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停放久了难启动,5个实用方法,避免趴窝尴尬

现在有车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车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管是上班通勤还是周末出游,都离不开它。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很多人都会遇到一种情况,比如碰上出差、放长假或者其他原因,车子需要在停车场或者小区里停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

等到假期结束,兴冲冲地准备开车出门,结果一拧钥匙,车子却只是发出几声有气无力的“吭哧”声,仪表盘的灯光也显得昏暗无力,怎么都打不着火。

汽车停放久了难启动,5个实用方法,避免趴窝尴尬-有驾

这种“趴窝”的尴尬,相信不少人都体验过,瞬间能把好心情给破坏掉。

其实,汽车就像人一样,长时间不动弹,身体的各个“器官”也会出些小毛病。

它并不是在故意跟你闹别扭,而是在提醒你,长时间停放之前,有些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

只要我们提前花点心思,做好下面这几件事,就能让爱车在“静养”之后,依然能精神抖擞地为你服务。

首先,咱们得聊聊最容易出问题的部分,就是汽车的电瓶。

很多人可能觉得,我车子都熄火锁好了,电不就全断了吗?

怎么还会没电呢?

这个想法其实不太对。

现在的汽车越来越智能,即便是在熄火锁车之后,车上的防盗系统、行车电脑的记忆模块、时钟等等,都还在维持着一个极低功耗的运行状态,这就好比我们家里的电视机用遥控器关了,但还处在待机状态,指示灯还亮着,它其实还在悄悄地耗电。

这个微弱的电流虽然不大,一般在几十毫安左右,但架不住时间长啊。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下,一天24小时,一周就是168个小时,如果连续停放半个月,这些“隐形”的电量消耗累积起来,对于一个本身就有些年头、性能有所下降的电瓶来说,就足以让它彻底“罢工”了。

那么,为了避免这种回来就得找人搭电的麻烦,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在你准备长时间停车之前的最后一次用车时,别开一小段就熄火,最好能让车子在路上正常行驶个二三十分钟。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发动机的发电机有足够的时间给电瓶把电充满,让它以一个“满血”的状态进入休眠期,抵抗力自然就强一些。

如果你的停车时间预计会超过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那就有个更保险的办法,就是手动断开电瓶的负极。

这个操作听起来好像很专业,其实自己动手完全可以搞定。

打开发动机舱,找到电瓶,上面有两个接线柱,一个红色的带“+”号是正极,一个黑色的带“-”号是负极。

我们只需要用扳手拧松负极上的螺丝,把连接线拔下来,然后用一块布或者胶带把它包好,别让它碰到车身的金属部分就行了。

之所以断负极而不是正极,是因为车身本身就是搭铁的,相当于负极的延伸,断开负极就等于切断了整个回路,这是最安全彻底的断电方式。

这样一来,电瓶的自放电就被降到了最低,别说停一个月,就是停两三个月,再回来接上电,车子大概率也能一次启动成功。

汽车停放久了难启动,5个实用方法,避免趴窝尴尬-有驾

当然,这样做之后,车里的时间、收音机频道这些需要电量维持的设置会被清空,需要你重新设置一下,但相比于打不着火的麻烦,这点小事就算不了什么了。

说完了电,再看看车子站立的根本——轮胎。

汽车的重量可不轻,一吨多重的大铁疙瘩长时间压在四个轮胎上,而且是压在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那一小块地方。

轮胎里的橡胶虽然有弹性,但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受压,这个部位就会被压得有些变形,产生一个不易恢复的平面,我们管这个叫“轮胎失圆”。

等你再次开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跑起来一颠一颠的,方向盘也可能出现轻微的抖动,尤其是在低速的时候特别明显,感觉就像车轮不是圆的一样。

这不仅影响开车的舒适感,长此以往还会对车辆的悬挂系统和轴承造成额外的磨损。

为了防止轮胎得这种“关节病”,我们在停车前可以把胎压稍微打高一点,比平时厂家建议的标准值高出0.2bar左右就行。

这相当于让轮胎“站得更直溜”一些,抵抗压力的能力更强。

同时,停车的地方一定要选平整的地面,千万别一半车轮在马路牙子上,一半在下面,那样会让单侧的轮胎和悬挂承受过大的压力,时间长了肯定不好。

如果停车时间真的特别长,超过一个月,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每隔一两个星期,麻烦家人或朋友帮忙把车挪动一下位置,哪怕只是前后开个几十厘米,让轮胎换个面接触地面,受力均匀了,自然就不会出现局部变形的问题。

