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

捷途纵横这回真放大招?42.99万的豪华越野车,凭啥让豹8直冒冷汗?

2025年车圈"王炸"开场,捷途纵横扔出"王炸"

家人们谁懂啊?

2025年9月中旬,车圈就被奇瑞旗下捷途纵横砸了个大新闻——全新豪华越野车G700正式开启预售!最狠的是价格:顶配直接标到42.99万!还自带"华为乾崑智驾ADS 4.0+越野三把锁"的顶配套餐。

这配置往那一摆,隔壁比亚迪的豹8怕是要连夜开产品会:"这还怎么玩?"

要知道,越野车市场这两年可是"神仙打架":仰望U8靠易四方技术火出圈,豹8仗着华为智驾和方程豹的招牌抢市场,连长城坦克都靠"硬派越野"圈了一波粉。结果捷途纵横杀出来,不仅价格卡在40万+高端局,还把"华为智驾"和"越野三把锁"这两张牌全攥手里了。

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台车到底啥来头?

凭啥敢跟豹8"硬刚"?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第一问:——42.99万的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

说实话,听到捷途卖40多万的车,很多老司机第一反应都是懵的。

毕竟在大家印象里,捷途不就是那个做旅行者、山海这些亲民SUV的品牌吗?

蹦出个顶配42.99万的硬派越野,这跨度也太大了吧?但你要真把这台捷途纵横G700的配置单拉出来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价格还真不是乱标的,人家是有底气的。

咱先从最硬核的地方说起——车身结构。这台G700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说人话就是有"大梁"的那种,跟硬派越野车普拉多、坦克是一个路数。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这种车身结构最大的好处就是结实耐造,去野外穿山越岭不会散架。你想想,城市SUV那种承载式车身,底盘就是一整块铁皮,遇到石头坑洼路面很容易变形,但非承载式车身有独立大梁撑着,车身和底盘是分开的,抗扭刚性强得多。

这可是硬派越野的标配,光这一点就把一大堆城市SUV给秒了。

动力系统更狠。

捷途纵横G700搭载的是2.0T增程器配前后双电机,这套鲲鹏超能混动CDM-O系统可不是吃素的。官方数据显示,这套系统最大马力达到904Ps,综合功率665kW,综合扭矩1135N·m,综合续航里程(CLTC)1400km。

这动力参数摆在那儿,绝对够炸裂。这种混动架构的好处在于,电机负责爆发力,增程器负责续航,既能在城市里安安静静地开,又能在越野时瞬间爆发扭矩爬坡脱困。

这加速能力搁在一台两吨多重的硬派越野车上,已经相当炸裂了。

最关键的"三把锁"也是标配。

很多人可能不懂三把锁是个啥概念,我给你打个比方:普通两驱车就像是两条腿走路,遇到一条腿踩空就走不了了;四驱车有四条腿,但没锁的时候,哪条腿打滑了动力就全跑那条腿上去了,其他三条腿还是使不上劲;而有了三把锁(前桥锁、后桥锁、中央差速锁),就相当于把四条腿全绑一块儿,哪怕三条腿悬空,剩下那一条腿也能把整个车身拖出泥潭。

这配置在硬派越野圈里就是"脱困之王"的象征,以前只有那些专业越野车才舍得装,现在捷途G700给你标配上,这诚意没话说。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再看智能配置这块儿,捷途纵横G700把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给搬上来了。这可是华为最新一代的智驾系统,比豹8用的ADS 3.0还要更先进一代,能实现高速领航、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甚至还能在越野场景下智能识别路况。

你想想,以前开越野车全靠经验和技术,新手去野外分分钟趴窝,但现在有了智驾系统,车自己就能判断哪个轮子打滑、该怎么分配动力、坡度多陡需要调整扭矩,这相当于车上坐了个老司机实时指导你。

