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现在的新能源车市,真就跟《三国杀》似的,大小诸侯都想分一杯羹,谁都想在风口上飞一把。深蓝L06这台新车一出,难免让人琢磨:这车到底是吹出来的,还是真有料?是不是新瓶装老酒,还是外表新一场,其实内在还是那一套?
先说说大家很在意的续航。670公里,这数字不小,更何况还有个增程版。这年头,续航焦虑是困扰大半购车人的魔咒。哪怕你家楼下就有快充桩,还是有人担心出远门心慌慌。所以我一直在想,新能源车是不是就逃不掉续航焦虑这张网?但话又说回来,真有人一脚油门能跑六七百公里吗?绝大多数人可能一周也就上下班、买个菜、接个娃。只是汽车厂商特别爱用续航数字当锣鼓,打得别人心里痒痒,最后还不是落在了谁家电池大,谁家能用三天嗨皮?但是,实际体验跟数字差距多大,懂车的人心里门清。冬天开空调,夏天吹冷风,长途上高速,670公里能剩一半都算稳定发挥。
再说回悬架,这次深蓝L06也挺敢玩的,直接把磁流变悬架拿出来秀肌肉。这可是原来上百万豪车才给配的高级货,现在你说把它往20多万能下放,还是在主流家用市场,确实不多见。磁流变到底好在哪?我估计很多人听名字就懵圈,其实说白了就是能让你在过烂路的时候不颠,不烫屁股,转弯的时候又不软脚。科技噱头拉满,实际体验提升有点像喝了两瓶红牛。可是,又有几个买家能真切体会?谁不是在家门口马路,城市里油门刹车蹭来蹭去,真上了山路往往也舍不得狠踩一脚。厂商鼓吹多少高科技,恐怕还不如前排空调后排通风来得直接实用。但话又说回来,这一步棋值得肯定,说明深蓝要把“差异化”做到底——别家有的我也得有,别家没的我还偏要有。这种敢于下放高端配置的螃蟹,市场自然盯着,用户会犹豫,但也愿意尝新。
这么说来,深蓝L06这回真是把卷王之路走到了极致,智能雷达、高级底盘、颜值设计,一个也没拉下。现在车圈流行什么词?智能化,年轻化。你家没有点激光雷达都不好意思说我能辅助驾驶。可问题在于,真有多少人敢开着辅助道里撒欢?讲智能驾驶,数据越来越卷,体验其实各有短板,道路情况千变万化,科技再高端,没有足够经验和本地化开发,最后还不是要司机自己兜底。说到底,大部分人的购车需求还是那句话:能不能让我开得省心、坐得舒服、整车别掉链子,别老成天OTA搞升级,越升越卡,刚买一年变成老年机。
再往下拔一层,是不是只看技术和配置就完事了?价格才是真正的分水岭。你说你哪哪都好,一打开定价,发现还是“内卷天花板”,二十来万起步,谁都能买,谁都没负担,那竞争力才真铁板钉钉。可偏偏不少车企,嘴上说“为人民造好车”,一到关键时刻,价格体系外松内紧,该收割一分都不少收。这年头,消费者精着呢,哪家玩套路一眼就能看穿。如果深蓝L06真能把豪车配置下放到亲民价位,那我看该卷卷到头皮都发麻了;要是最终还玩“限时惊喜,隆重上市,首批受惠”,过了活动原价直线上涨,那就得再观望。
当然,设计好不好看,见仁见智,但现在买车光讲颜值,啥都标签化了。大灯要锐利,前脸要杀气,屁股要溜背,尾灯必贯穿,不玩个黑化装饰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审美。这几年新势力出的车哪台不是概念车既视感?可是真老百姓买车图个啥?图个新鲜,安稳和面子罢了。买到手三年,该旧还是旧,该违和感还是违和感。颜值拼不过,配置要卷,价格再压,最后还得能用。Just so so是不行的。
说到底,L06想在一地鸡毛的市场里立稳脚跟,简直是做到了“高科技平民化”。但我要问一句,消费者真的买高科技账吗?或者说,有多少人真能用好,又有多少人是看个热闹?假如老王隔壁推荐一嘴:“这车新出的,高铁同款悬架,什么什么超长续航,还能像特斯拉那样自动开!”你心里头多半还是先打量价格单,再问一句:保不保值?出事了修得贵不贵?一台车跑上五年值几成?售后能跟得上自动化吗?这些才是底层逻辑。
更深一层想,新能源车的红利期其实已经快消耗得差不多了,车圈“仿佛大跃进”,外面鼓点敲得山响,其实用户认知越来越成熟,谁家是真创新,谁家只拉横幅,心里立刻能分个八九分。深蓝之前靠极具性价比的SL03还算小有口碑,这回L06举着新技术的大旗,销量跟不上技术力还是干打雷。市场不会撒谎,钱包才是投票机。过了新鲜劲,配置再拉满,用户都贪便宜,觉得差一千也值得折腾半天。
当然,这车型最核心一点,就是能不能让所有“选择恐惧症”或者“理工男style”都买单——既想体验电车的加速与静谧,又害怕半路趴窝。深蓝这回主动把“我啥都能兼容”当卖点,试图扫平用户心理障碍。这确实是一种思路,但未必能精准戳中所有家庭需求。家庭型消费者关心的永远是空间、三电安全、保值率和售后,年轻用户追求的却是炫酷感、科技感和新鲜感,中间这拨人选谁不难受?也许只能靠价格决胜负。
我倒是觉得,车企间这种良性“卷”不是坏事。正是因为大家都在技术、配置、价格、服务各方面穷追猛赶,我们这些消费者才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牛逼的配置。你即便买不到深蓝L06,A家B家也跟着迅速降价,几年时间新能源市场的门槛被拉到史无前例的低位。回想几年前自主品牌一年就出一辆新车,或者还只会油改电、一堆没啥诚意的换壳货,现在年轻人买新能源,选择一大把,预算七八万都配L2级辅助,十几万直接入门King Size,放到十年前怎么也想不到。
反之,这车要是除了配置一切都平庸,用户体验又胡整,最后还是会被市场打回原形。要知道,汽车不是手机,三五年一换不是常态,用户越来越懂得“羊毛出在羊身上”,旧车贬值掉得快,三电系统问题多你整个再花哨都没用;真省心、靠谱才是王道。
所以我想说,深蓝L06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很好,风风光光,力度很猛;但是不是必爆,离不开两个字——“价格”。一旦价格决策做对了,深蓝能不能冲出圈,还真值得期待。反之,哪怕配置再逆天,最后不也是昙花一现,成为老车迷津津乐道的那台“可惜”车型?这场新能源车市的持久战,谁笑到最后,归根到底还是靠产品、价格、用户口碑,这三样,谁也绕不过去。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