车外面看着没事,车里面也得拾掇干净。

很多人习惯把车当成一个移动的小仓库,后备箱和座位上总会放些零食、饮料瓶之类的杂物。

平时用车勤快,这些东西很快就处理掉了,但如果车子要停很长时间,这些东西就成了隐患。

没吃完的饼干、没喝完的奶茶,在密闭的车厢里,尤其是在天气热的时候,几天时间就能发霉变质,散发出让人难以忍受的酸臭味。

等你再打开车门,那股味道绝对能让你“精神一振”。

这些食物残渣不仅是异味的来源,更是细菌和霉菌的温床,甚至还会招来老鼠、蟑螂这些不速之客。

一旦老鼠在你的车里安了家,那麻烦就大了。

它们可不只是来吃饭的,磨牙是它们的天性,车里的各种电线、塑料管路、隔音棉都可能成为它们的“磨牙棒”。

万一咬断了哪根关键的线路,那修起来可就费钱费时了。

所以,在准备长时间停车前,一定要花几分钟时间,把车内彻彻底底地清理一遍,把所有食物、饮料和垃圾都拿走。

脚垫最好也取出来,清洗晾干再放回去,保持车内干燥。

汽车停放久了难启动,5个实用方法,避免趴窝尴尬-有驾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比如停在自家车库里,可以把车窗稍微留一条非常小的缝隙,有利于空气流通,防止车内因为温差产生水汽而变得潮湿发霉。

再讲究一点,可以在车里放几个活性炭包,它能有效地吸附潮气和异味,让你下次用车时,车内空气依然清新。

还有一个大家挺关心的问题,就是油箱里的油该留多少。

有人说应该加满,防止油箱生锈;也有人说应该留空,因为汽油放久了会变质。

这两种说法都有点道理,但又都不完全对。

如果油箱太空,只剩个底儿,那油箱内壁大部分就会暴露在空气中。

空气里有水蒸气,一遇到温差变化,就可能在油箱壁上凝结成小水珠。

时间长了,金属油箱(现在很多车是工程塑料油箱,但部分零件还是金属的)就可能生锈,这些铁锈掉到汽油里,可能会堵塞油路,影响发动机工作。

但如果把油箱加得太满,甚至跳枪了还非要再加一点,也不好。

汽油是会挥发的,尤其是在温度高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油气。

车辆设计有专门的碳罐来吸收这些油气,防止污染空气。

如果油加得太满,没有给油气留下足够的空间,液态的汽油就有可能直接进入碳罐,导致碳罐损坏失效,到时候不仅车里汽油味会很重,还可能导致发动机故障灯报警。

所以,最科学的做法是,在停车前把油箱的油量保持在一半到三分之二左右。

这个油量既能保证油箱内壁大部分被汽油浸泡,防止生锈,又给油气留出了足够的缓冲空间,同时还能保证你下次启动车辆后,有足够的油量开到加油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最后,就是给爱车找个好地方,做好外部防护了。

车子长时间停在户外,风吹日晒雨淋,对车漆和橡胶件都是一种考验。

紫外线的暴晒会加速车漆老化、失去光泽,也会让内饰的塑料件变脆。

鸟粪、树胶这些东西更是车漆的“天敌”,它们的酸性成分腐蚀性很强,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在车漆上留下永久的印记。

所以,有条件的话,首选肯定是停在地下车库或者带顶棚的车位里。

如果只能露天停放,那就尽量避免停在大树底下,虽然看似能遮阳,但落叶、鸟粪的“轮番攻击”会让你得不偿失。

给车子罩上一件车衣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一定要选透气性好的材质。

那种不透气的廉价车衣,下雨后水汽闷在里面散不出去,反而会在车漆表面形成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对车漆的伤害更大。

最后别忘了把后视镜折叠起来,拉紧手刹,确保车辆稳固。

做好了这些看似繁琐的小事,其实是为自己省去了日后更大的麻烦和开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