这科技含量,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空气悬架和CDC可调阻尼减振器也没落下。

这套悬架系统最牛的地方在于,离地间隙可以在150毫米到350毫米之间调节,也就是说你在城市里开可以降到最低,方便上下车还省油;去越野的时候升到最高,350毫米的离地间隙比很多专业越野车都高,什么大石头、深坑基本都能轻松跨过去。而且CDC可调阻尼能根据路况实时调整悬架软硬,过烂路的时候自动变软吸收颠簸,跑高速的时候自动变硬保持稳定,这种智能化调节真的太省心了。

你再看看价格定位,捷途纵横G700的预售区间是34.99万到42.99万。

咱就拿顶配42.99万这个价格跟竞品比一比。豹8现在的售价是37.98万到40.78万,2025年3月推出的无人机版是39.58万到42.38万,顶配跟G700差不多一个价位。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豹8确实也有华为智驾ADS 3.0,DMO超级混动平台的动力也很强悍,但问题是豹8的很多越野配置是选装的,比如三把锁、后轮转向这些,想全配齐了价格也得往上走。而捷途G700把这些核心配置全给你标配上了,顶配42.99万你拿到的就是"满配"状态,不用再纠结该选哪些选装包。

而且G700用的是ADS 4.0,技术上比豹8的ADS 3.0还要新一代。往上看,仰望U8虽然技术更牛,易四方系统、云辇技术确实领先,但人家百万起步的价格,是G700的两倍多,不是一个消费层级的产品。

所以捷途G700这个价格定位其实很精准,就是要在40万这个档位上,给那些想买高性能智能越野车但预算又不够上百万的消费者一个更狠的选择。

说白了,捷途纵横这次不是脑袋一热就往高端市场冲的。

人家是把华为的最新智驾技术、自家的混动平台、硬派越野的机械素质全整合到一起,然后用一个"高端但不离谱"的价格切进市场。这配置、这技术含量,卖42.99万真不算贵,你要是放在三年前,这样的车没五六十万根本拿不下来。

第二问:——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越野车嘛,不就是靠硬件吗?

发动机够劲、底盘够硬、轮胎够大就完事了,搞什么智驾系统纯属多此一举。但捷途纵横G700偏偏要把华为乾崑智驾ADS 4.0和越野三把锁这两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组合在一起,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

先说说华为这套乾崑智驾ADS 4.0到底有多厉害。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以前的智能驾驶系统,说白了就是在铺装路面上帮你保持车道、自动跟车、识别红绿灯,顶多再来个高速自动变道超车,这些功能对城市SUV来说够用了。但越野车面对的路况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碎石路、泥泞路、交叉轴、陡坡、涉水,每一种路况对车辆的挑战都是极限级别的。

传统的智驾系统到了这种环境基本就歇菜了,因为它根本识别不了这些复杂场景。

但华为乾崑智驾ADS 4.0不一样,这套系统最大的突破就是把智驾能力从城市道路拓展到了越野场景。

它通过车身上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组成的传感器阵列,实现视觉、激光、雷达多源融合,提供全天候360度触视听感知,能实时扫描周围的地形地貌。遇到泥泞路段,系统能通过轮速传感器检测到哪个车轮在打滑,然后立刻调整扭矩分配,配合三把锁把动力精准地送到有附着力的车轮上。

这可不是简单的机械锁止,而是智能系统在实时计算、实时调控,相当于有一个超级大脑在毫秒级的时间里帮你做出最优决策。

爬坡的时候更能看出智驾的价值。

传统越野靠的是驾驶员的经验判断——油门给多少、什么时候锁差速器、悬架调到什么高度,全凭感觉。但现在有了智驾系统,车子通过坡度传感器能提前知道前方是多陡的坡,然后自动调整发动机输出、变速箱挡位、悬架高度,甚至连刹车力度都给你算好了。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你只需要握稳方向盘控制方向,其他的系统全帮你搞定。这对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以前可能要练几年才敢挑战的陡坡,现在有了智驾辅助,第一次开越野车都敢试试。

