上各种小事故不断。有次有人骑跨境的摩托边进隧道边断电,维修师傅看了一眼,说可能电控系统线路太短,挂了。”这些养护事故,展会官方是不提。只有师傅和老车主才晓得,配件先进也扛不住路上烂洞子跟偷电狗抢路。
落到小区门口吹风,师傅又提往年展城融合那档子事:“办展会归办展会,重庆城里弄个摩博节,其实就是全城一起凑热闹。外地摩友来了,吃烤鱼蹭折扣,看秘境线路,跟清晨进老山骑凉风。”展会最后一晚,劳动骑士节真闹腾得很。南岸那位老马独自躲在展台后喝了瓶二锅头,回头说“骑摩托不求多,有劲有情怀就够”。
顺口埋个八卦,新近有一小众国产牌子,听说要在展会搞个“反向定制”专区。什么是反向定制?据说你给厂子定要求,厂子不一定照做,还得先参加互动赛聊聊,不赢就不接单。靠谱吗?邻居小谭说,这玩意儿整得像重庆麻将场,胡子不够长怕是请不动师傅。
摩博会办到现在,头一天摩友们骑进城,展后几天车友群里晒合照晒新品,也总有二手摩托顺势卖掉流转。谁知有辆曾在展会亮相的老车型,后来流到巴南那家二手店,结果上个月一脚熄火再也打不着,拖去修了半天才查出当年展会装的大功率发电机一直是耗电大户,电瓶撑不住。“摩托圈子里,谁都想秀出的高科技,但骑行路上还是要靠那份结实耐用。”
展会结束,重庆江边的夜还是照常起雾,摩托又扎进城市的巷道。人热闹,车却孤独。下次谁还去逛摩博,难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