再说说配合智驾的那些硬件配置。

捷途G700搭载的智能全地形模式可不是摆设,它能根据不同路况自动切换驾驶模式——雪地模式、泥地模式、沙地模式、岩石模式,每种模式下车辆的动力响应、扭矩分配、悬架调节都是不一样的。以前这些模式需要驾驶员手动选择,现在系统通过传感器自己就能判断当前是什么路况,该用哪种模式最合适。

比如你从柏油路开到沙地,系统检测到轮胎开始打滑、附着力下降,立马自动切换到沙地模式,降低轮胎压力、加大动力输出,整个过程无缝衔接,你甚至感觉不到模式在切换。

2挡低速四驱配合三把锁,这组合堪称越野脱困的"核武器"。

低速四驱的作用是把扭矩放大,让车轮能以极低的速度高扭矩输出前进,这在爬陡坡、过大石头的时候特别管用。你想想,普通模式下轮胎转一圈车走好几米,遇到障碍物很容易失控;但低速四驱模式下,轮胎转一圈车可能只走几十厘米,动力控制更精准,车速慢了驾驶员反应时间也更充裕。

再配合三把锁把前后左右四个车轮的动力完全锁定,哪怕遇到最极端的交叉轴路况——三个轮子悬空只有一个轮子着地,车也能靠那一个轮子的牵引力慢慢爬出来。

这种脱困能力,城市SUV想都别想。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空气悬架的调节范围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从最低150毫米到最高350毫米,这200毫米的调节幅度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在城市里开,降到最低高度,整车姿态低趴运动感十足,风阻小了油耗也能降一点,上下车也方便。

但一到越野场景,悬架升到最高位置,350毫米的离地间隙比很多号称硬派的越野车都高,什么横在路中间的倒木、深深的车辙、突出的大石头,基本都能从容跨过。而且这套空气悬架配合CDC可调阻尼减振器,能实时调整每个车轮的悬架软硬程度,保证四个轮子始终紧贴地面,最大化抓地力。

但话说回来,再先进的技术也得看实际表现。

华为智驾虽然在城市道路上已经验证过了,用户口碑也不错,但放到越野场景里到底表现如何,现在谁也不敢打包票。毕竟越野环境的复杂程度远超城市道路,各种突发状况层出不穷,系统能不能应对得了还得看真实测试。

有些网友担心的也不是没道理——万一在野外系统出了bug怎么办?

万一传感器被泥巴糊住了误判路况怎么办?

这些都是潜在风险。

不过从技术逻辑上讲,华为智驾+三把锁的组合确实是目前行业里最先进的方案之一。

它本质上是用智能化降低了越野的门槛,让更多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硬派越野的乐趣,而不是非得练个三五年才敢开车出去野。这种"科技平权"的理念是值得肯定的,至于实际效果到底如何,就等10月19日正式上市后,真正的车主开出去跑跑看了。

第三问:——捷途纵横为啥"支棱"起来?

背后藏着什么野心?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说实话,捷途这个品牌以前在大家心目中的定位一直挺清晰的——做旅行家用车的,主打性价比和大空间,十来万二十万的价格区间,走量走销量的路子。

你要说捷途搞出个42.99万的豪华越野车,放在两年前谁敢信?但这事儿真就发生了,而且捷途不是头脑发热随便玩票,人家是憋了个大招准备在高端市场干一票大的。

咱先看看大环境。

2025年的中国车市早就不是十年前那个"随便造车就能赚钱"的黄金时代了。现在的市场是啥状况?

存量竞争白热化,新能源车企疯狂内卷,价格战一波接一波。你看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现在一个个要么大幅降价求生存,要么退出中国市场。

在这种环境下,传统车企想活得好,只有两条路:要么往下卷价格卷配置,在十万以下的入门市场拼刺刀;要么往上走高端化,在三四十万甚至更高的价位段抢蛋糕。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捷途很明显选择了后者。

你想想,如果捷途继续守着十几二十万的市场,面对的竞争对手是谁?比亚迪、吉利、长安、哈弗,哪个不是实力雄厚、产品线齐全?

在这个价位段厮杀,最后很可能就是把利润卷到极致,赚个辛苦钱。但高端越野车市场就不一样了,这是个相对小众但利润率极高的细分领域。

你看仰望U8卖一百多万,豹8卖四十多万,长城坦克也是三四十万起步,这些车哪台不是赚得盆满钵满?而且高端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远低于对产品力的在意程度,只要你东西够好、够有特色,四五十万他们根本不眨眼。

捷途纵横这个子品牌的诞生就很说明问题。

2025年1月22日,奇瑞集团正式发布了"捷途纵横"这个全新的豪华越野产品序列,同时亮相了三款重磅车型:定位中大型豪华越野SUV的G700,定位超豪华两栖越野SUV的G900,还有全地形豪华多功能皮卡F700。你看这产品规划,从SUV到皮卡,从陆地越野到两栖作战,覆盖的场景和需求相当全面。

这明显不是玩票性质的试水,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捷途甚至喊出了"英国有路虎,美国有吉普,中国有捷途"这样的口号,这野心够大吧?

再看看捷途选择的技术路线。

自己从零开始搞智能驾驶?

捷途纵横G700,凭啥敢卖这么贵?华为智驾+三把锁,到底是“噱头”还是“真本事”?-有驾

那得砸多少钱多少年才能追上行业头部水平?捷途很聪明,跟华为合作,把成熟的乾崑智驾ADS 4.0拿过来用。

这样一来,研发成本降低了,技术可靠性有保障了,还能借华为的品牌影响力给自己背书。你看现在只要是跟华为合作的车企,智驾技术这块基本不用消费者担心,大家对华为的技术实力是认可的。

混动系统也是一样,鲲鹏超能混动CDM-O是奇瑞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都经过市场验证,拿来用就行。这种"拿来主义"的策略其实很务实,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没必要什么都自己从头搞,整合现有的优质资源才是最高效的路径。

说到底,捷途纵横G700只是个开始。

你看人家后续规划的G900和F700,那才是更狠的角色。G900据说要做两栖越野,能下水能上山,这技术难度可比普通越野车高多了。

F700作为豪华皮卡,瞄准的是美式皮卡那种高端玩家市场。如果这三款车都能成功,捷途就能在越野车这个细分领域站稳脚跟,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

到那时候,捷途就不再是那个只做家用车的"平民品牌"了,而是能跟比亚迪、长城这些一线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场掰手腕的玩家。

当然了,品牌向上这条路从来都不好走。

吉利当年推极氪的时候也有无数人质疑"吉利的车能卖三十万?",结果人家现在卖得风生水起。领克刚出来的时候也有人说"这不就是换壳的吉利吗?",现在也站稳了二十万级市场。

所以捷途纵横能不能成,还是看产品力到底硬不硬。如果G700上市后用户口碑好、销量稳,那捷途这步棋就是"妙手",后续的G900和F700也能顺势推进。

但如果G700翻车了,质量问题频出或者市场反响冷淡,那这所谓的"高端化战略"可能就是一场豪赌,赌输了就得重新回到十几二十万的红海市场继续厮杀。

不过说实话,从目前捷途交出的成绩单来看,人家还是有底气的。

奇瑞集团2025年9月销量达到28万辆,新能源同比增长,出口破了13万辆。这种体量和增长速度,说明奇瑞在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海内外市场拓展上都有相当的实力积累。

有这样的基础做支撑,捷途纵横往高端走也不是完全没谱。而且你看现在自主品牌的崛起势头,从十万级到二十万级再到三十万级,一步步把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蚕食干净,下一步自然就是冲击四十万以上的豪华市场。

捷途纵横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发力,时机其实挺合适的。

第四问:——网友都在吐槽啥?

这车真能"打脸"豹8吗?

新车还没正式上市,网上的讨论已经开锅了。

有人看好,有人唱衰,有人观望,各种声音都有。我翻了翻各大汽车论坛和社交平台,发现网友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几个点上,咱挨个说说。

第一个质疑就是品牌认知问题。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捷途的车卖四十多万?

这谁敢买啊?"说实话这种质疑并不奇怪,毕竟在大部分消费者心里,捷途一直是做性价比家用车的,十来万的旅行者、二十万的山海,这些车给人的印象就是"够用但不豪华"。

你现在说捷途要卖四十多万的豪华越野车,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这靠谱吗?

质量能行吗?

售后跟得上吗?"

但其实这种担心有点过时了。

你看吉利当年推极氪的时候,也是一片质疑声——"吉利的车能卖三十万?别逗了!"结果呢?

极氪001、极氪009现在卖得风生水起,用户口碑也不错。是什么?

产品力!只要你产品做得足够好,配置拉满、技术领先、体验出色,消费者其实不会过分纠结品牌背景。

捷途纵横G700有华为智驾ADS 4.0背书,有三把锁这种硬核越野配置,有鲲鹏超能混动的技术积累,这些实打实的东西摆在那里,不是空口白话。而且奇瑞集团这两年的销量和口碑都在往上走,2025年9月销量28万、新能源增长、出口破13万,这数据说明人家在产品质量和市场拓展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所以"捷途不配卖四十万"这种说法,更多是一种刻板印象,等车真正上市了、真实用户开出去体验了,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

第二个争议点是华为智驾在越野场景下的实用性。

有不少网友觉得:"越野就是开车爬山涉水,要什么智驾啊?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甚至有人说这是"智商税",纯属为了营销噱头硬凑出来的卖点。

但你要真正了解华为乾崑智驾ADS 4.0在越野场景下能干啥,就不会这么想了。

传统越野确实靠驾驶员的经验和技术,老司机能凭感觉判断路况、控制油门刹车、选择合适的驾驶模式。

但问题是,这种经验需要长时间积累,新手根本玩不转。而且即便是老司机,在极限路况下也有可能判断失误,导致车辆陷车或翻车。

华为智驾的价值就在于,它能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路况,通过算法计算出最优的脱困方案,然后自动调整动力分配、悬架高度、差速锁状态。这对新手来说就是"降维打击"——以前可能要练三五年才敢挑战的路况,现在有了智驾辅助第一次开越野车都能试试。

当然了,有人会说"智驾系统在野外万一出bug怎么办?"

这担心也不是没道理。越野环境确实比城市道路复杂太多,各种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层出不穷,系统能不能应对确实是个问号。

但话说回来,任何新技术刚出来的时候都会有这种质疑,看技术成熟度和应对机制。华为的智驾系统在城市道路上已经跑了无数里程,可靠性是经过验证的。

而且捷途G700肯定也会保留纯手动模式,驾驶员随时可以接管车辆,不是说完全依赖系统。所以与其说智驾是"智商税",不如说它是给驾驶员多了一层保障,能用就用,不想用也能手动控制,这不挺好吗?

第三个焦点是跟豹8的正面竞争。

很多人关心的是:"捷途G700能不能真正威胁到豹8的市场地位?

豹8会不会因此降价应对?"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

豹8从2024年11月上市到现在快一年了,凭借比亚迪的品牌号召力、华为智驾的技术加持、DMO超级混动的强劲动力,在市场上确实收获了不错的口碑和销量。37.98万到40.78万的价格区间,跟捷途G700高度重合,这两款车注定会在终端市场短兵相接。

从产品力对比来看,豹8和捷途G700各有优势。

豹8的优势在于品牌,比亚迪这几年在新能源领域的口碑有目共睹,方程豹作为比亚迪的高端越野子品牌,自带流量和信任度。而且豹8的DMO超级混动平台动力确实强悍,用户反馈也不错。

但豹8的劣势在于,很多核心越野配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